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主题征文
文明主题征文 (一):文明都去哪儿了
2014年春节的一首歌让我们感叹万分——时间都去哪儿了,看看那些被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文明逐渐被人淡忘,我们也禁不住要问一句:文明都去哪儿了。
"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不能出口成脏,不能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富含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在新时代中慢慢的没有了踪影。
近几年来,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变形记》中,我们看到多少城市孩子生活在灯红酒绿的环境之中,他们与网络游戏为伴,与歌厅酒吧为友,不务正业,不与父母沟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甚至有多少人因为父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对父母大打出手,甚至起了谋杀之心。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作为人,难道连这基本的文明礼仪都不懂吗?
常常听老人说,梅城的洢水河水清澈见底,然而,今非昔比,现在去看看却臭气熏天,不忍直视,这里的美景已经被"破了相",甚至香消玉殒了,套用诗人的话说:"美景依然在,只是容颜改,"世间再无此美景。我想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这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错,是我们的贪婪自大,是我们的蛮横粗暴,为了图自己的方便,把垃圾扔在河里,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吗?就如长沙来说,多少人向往的城市,现在那里的天灰蒙蒙的,雾霾久久不能散去,人人见面不是微笑打招呼,而是以一个个苍白的口罩来面对。想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怎么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呢?身体的健康才是最大的资本啊!
也许有人问,还能回得去吗?自然可以。只要我们虔诚地低下头来,采取一切措施补救,在家里对长辈用尊敬的礼节,真心对待所有和自己交往的人,在生活上要少扔一片纸,多创一份美;少一些粗话,多一点友善;少一些浪费,多一点美德。时刻谨记,我们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人,首要任务就是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把中华的文明美德发扬光大,不要让我们的祖先蒙羞,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憎恨。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曾经丢失的文明美德也会如同门前的老树和枯木,一定会长出新芽,开满鲜花。
文明主题征文 (二):文明的接力棒
新世纪的我们是上帝派遣的文明使者,我们接力的的'梦想是传承和提倡文明。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当目光跨越千年,回到原始时期,文明又是否存在呢?
原始存在文明
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的人民都从心底一惊。人竟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人们十分惊疑,当另一个科学家提出:"文明史从原始社会的猿人开始发展。"给了世人一个"大爆炸",一个大问题盘踞在人们的脑袋里。猿人真的会存在文明现象吗?他们不会讲,不会表达,不懂谦让。他们会存在文明现象吗?然而,真的只有会讲,会表达才是文明吗?
现代生活中,你们所穿的鞋子、衣服,你们所吃的熟食、美味等。是文明的表现吗?你们会肯定地回答 "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相当于野人,对,这就是原始的文明,你们现在所吃的、穿的都是猿人所原创的。现在的鞋子是原始人用草编织的草鞋发展至今的,衣服是原始人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而熟食,是他们摸索着火种,最后发现了打火石创造了熟食。
文明,不仅只是代表某个方面,它所包括的是你自身的所有。现在你们还会问,原始存在文明吗?
古代发展文明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文明所包括的越来越广,它包括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品德与修养、发展与创造等,都表示文明。
古代的环境,因为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纯天然而无害,风景美不胜收。这是一个国家的环境文明。殷商时期,我国开始养蚕和织丝,周代出现许多大规模的官办丝织业。丝织业的发展越来越发达,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丝绸走向世界,令世人惊叹,可见养蚕和织丝绸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但这无疑是古人的智慧与创造,是不可否认的文明。再如,古代的男子都对自己的品格有着至高的要求,这也是个人思想品格的文明。
随着这个梦想的接力,文明一步步传承至今……
当今呼唤文明
文明发展至今,已经有些"变味" 了,不文明的现象越来越多。践踏草坪,随手丢垃圾,污染环境。随口说脏话,服装怪异,不做礼仪人。性格火爆叛逆父母等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现。新世纪,我们一直提倡文明,争做文明使者,做文明中学生。
但这些口号你们只是喊喊吗?有人会说 "不".这是因为他在做。他,年年被评为"文明中学生,"却也只是因为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例如:他每一次都是最后一个出教室关灯,顺手拧紧一个滴水的龙头,弯下腰,捡起脚边的垃圾,公交车上让座,回家帮爸妈做做家务事。他做的事情很少也很小,但他是公认的"文明中学生" .你们是否每一件小事都能这样做好并坚持呢?如若不能,何不向他学习。未来或许我们就是千千万万个文明使者。
梦想的接力棒,接力至此。未来是否还会继续传承,答案不必猜。因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文明是我们实现理想的一大主题,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主题,文明是未来时代发展的一大主题。传承文明,我为中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