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更能使他被更多人接纳,是奠定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下面我介绍如何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作为家长们快来学习吧。
一、孩子的礼仪教育
礼仪是体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道德规范。现代社会良好的礼仪习惯养成能够促进人的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个人在教育的不同阶段都应该多学礼仪知识,因此,4岁以下礼仪教育启蒙也应该伴随幼儿的成长而逐渐养成。幼儿的礼仪教育通常可以在幼儿园、父母启蒙、社会活动中进行简单的行为规范学习,要考虑4岁以下的宝宝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离开,起点不能太高,训练要有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出好的习惯。
1、父母榜样引导示范
父母在礼仪方面应该言传身教,在平时说话中不能有粗口话,高声大叫。应该给宝宝树立轻声细语、彬彬有礼的示范。父母要多说“请”和“谢谢”词语,为宝宝礼仪学习开好头,鼓励宝宝学说“请”和“谢谢”,家长在这个时候还要反复给宝宝教育一些问候语“你好”,“再见”等,并在合适的场合多用,经过简单反复的教育,宝宝大都能够说出这些基本的礼仪问候语。家长要给孩子鼓励,引导宝宝领悟礼仪的美好含义。
2、社交用语培养
2岁以后,儿童的社交活动会变多,要去幼儿园、旅游景点、探访亲朋好友,宝宝走出家门,家长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社交礼仪用语的培养。首先几个词语家长要教会宝宝灵活运用,例如“对不起”,“谢谢”,感谢和道歉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礼仪,要让宝宝知道有意无意弄坏他人东西都要到道歉,得到别人的帮助都应该感谢。
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宝宝:“记得上次小军弄坏了你的玩具车,你有多难过吗?那你现在弄坏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说声‘对不起’,小明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第二教孩子学会主动打招呼。这时候可以叫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称谓打招呼,例如“爷爷”,“叔叔”,“阿姨”等。例如遇到熟人了要引导孩子说,快叫王叔叔好。告诫宝宝在别人家做客,想玩玩具和吃东西一定要经过主人同意,要说感谢,物规原处。3、行为规范教育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交场合,一定要培养孩子遵守进餐的礼仪和公共规范。家长要多嘱咐孩子吃饭坐姿要端正,不能歪着坐。让宝宝了解,喝牛奶时候不能吹泡泡,在餐厅不能大声说话,要注意节约粮食不浪费。出门前家长也可以先和孩子约法三章,将一些注意事项告诉孩子,并问孩子能不能遵守好。如果在超市公共场合大闹,劝阻无效,可以问宝宝: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宝宝不听就将宝宝带回家。
总结:礼仪教育最好在孩子不到4岁的时候就开始,同时要意识到父母是的.引导示范,这时候在一些情景下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社交用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孩子的教育注意
1、在特长上,宜发现勿施压
每当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专长时,总想培养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种特长。于是就生搬硬套,采取高压手段“拔苗助长”,一旦“恨铁不成钢”时,就拳 脚相加,这样做很难培养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首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萌芽;其次, 要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第三,强化培养,使孩子的特长得到专业指导。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必须贵在坚持,切不可盲目施压。
2、在活动上,宜得当勿过火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活动开展得好坏,活动质量的高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父母要科学安排孩子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时间, 采取室内外相结合、动静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等方法,既让孩子感兴趣,又不失教育的机会。活动的内容与时间要因人而异,切不可过火,否则会事半功倍。
3、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于别人,于是就采取超前培养,超量灌输的办法,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这样既苦了孩子也 累了父母。应该明确智力是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如:先天遗传和年龄变化等。有的孩子年龄只差数月,其智力就有质的飞跃。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过 程,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养。当然,父母也不能任其发展,也要主动地营造学习的氛围,有意识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尽快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