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之童年与青年
展开全部
苏东坡六岁入学,他的老师是一名道士,他就读的这个私塾,有学童一百余人,他属于那种绝顶聪明的孩子。读书之外,他还有多方面的兴趣,放学后回家常常往鸟巢里窥探,因母亲的告诫,他不会捕捉鸟雀,也不会伤害他们;有时和堂兄妹在母亲身边玩耍,有时官员到家拜访,忙着和家里人筵席待客;常常和弟弟到村中赶集,到菜园里掘土,还掘出个美丽石板当做砚台。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父亲进京赶考,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受母亲管教。一次母亲教他学习《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苏东坡向母亲表示,他长大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欣然愿做“范滂”的母亲。
苏东坡十岁,他写的那篇《点鼠赋》“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妙趣横生。他对老师读的那些当时朝廷上著名学者的长诗也倍感兴趣,也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开始准备科举考试。熟读并背诵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在所难免,有时还需要逐字抄写整本书原文,这种读书方法实在是艰难而费力,却有其大大的优点。
和苏东坡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跟他关系最最密切的就是他的弟弟苏辙,他们仅差两岁。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毕生诗歌的题材。他们两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相互寄赠以通音信。他们两人不仅是同学,亦友亦师。苏东坡曾有一诗“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相传苏东坡有一个虽不胜美但颇有才华的妹妹,嫁给了一个苏东坡门下的学士秦观。她在新婚之夜给其出对子才让他进家门的故事甚为广传。其实不然,秦观在29岁时已经娶妻,如果按照他初次遇见苏东坡时予以计算,苏小妹俨然是40岁左右的年龄了,看来这是民间故事的一种趣谈而已。
苏东坡倒是有个堂妹,是他的初恋情人,他毕生对伊人念念不忘。少时与堂妹一同玩耍,称其“慈孝温文”。堂妹嫁给了柳仲远。苏东坡曾写了两首诗给堂妹,晚年流放在外,听说堂妹逝世的消息,他写信给儿子写说“心如刀割”。归来途中到靖江,虽身染重病,也挣扎到坟上去祭祀,朋友探望时他向隅而泣。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
宋 · 苏轼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従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莫负黄花九日期,人生穷达可无时。
十年且就三都赋,万户终轻千首诗。
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君看六月河无水,万斛龙骧到自迟。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宋代 苏轼
上宛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従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