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1)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6-26 · TA获得超过986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7万
展开全部
【背景】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上古天真论”是《素问》第一篇的篇名。“上古”指远古,即人类生活早期时期。张隐庵云:“天乙始生之真元也”; 高士宗云“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故天乃天性之谓,真即真元之气。本篇着重讨论上古之人如何养其天真之气以达健康长寿的问题,以及天真之气对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所以叫做“上古天真论”。

养生,有名“摄生”、“道生”等。古人对于“摄生”,有两个基本观念,即:①天人相应的 整体观念 ;②“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内因决定外因)。

什么是整体观念?人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整体观念。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谓的“正气”就是对病源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邪”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意思是说: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身身体健康,正气充足,就可以抵御外邪,不易生病。

(一)保持长寿的主要方法

1.“法于阴阳” :“法”,是“取法”、“适应”或“模仿”的意思。“阴阳”,是指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取法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节人体的阴阳,也就是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思。

2.“和于术数”:“和”,调和。“术数”,就是指养生的技术方法。和于术数,就是指修身养性的方法。如古代道家的引导、吐纳和近代的“静坐法”及“气功疗法”都属于这一类。

3.“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定时和定量的节制。 如果暴饮暴食或食无定时,易伤脾胃。

(二)导致早衰的基本原因

《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总的要求就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人的精神思想、生活起居、形体状况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是所谓的“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具体来说,本篇从如下四个方面理解:

        1.顺应四时之变化,防止外邪的侵袭
      《内经》提倡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来调摄人的精神。而原文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指应回避四时不正之气,外邪的侵袭。既从阴阳而养精益神顾护正气,又知四时而防御邪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正常的生活规律
       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里包括生活起居、饮食劳逸等方面。反之,起居无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则不能尽终其天年,“半百而衰也”。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妄作劳包括 劳 和 逸 两方面都不能过度,即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如《素问·宣明五气》之五劳所伤,则包括过劳之“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和过逸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3.思想上要做到“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本篇指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内经》特别强调精神上的修养,作者深受老庄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避免无故的精神忧虑、沉重的思想负担,在今既非毫无意义。《内经》所论七情五志致病甚多,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4.积极的锻炼身体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