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对联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往今来,对联一直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雅俗共赏。
我也很喜欢,无奈才疏学浅,对对联知识所知不够多,许多时候仅仅止于欣赏而已。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有一个活动“寻找最美对联”。书中配了一幅图:因为图片上的字是繁体字,所以有的字我也认不准。备课时我先拍了图片搜了作业帮才读准:横批是“泉甲天下”,上联是“一湖碧水千秋画”,下联是“百眼清泉四季诗”。
上课时,我让学生试着读出来。横批大家差不多都读对了。上联,有的学生读作“一湖碧水千秋书”的,也有读作“一湖碧水千秋重”的。我赶紧给学生补充了对联常识之对联的几本特征,让他们根据对联的特征自己检查自己读的对不对。对联的几本特征有: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对,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学生根据我讲的对联的特征,明白了自己读的不对了——对联要求“仄起平收”,下联末尾是“诗”,是第一声,平声,读“书”的,“书”也是第一声,也是平声,所以上联末尾填“书”是不正确的。而“重”有两个读音,但是不论读什么,都不对。因为下联末尾“诗”是名词,“重”不论读什么它都不是名词。我让学生根据意思,试着猜一下上联末尾到底该是什么字?这时候有学生猜出了“画”。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很多。我又给他们讲了那个非常有名的有个读书人把对联改了几笔,把进士一家气的半死的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古时候有一家人父子都考中了进士,很高兴,就在门口写一对联炫耀:“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双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因为他们平时飞扬跋扈惯了,没少得罪人。大家看了都很生气。就有人趁天黑偷偷把对联改了几笔,差点没把他们气死。改后的对联是:“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双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我一边给学生讲一边写,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
……
时间很快,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在欢乐声中,大家又学习到了有趣的对联知识。
我也很喜欢,无奈才疏学浅,对对联知识所知不够多,许多时候仅仅止于欣赏而已。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有一个活动“寻找最美对联”。书中配了一幅图:因为图片上的字是繁体字,所以有的字我也认不准。备课时我先拍了图片搜了作业帮才读准:横批是“泉甲天下”,上联是“一湖碧水千秋画”,下联是“百眼清泉四季诗”。
上课时,我让学生试着读出来。横批大家差不多都读对了。上联,有的学生读作“一湖碧水千秋书”的,也有读作“一湖碧水千秋重”的。我赶紧给学生补充了对联常识之对联的几本特征,让他们根据对联的特征自己检查自己读的对不对。对联的几本特征有: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对,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学生根据我讲的对联的特征,明白了自己读的不对了——对联要求“仄起平收”,下联末尾是“诗”,是第一声,平声,读“书”的,“书”也是第一声,也是平声,所以上联末尾填“书”是不正确的。而“重”有两个读音,但是不论读什么,都不对。因为下联末尾“诗”是名词,“重”不论读什么它都不是名词。我让学生根据意思,试着猜一下上联末尾到底该是什么字?这时候有学生猜出了“画”。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很多。我又给他们讲了那个非常有名的有个读书人把对联改了几笔,把进士一家气的半死的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古时候有一家人父子都考中了进士,很高兴,就在门口写一对联炫耀:“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双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因为他们平时飞扬跋扈惯了,没少得罪人。大家看了都很生气。就有人趁天黑偷偷把对联改了几笔,差点没把他们气死。改后的对联是:“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双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我一边给学生讲一边写,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
……
时间很快,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在欢乐声中,大家又学习到了有趣的对联知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