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07-12 · TA获得超过552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8万
展开全部

  导语:数学学科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教育具有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和数学技艺教育功能的双重统一。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就是解决提升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问题的重要答案。

  探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中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仅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可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具体说来: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可以开发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可以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等等。因此,做好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不是单单讲好“1+1=2”这么简单。

  二、对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建议

  既然小学数学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就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所以笔者以教学过程中的三个角色为切入点,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解释其应该完善的方面。

  (一)学生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末端,即教学成果的接收者和体现者。学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可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所以老师以及家长应当协助学生自主地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学生从一入学就应该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教师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2.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学生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审题,即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所以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

  3.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学生养成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自身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4.养成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老师可以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家长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二)教师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坚力量,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也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传播者”。

  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教会方法

  进行小学数学教育,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3.加强引导

  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地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如: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引导,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知识形式、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既要引导学生发展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展和转化,提高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数学教研机构

  作为小学数学教材以及辅导教材的编写组织,教研机构是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程序的起点,对教学效率和效果起着源头性的控制作用。因此教研机构应该深刻把握和遵循我国有关文件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方针政策。

  做到以下的工作目标:

  1.协助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往往会出现教材吃不透,理解不到位,课堂中出现热热闹闹,看似一堂成功的课,其实仔细分析,偏离了重点、难点,学生凑了热闹,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学好。

  2.课程编制

  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培养相统一 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教学中有效的教材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3.及时收取反馈,对教材进行适时调控

  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要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馈、理解性反馈、应用性反馈、系统性反馈、前馈性反馈。通过信息反馈,帮助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个别差异”,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