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去做

 我来答
锐利且乐观丶工匠G
2022-06-04 · TA获得超过8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5.8万
展开全部
幼小衔接,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去做

                                        文/第一滴露珠

在本文的开篇,先来分享一段话吧,这段话我很喜欢:“真正体现早期教育价值,能促进人的一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定是素养、习惯、态度和品性。因此,入学准备,孩子需要的不是抢跑,而是拥有良好的习惯、态度和品性,让他能在初入校时,拥有温暖和安全感,唯有如此,才能搭建儿童快乐成长阶梯,儿童的生命质地才会蓬松柔软。”

上周六,我去听了一场有关幼小衔接的主题讲座。讲课的是有着二十多年幼教经验,十多年小学教育经验的一位本地教育专家——尹君老师。她的课风幽默风趣,真实生动,很多案例来自一线的教学实践,不空洞不说教,会场时常散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一堂课听下来,大班的家长和老师们都感觉受益匪浅。

回家后,我对照着听课时做的简单笔记,认真做了梳理和思考,也在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陷和误区。女儿还有三个月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在这三个月的时光里,如何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是我和女儿该一起好好面对的。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该如何去做,希望对同样面临幼小衔接的家长有所启发。

                                   一

在上小学之前,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入学愿望。

1、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专心吃饭。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

2、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认真听讲,课间不乱跑。具有良好的坐姿。喜欢阅读。喜欢探究和了解新鲜事物。乐于思考,勇于提问,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等等。

3、如何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入学愿望:

(1)提前给孩子准备好小书包、文具、水杯等物品,让孩子自己整理小书包,通过整理书包,激发孩子的入学愿望。

(2)跟孩子一起探讨小学一年级的重大意义,让孩子对小学产生美好的憧憬。

(3)陪孩子一起参观小学,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小学的生活。

(4)让孩子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一起玩耍交流。

                                  二

从各方面入手,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孩子的生活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

(1)按时作息——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早晨闹钟一响,孩子就及时起床,不赖床不拖拉。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守时。睡觉前不进行激烈兴奋的活动。可以进行安静的阅读。

             (2)有序整理。从整理书包做起。整理书包就是整理头脑。让孩子学会分类。培养孩子的条理性。

让孩子自己整理书桌书柜和小衣橱,每天睡觉前自己整理脱下的衣服,每天清晨整理被褥,对孩子都是很好的锻炼。

              (3)热爱劳动。在幼儿园,孩子每周都会担任值日生,扫地擦桌子刷勺子等,孩子知道值日生的意义,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感。

                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帮着适当干些家务,择菜扫地擦桌子,或者是洗自己的袜子手套毛巾等,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激发孩子爱劳动的荣誉感。

2、自我保护能力:运动中自护和游戏中尝试。

孩子活动越多,越懂得自护。所以一定要多让孩子从事户外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让孩子多多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在游戏中学会自护,在游戏中磨炼和成长。

让孩子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受到伤害和委屈时能够主动告诉老师和家长。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1、要避免小学化倾向。即让孩子大量地学习拼音、算题、写字。过早地学习这些,不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对拼音文字和数字的厌恶,得不偿失。即使孩子学会了写一些字,学会了全部的拼音,也有可能会让孩子在上小学以后因为失去了对拼音和汉字的新鲜感,而不专心听讲。

对于幼小衔接时期,到底该不该学习拼音汉字和算术,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不愿意学不要强求,孩子很喜欢学,那也不能坚决不让学。可以适当让孩子有所了解和接触,提倡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认知。

2、下面来说一下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1)阅读能力。让孩子学会和爱上阅读。图画书,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绘本,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敲门砖”。

阅读,可以从亲子阅读开始。逐渐过渡到孩子的自主阅读。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载体,读绘本,重在读图。通过阅读,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大量的汉字,逐步地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提问题的能力。

(2)规范书写的能力。

第一步,首先要保证孩子的握笔姿势正确。否则,一旦上了小学,习惯成自然,就很难纠正了。

第二步,如果要学习写数字或汉字,一定从开始就保证规范写字。要买专门的田字格,给孩子练习。十个数字如何正确书写,网上都有教程图片的。

(3)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孩子们如何学习数学知识,并且通过学习数学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幼儿学数学,不是教TA背乘法表,不是教TA做大量的运算,而是要通过生活来学习数学。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数学。

和孩子出门的时候,让孩子认识路标上的数字,去超市商场的时候,让TA认识超市商场出现的数字、价格等。

如果购买的东西少,而且都是价格便宜的,可以给孩子钱,让孩子来付款。

重点分析:读图学数学。1、看一看,提问题。通过读图提问题,锻炼孩子观察、表达的能力。

               2、思考。图上都有什么,给图上的物品分分类。锻炼孩子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3、摆一摆,算一算。树上有两只鸟,地上有三只鸟,一共有几只鸟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火柴棍、积木、棋子等,将问题摆出来,和孩子一起数数、算一算。

               4、说一说,听一听。2+3=5。孩子算出来了。那么让孩子来完整地回答问题:树上和地上一共有几只鸟?孩子开始可能会回答:“5”、“5只”,让孩子学会完整地表述:“树上和地上一共有五只鸟。”

    如果树上有一只鸟飞走了,那么现在地上还剩几只鸟?通过提问题,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通过思考和判断来回答,让孩子学会完整正确地表达。

    树上本来有两只鸟,可现在只剩下一只了,请问,另一只哪里去了?通过发散性地提问题,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

5、写一写,做一做。这才是最后一步。如果忽略前面的四步,那么孩子会的只是这一道数学题。

                                   三

  家长的自我要求:

1、学会倾听孩子。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

切勿盯着孩子的缺点喋喋不休。这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也是我该注意的。通常看到孩子犯错,家长就会焦急,如果看孩子没有听进去,就会忍不住一遍遍地重复唠叨,甚至将声音提高八度,乃至发火,希望以此来引起孩子的重视。

但实际上,唠叨很难产生教育效果。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不断地唠叨,换来的反而是孩子的厌恶和反叛。

2、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窝里。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安静专心地听孩子说话。不要孩子在说话,我们却在玩手机,或者是一边做家务一边漫不经心地听孩子说。停下手头的事情,温柔地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专心听孩子说完。

其次,倾听过程中,要用简单的词语来回应孩子的感受。

再次,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

最后,当孩子的合理愿望一时无法得到满足时,可以用幻想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幻想一下,在幻想中实现他们的愿望。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也许只是一种心理满足,不是吗。

3、以静养静。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的修炼很重要。家长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长要保持心态的宁静从容。情绪平和,说话柔声细语。不要大喊大叫。

我平时是比较注意保持心情平和的,但是一旦遇到自认为无法忍受的事情,就会忍不住大喊大叫,甚至愤怒发火。有一次,女儿朝我翻白眼,我说你为什么翻白眼,好难看,她回答说你生气地时候就这样瞅我,我是跟你学的!

惭愧。今后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啊。

                                     四

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计划表,并且相互监督,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

给孩子和自己都制作一张家庭生活学习计划表,每天都互相监督执行。做到的项目,贴上笑脸、“真棒”贴画,或者打上对勾,没做到的或做得不到位的项目,贴上“加油”或者是哭脸,勉励自己进步。

不要小看一张表格。有时候仪式感很重要。有了表格,一切计划都变得明确、一目了然,失去了偷懒的余地。

下面分享一下我给女儿做的每日计划表。是根据尹君老师分享的图片制作的。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做勤快的父母和孩子!

希望每个孩子,进入小学的时候,都能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一起加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