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的哲理和理解是什么?

 我来答
财经小婉早知道
2022-03-29 · 专业解决问题。回答您的问题
财经小婉早知道
采纳数:71 获赞数:160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琴诗的哲理和理解是、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写得清新流畅,又富有哲理。

它批评了两种片面性:一种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讲“琴上有琴声”。一种是只强调指头的作用,认为“声在指头上”。

人们都清楚,优美动听的琴声,是人的指头拨动琴弦产生出来的,琴和指头二者如果缺其一,就难以奏出美妙音乐。

诗歌介绍

苏轼此诗的意蕴与写法,可能受到上引佛经与韦诗的启发,诗人以佛渴形式写出前后,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寓答于问,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弹奏技巧是不行的。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

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