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们的孩子一直在不断成长,这种成长往往会在无意识中要将自己变成更好、更棒、更优秀的人。于是,想要变得更好的念头主宰着孩子的具体行为,从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独特思维和想象能力。
教育孩子是双向的事情,爸爸妈妈要学会细腻地观察孩子所处的成长状态,才能收获更好的“授与受”。
1、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生物钟很准、有些孩子生物钟常变,但是变与不变都是离不开其中的核心行为规律的,我们唯有摸准孩子生活的核心规律,才更能看懂孩子。
例如,柳林和康乐交了朋友以后,作为爸爸的柳传志细腻地感受到儿子的快乐从皮肤进入到了骨髓、筋脉并进入到五脏六腑,柳传志看到了儿子脑门发亮、眉眼中总带着愉悦和笑意,一改曾经的“多数的时候表情平淡,略有忧郁”。恋爱中的人,总自带喜悦,但是能将孩子的这种喜悦解读得如此深刻,却是父母的用心。
所以,在平时的相处,我们看着孩子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孩子是否安全,更多是想从孩子的举手投足间看懂他的内心和与众不同。例如进入超市,孩子第一眼会盯着哪里、他挑选商品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进行选购的时候他有哪些习惯等等,这些细节都能让我们更立体地认识孩子。
2、善于多维度用心靠近孩子
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并没有标准。需要我们从多种角度进行尝试。
例如,想了解孩子上补习班的情况,我们不要只停留在孩子的成绩上,或者是直接问孩子习不习惯,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你觉得你们的课室如何?小伙伴上课的氛围踊跃吗?上课的时候,你会不会和老师的眼神偶遇?”等等,从更有趣的切入面聊,或许能增添孩子和你沟通的兴致,在孩子的表达中,自然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例如,孩子参加完夏令营,一般父母都会直接问“好不好玩,跟我说说有啥趣事”,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帮孩子整理旅行箱的时候,说“你的衣服整理得蛮整齐的,是不是夏令营的时间安排得不错?零食都吃得差不多哟,你有没有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孩子外出一趟,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不一样,从这些不一样着手,我们或许能更快发现孩子的成长和收获。
3、谨慎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对于父母,孩子一般都不设防,并且更容易不加掩饰地对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例如“我不喜欢那位同学”、“我不喜欢语文老师了”、“我不想再上体育课了”等等,正如高岩当年直接和母亲说“我讨厌沈阳”。
面对孩子负面情绪的诉说,爸爸妈妈不要急于下判断,要留意孩子表情的细微处,并且顺着孩子的思路了解负面情绪产生的递进层次,在心里摸准:孩子是排斥这个事情还是这个人。不一样的原因,就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在负面情绪面前,说道理的“正义感”以及爸爸妈妈轻易的下判断,容易切断孩子告诉我们更多真相的可能性。
成为孩子负面情绪的安放之所,是父母最大的宽慰,因为这是孩子最纯粹的信任。我们不能因为缺乏细腻而辜负了这份信任,我们要更走心、更靠近孩子,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帮助孩子塑造更完整的人格。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不倦怠的付出。为什么说养育孩子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那是因为我们一直想为了孩子更努力,并且变得更好。在行色匆匆的人群里,总会有很多的遗憾,希望别人的遗憾不是一场永恒的留白,它或许能让我们与孩子靠得更近。
2023-08-16 广告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何重要意义呢?
1、对语言发展之影响
在语言方面,比起爸爸,妈妈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影响更大。
2、对人格形成之影响
倘若家庭关系不和谐,容易导致孩子结巴、神经官能症、脾气暴躁、少年时期触犯法律等。
3、对社会人际关系之影响
家庭关系融洽、亲子关系亲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有被关爱、被需要的感觉,那么孩子多数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假如孩子一直在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中成长,那么孩子多数会不信任他人,没有令自己满意的朋友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夫妻关系要高于亲子关系
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后就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了,夫妻之间的作用似乎就是为了养育孩子,但是这样一心为孩子的家庭,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孩子身上承担了太多,爸爸妈妈讲各自缺失的对婚姻和夫妻的关系的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感觉就变得更加的沉重,因为孩子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
2、夫妻之间的教育方式应保持一致
夫妻之间在教育方针理念上有冲突是一定的,但是很多的夫妻实际上是将自己跟对方的冲突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做选择,这无疑是通过孩子来伤害攻击对方,让孩子承担攻击的工具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3、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要"善为子师",就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榜样,使子女学有目标,行有示范。比如,要子女形成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习惯,父母自己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个人的言行,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弱病残"要主动让座,当遇到他人有艰难的时候,要热情地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
4、父母要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用科学的办法教导孩子
子女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也还存有性别上的差异以及其它身心差异。一般来说,未成年的子女在家庭中都有一些相同的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渴望交往,喜欢活动;喜欢游乐,兴趣广泛。对未成年子女的这些大部分的心理需求,父母应当心中有数。并积极采取措施,适当地加以满足,及时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导效果。
二、掌握好平衡
平衡时在任何关系中都要掌握的,父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好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空间和私人领地之间的平衡。这的确不容易做到。但是这对越来越独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三、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师,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值得信赖、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吧,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你身上的这些闪光点。
四、有话慢慢说
轻易发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无法控制情绪怎么办?那就自己待一会儿,平静一下。当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平和时,父母就起到了最佳的表率作用,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和压力。

五、表扬孩子
真诚的表扬可以使孩子变得愉悦,在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或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表扬。赞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决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视的,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肯定。
一起做家务。
一起去公园。
一起做手工。
一起看书。
很多很多。。
重点是家长全身心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