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者/指点江山
来北京游玩的朋友,数百万计,其中必去的景点,也是去游览人数最多的,一是故宫,二是长城,三是十三陵。然而,您可知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我国发掘最早的明帝陵。
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位于长岭的西南面2公里的大峪山下。定陵的发掘,不仅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被正式发掘的皇陵,也是我国正式发掘的第一座帝陵。
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处于特定的 历史 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明神宗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造反派”焚毁;三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万历十一年(1583)春天,朱翊钧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址,确定建陵规制。
翌年动工,历时六年,役使军匠达三万余人,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主要建筑有陵门、祾恩门、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宫殿等部分,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陵墓建成时,皇帝朱翊钧当时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之一,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帝的永陵建造。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 - 1787)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定陵的地下宫殿,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埋葬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的地方,也是陵墓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封建皇帝为了长久保存他们的陵墓,防止被人挖掘,不仅编织了许多神话,还把坟墓封藏的极为严密,因此,揭开定陵地下宫殿,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程。1956年5月,定陵的试掘工作正式开始。
定陵的正式发掘工作是从宝城内侧开始的。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发现了隧道。隧道两侧是用砖砌成的极厚的两道大墙,称之为“砖隧道”。这是皇帝下葬时运送棺椁的道路。随后又在明楼西面开了一条探沟。
当发掘到隧道尽头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墙上嵌着一块小石碑,小石碑上镌刻着十六个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对下一步工作进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信息。根据隧道走向和小石碑的指引,又发现了石隧道。石隧道呈斜坡状,深入地面20多米。
发掘工作进入到1957年5月份,此时定陵的发掘工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一天,考古工作者发现,在石隧道的尽头,挡着一堵大墙,这就是小石碑上所提到的“金刚墙”。仔细看去,“金刚墙”的中央有一处墙面显露出曾经移动过的痕迹,好像是一座门。尽管这里用灰浆粘合着,但由于隧道内填土的挤压,前面向内倾斜了一点,经过详细的发掘和辨认,终于确定这里就是“金刚门”。
取掉“金刚门”的封砖,便进入地宫的隧道券。隧道券西头,是紧接着地宫前殿的第一道大门,进了大门就进到地下宫殿了。
地下宫殿的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石门背面(与门外铺首相对的地方),有凸起部分,用以承托“自来石”。“自来石”是顶门用的石条,两端刻莲瓣,略宽,中间略窄,通高1.6米。在石门关闭时,“自来石”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下端嵌入券门地面上的一个凹槽之内。这样从外面推石门,便推不开了。那么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是怎么打开石门的呢?他们是从门缝伸进铅丝套,将“自来石”套住慢慢移开,石门才被打开的。
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前、中殿为长方形,全部用“金砖”(大型方砖)铺地。中殿有汉白玉雕的宝座三个,用作通长明灯供油的大型青花龙缸一只,黄琉璃的五供。
后殿面积为地宫中最大: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花斑石墁砌。棺床中央放置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左右两配殿,或称库房,是存放随葬物的地方。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据考古文件记载,地下宫殿出土时,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定陵出土凤冠共四顶,其中,属于孝端皇后的两顶,分别为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属于孝靖皇后的两顶分别为十二龙九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分别出自四个随葬器物箱内,并各自储放在八角形朱漆匣内,但四匣均已残朽,凤冠上的饰物也散落许多,现在陈列的凤冠都是经过修复的。
当时保护技术太落后了,挖开容易,要保护却无比困难。由于考古人员经验不足,大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丝织物上,结果很快就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最终这些丝织品都毁坏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定陵的无字碑是地上建筑中值得介绍的文物之一。无字碑体积巨大,螭首龟趺,因其迥异于常见石碑,通身光洁不留一字而得名,也成为后人心中的谜。对于长眠定陵的神宗朱翊钧而言,无字碑却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墓主人功过参半的矛盾一生。如今,无字碑初建时的方形碑亭在清初被八旗军所毁,只剩下庞大的石碑仍然完好,矗立在青天之下,默默睹视着世间的沧桑。
定陵的“明楼”为重檐歇山顶。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飞子、望板、斗拱(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式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式斗拱)、额枋、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刻“定陵”两字)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版。
楼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6.195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明”两字。碑身正面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
尽管定陵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甚至被认为是考古的悲剧,但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经过文物部门多年的努力,现在的定陵博物馆,已经成为著名 旅游 胜地。
(本文为作者授权本号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北京游玩的朋友,数百万计,其中必去的景点,也是去游览人数最多的,一是故宫,二是长城,三是十三陵。然而,您可知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我国发掘最早的明帝陵。
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位于长岭的西南面2公里的大峪山下。定陵的发掘,不仅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被正式发掘的皇陵,也是我国正式发掘的第一座帝陵。
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处于特定的 历史 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明神宗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造反派”焚毁;三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万历十一年(1583)春天,朱翊钧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址,确定建陵规制。
翌年动工,历时六年,役使军匠达三万余人,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主要建筑有陵门、祾恩门、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宫殿等部分,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陵墓建成时,皇帝朱翊钧当时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之一,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帝的永陵建造。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 - 1787)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定陵的地下宫殿,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埋葬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的地方,也是陵墓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封建皇帝为了长久保存他们的陵墓,防止被人挖掘,不仅编织了许多神话,还把坟墓封藏的极为严密,因此,揭开定陵地下宫殿,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程。1956年5月,定陵的试掘工作正式开始。
定陵的正式发掘工作是从宝城内侧开始的。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发现了隧道。隧道两侧是用砖砌成的极厚的两道大墙,称之为“砖隧道”。这是皇帝下葬时运送棺椁的道路。随后又在明楼西面开了一条探沟。
当发掘到隧道尽头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墙上嵌着一块小石碑,小石碑上镌刻着十六个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对下一步工作进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信息。根据隧道走向和小石碑的指引,又发现了石隧道。石隧道呈斜坡状,深入地面20多米。
发掘工作进入到1957年5月份,此时定陵的发掘工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一天,考古工作者发现,在石隧道的尽头,挡着一堵大墙,这就是小石碑上所提到的“金刚墙”。仔细看去,“金刚墙”的中央有一处墙面显露出曾经移动过的痕迹,好像是一座门。尽管这里用灰浆粘合着,但由于隧道内填土的挤压,前面向内倾斜了一点,经过详细的发掘和辨认,终于确定这里就是“金刚门”。
取掉“金刚门”的封砖,便进入地宫的隧道券。隧道券西头,是紧接着地宫前殿的第一道大门,进了大门就进到地下宫殿了。
地下宫殿的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石门背面(与门外铺首相对的地方),有凸起部分,用以承托“自来石”。“自来石”是顶门用的石条,两端刻莲瓣,略宽,中间略窄,通高1.6米。在石门关闭时,“自来石”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下端嵌入券门地面上的一个凹槽之内。这样从外面推石门,便推不开了。那么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是怎么打开石门的呢?他们是从门缝伸进铅丝套,将“自来石”套住慢慢移开,石门才被打开的。
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前、中殿为长方形,全部用“金砖”(大型方砖)铺地。中殿有汉白玉雕的宝座三个,用作通长明灯供油的大型青花龙缸一只,黄琉璃的五供。
后殿面积为地宫中最大: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花斑石墁砌。棺床中央放置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左右两配殿,或称库房,是存放随葬物的地方。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据考古文件记载,地下宫殿出土时,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定陵出土凤冠共四顶,其中,属于孝端皇后的两顶,分别为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属于孝靖皇后的两顶分别为十二龙九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分别出自四个随葬器物箱内,并各自储放在八角形朱漆匣内,但四匣均已残朽,凤冠上的饰物也散落许多,现在陈列的凤冠都是经过修复的。
当时保护技术太落后了,挖开容易,要保护却无比困难。由于考古人员经验不足,大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丝织物上,结果很快就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最终这些丝织品都毁坏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定陵的无字碑是地上建筑中值得介绍的文物之一。无字碑体积巨大,螭首龟趺,因其迥异于常见石碑,通身光洁不留一字而得名,也成为后人心中的谜。对于长眠定陵的神宗朱翊钧而言,无字碑却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墓主人功过参半的矛盾一生。如今,无字碑初建时的方形碑亭在清初被八旗军所毁,只剩下庞大的石碑仍然完好,矗立在青天之下,默默睹视着世间的沧桑。
定陵的“明楼”为重檐歇山顶。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飞子、望板、斗拱(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式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式斗拱)、额枋、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刻“定陵”两字)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版。
楼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6.195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明”两字。碑身正面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
尽管定陵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甚至被认为是考古的悲剧,但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经过文物部门多年的努力,现在的定陵博物馆,已经成为著名 旅游 胜地。
(本文为作者授权本号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