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稿怎么写
展开全部
问题一:采访稿怎么写? 先充分了解事实的背景材料,然后设置提问,按逻辑顺序把问题列出来。要考虑采访对象回答问题出现的其他状况。
问题二:采访稿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经理 四级 10-3 10:14
查看用户评论(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个人评价
好
0% (0) 不好
100% (4)
相关内容
怎么写采访稿
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啊?我是六年级的 急需
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
怎么写人物采访稿?
其他回答 共 3条
我知道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问题三: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问题四: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 *** 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问题五:小记者怎么写采访稿? 不必按照报纸上那样写,重点写自己看到什么,你采访的对象说了些什么,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的确比较好,但是最好有你自己的视角,不要问一些一本正经的大问题,问了人家肯定会给一个冠冕堂皇的回顶。提问,俏皮活泼一点没有关系。类似楼上的例子,不妨加上这样的问题:贾老师,这么说,我们就只能把秋千让给高年级的大哥哥罗?我好喜欢荡秋千!……或者,高年级的欺负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六:新闻采访稿格式 你先进行采访的前提交代,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然后可以分三大部分,列出小标题。
正文的对话中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的心理。
敬上范文一篇: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
(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是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点评:
这是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卷。
本文取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个材料在常人眼里是比较陈旧的。但作者却选用了较为新颖的访谈记形式,通过变换角度,结合“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正误深浅”话题,对庞孙两人的恩怨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将孙膑对庞涓前后不同抚感情与结果作深度思考,提出了“惟我独有”的评价:感情亲反被害(“灾萌于不疑”),感情疏却获胜(“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荒凉的枯泪”“冰冷的铁血”两个小标题,与结尾“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呼应,既留给读者无限悲凉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无论胜败都是痛苦――被害是荒凉,获胜是冰冷。敏捷、灵活、深刻、创新、批判的思维品质,使全文流畅自如,闪烁着智慧和灵气。
问题七:求人物采访稿范文一篇? ----对爱玛客实习生郭**的采访随着暑假的到来,爱玛客实习生已经分批上岗。那些已经上岗了的同学,他们的实习生活怎样呢?这次,我们采访了一位已经开始实习生活的同学,他是**学院**系06级的学生―郭**。郭**向我们介绍,他所做的工作是runner,即跑菜员。大家也许觉得这工作只是跟体力活差不多吧,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在前台工作,需要有快速的观察能力,没有的菜要及时补上,观察要有准确及时性,换菜要有速度。我觉得,这对于一个人的反应能力还是埂很大要求的。同时,实习中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爱玛客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工作方面:工作时间喝水不太方便。餐饮方面:准备的食物不太符合中国大众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例如早饭中有米饭和咖喱鸡,而中国人一般的早饭不会吃这些;同时,中国人经常吃的却没有,午饭的那些菜都是不常见的菜,中国的家常菜更是一道都没有。也许,这反映了实习生的普遍感触吧。爱玛客毕竟是一个国际性的食品企业。主管基本上都是外国人。所以,提供的饮食等会偏向于西方人的口味。然而,既然今年在北京提供奥运餐饮服务,适当的增加一些适合东方人口味的食物,还是有必要的。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郭**深有感触的觉得,学到了很多。虽然是第一次打工,虽然才做了一天,但也深切感觉到了挣钱的不容易。大部分的大学实习生应该都有类似感触吧。其中,郭**尤其提出,从工作中,学到最多的就是,工作要有协作性,和在场的每个人都要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互相照应,做好工作。这和爱玛客所倡导的团结协作精神相呼应。谢谢郭**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实习生活。希望他所介绍的能够给大家一种启迪,使大家在美好的2008,有个精彩充实的暑假。
问题二:采访稿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经理 四级 10-3 10:14
查看用户评论(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个人评价
好
0% (0) 不好
100% (4)
相关内容
怎么写采访稿
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啊?我是六年级的 急需
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
怎么写人物采访稿?
其他回答 共 3条
我知道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问题三: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问题四: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 *** 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问题五:小记者怎么写采访稿? 不必按照报纸上那样写,重点写自己看到什么,你采访的对象说了些什么,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的确比较好,但是最好有你自己的视角,不要问一些一本正经的大问题,问了人家肯定会给一个冠冕堂皇的回顶。提问,俏皮活泼一点没有关系。类似楼上的例子,不妨加上这样的问题:贾老师,这么说,我们就只能把秋千让给高年级的大哥哥罗?我好喜欢荡秋千!……或者,高年级的欺负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六:新闻采访稿格式 你先进行采访的前提交代,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然后可以分三大部分,列出小标题。
正文的对话中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的心理。
敬上范文一篇: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
(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是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点评:
这是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卷。
本文取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个材料在常人眼里是比较陈旧的。但作者却选用了较为新颖的访谈记形式,通过变换角度,结合“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正误深浅”话题,对庞孙两人的恩怨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将孙膑对庞涓前后不同抚感情与结果作深度思考,提出了“惟我独有”的评价:感情亲反被害(“灾萌于不疑”),感情疏却获胜(“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荒凉的枯泪”“冰冷的铁血”两个小标题,与结尾“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呼应,既留给读者无限悲凉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无论胜败都是痛苦――被害是荒凉,获胜是冰冷。敏捷、灵活、深刻、创新、批判的思维品质,使全文流畅自如,闪烁着智慧和灵气。
问题七:求人物采访稿范文一篇? ----对爱玛客实习生郭**的采访随着暑假的到来,爱玛客实习生已经分批上岗。那些已经上岗了的同学,他们的实习生活怎样呢?这次,我们采访了一位已经开始实习生活的同学,他是**学院**系06级的学生―郭**。郭**向我们介绍,他所做的工作是runner,即跑菜员。大家也许觉得这工作只是跟体力活差不多吧,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在前台工作,需要有快速的观察能力,没有的菜要及时补上,观察要有准确及时性,换菜要有速度。我觉得,这对于一个人的反应能力还是埂很大要求的。同时,实习中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爱玛客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工作方面:工作时间喝水不太方便。餐饮方面:准备的食物不太符合中国大众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例如早饭中有米饭和咖喱鸡,而中国人一般的早饭不会吃这些;同时,中国人经常吃的却没有,午饭的那些菜都是不常见的菜,中国的家常菜更是一道都没有。也许,这反映了实习生的普遍感触吧。爱玛客毕竟是一个国际性的食品企业。主管基本上都是外国人。所以,提供的饮食等会偏向于西方人的口味。然而,既然今年在北京提供奥运餐饮服务,适当的增加一些适合东方人口味的食物,还是有必要的。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郭**深有感触的觉得,学到了很多。虽然是第一次打工,虽然才做了一天,但也深切感觉到了挣钱的不容易。大部分的大学实习生应该都有类似感触吧。其中,郭**尤其提出,从工作中,学到最多的就是,工作要有协作性,和在场的每个人都要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互相照应,做好工作。这和爱玛客所倡导的团结协作精神相呼应。谢谢郭**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实习生活。希望他所介绍的能够给大家一种启迪,使大家在美好的2008,有个精彩充实的暑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