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春是如何写的?
展开全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写的不是某一特定地方的春景,而是作为季节的“春”,但也不是议论、分析、阐释或单纯客观叙述,而是充满浓烈的情感,写春天到来时的那些最富有特点,最能体现春之新鲜、美好、生机盎然的场面,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写出了春天到来的进程。刚开始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接着,万物开始蓬勃生长,山朗润,水涨起……一派生机。随之而来的,人们也变得更有朝气,在这美好春光中劳作、嬉戏、生活。这些描写都隐含着一个中心意义:春天激发着生命的活力。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色彩。例如,开篇“盼望着,盼望着”表达着一种急切的向往,随着“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作者的欣喜也越来越强烈。又如,写春风时,先正面描写风,然后转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里写鸟儿的“高兴”,既写出了春景中的乐感,又写出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文章除了富于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思,但这种哲思又是融会在全文里面,与写景抒情交融着的,十分自然。例如文章的最后三段,写出了春天由开始走向盛大的过程,表达出对自然的一种感悟,同时,又形成一种渐次高昂的情感波澜,使全文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本文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笔触清新,文辞优美,多年以来一直是语文的经典篇目。文章既可以浅读,也经得起深究。学生初读时,应以整体感知为主,逐渐过渡到体会文中对情感节奏、语言节奏的精心安排。这篇文章对中学生学习写作,也是一个引领。
二、素养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范围内的朗读,有这样一些特点:
发音吐字准确清晰,力求顺畅流利;
全身心地投入,有充沛的感情,将文章的情感读出来;
声音响亮,身姿端正,仪态大方;
初步掌握一些朗读的表达技巧,将阅读感受传达给他人。
初中生虽然在小学已经接受了朗读训练,但朗读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有种种缺陷和不良习惯(如身姿不正不直、声音含混不响亮等),有待在教学中加以改进。本课的朗读教学要从基础训练入手。
1. 达成基本能力目标。即态度认真,投入感情,不可随意,不可松懈;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把握速度和节奏。
2. 实现较高能力目标。即读得优美,掌握一定的技巧。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取用不同的教学目标。
本课朗读教学,首先要读文识义,由文入景,因文生情。语言文字是载体和媒介,通过朗读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后,不仅获取文义,而且在脑海中产生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朗读的基础。例如朗读第一段:
(我)盼望着,(我)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听到)春天的脚步近了。
上面括号中添加的文字,是应该在朗读中体会到的。其中的“我”既是作者,又是朗读者(学生)。告诉学生,应该有主体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把朗读课文当成一种主观化的感受和表达。“我”好像正在盼望春天,呼唤春天快点儿到来;同时又仿佛感触到春风已经来临,看到了大地渐成新绿,心情无比喜悦。
由文入景,因文生情,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综合心理意识活动。因此教学时要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其次要品味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进而体会其中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视学情选取适当目标)。文章之美既有宏观的(如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和篇章之美),又有微观的(如语言之美、修辞之美),二者互为存在条件。宜从语言之美入手,进而推进到宏观层面。课文的主体部分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等,可以引导同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丰富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景的,从而将“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本课要掌握朗读的重音和停连。有关这方面内容参阅后面的相关解说。
三、问题探究
1. 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春草图(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风图(第5段)、春雨图(第6段)、迎春图(第7段)。表现的春天景物特点: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富于美感,三、似有灵性和情感。
2. 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
除了写景,还有抒情,并蕴含哲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景,遍布全文;情,细分为欣喜之情、热爱之情、向往之情;理,表明大自然生生不息,如同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世间万物萌生,繁盛。作者通过写景来抒情,各处都是景情交融的语句;哲理则贯穿课文始终,尤其是课文最后三段非常明显,可参见“整体把握”。此问题的探讨,难在哲理的挖掘,第一,需要品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春天由微小变得茁壮的规律;第二,需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感悟,即认识到春的生命力极其强盛,认识到春天是最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由大自然的规律决定的。
3. 课文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
课文的语言特点,一是生动形象,避免抽象叙述,如不说“春天来了”,而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变抽象为具体,并且诉诸读者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二是句式富于变化,多短句,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三是词语丰富,且处处恰切,没有任何生硬之处。本文虽然写于几十年前,语言却无陈旧之感,说明作者是从文学语言中精炼出了最普遍、最凝定的部分,来作为自己的写作语言;四是口语化,多用叠音词,给文章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氛围。下面列举课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作简要分析。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张开了眼”是与“刚睡醒”呼应,不光有具体形象的“眼”,还有“张开”的行为,非常形象;这里的“红”富有动感,照应了“太阳的脸”的特点,也非常生动;三个“起来了”,读起来有一种连贯的气势。
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是一个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现在置于其后,显出错落,颇有机趣,也凸显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说这句话时,经常联用下一句“一日之计在于晨”,激励人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④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4. 为增强表达效果,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一是比喻,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而且都很精彩。有的突出景物的色彩,如“红的像火……”;有的强化动感,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还有的诉诸听觉、嗅觉、触觉等,不胜枚举。二是拟人,在作者笔下,几乎所有景物都成为有灵性、有情感的。三是排比,见于春花图、春雨图和最后三段。四是引用,有两处,即“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些修辞手法,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而是综合杂糅的,例如“红的像火……”等句,就是既有比喻又有排比的。探究课文的修辞方法,是揣摩、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写的不是某一特定地方的春景,而是作为季节的“春”,但也不是议论、分析、阐释或单纯客观叙述,而是充满浓烈的情感,写春天到来时的那些最富有特点,最能体现春之新鲜、美好、生机盎然的场面,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写出了春天到来的进程。刚开始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接着,万物开始蓬勃生长,山朗润,水涨起……一派生机。随之而来的,人们也变得更有朝气,在这美好春光中劳作、嬉戏、生活。这些描写都隐含着一个中心意义:春天激发着生命的活力。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色彩。例如,开篇“盼望着,盼望着”表达着一种急切的向往,随着“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作者的欣喜也越来越强烈。又如,写春风时,先正面描写风,然后转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里写鸟儿的“高兴”,既写出了春景中的乐感,又写出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文章除了富于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思,但这种哲思又是融会在全文里面,与写景抒情交融着的,十分自然。例如文章的最后三段,写出了春天由开始走向盛大的过程,表达出对自然的一种感悟,同时,又形成一种渐次高昂的情感波澜,使全文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本文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笔触清新,文辞优美,多年以来一直是语文的经典篇目。文章既可以浅读,也经得起深究。学生初读时,应以整体感知为主,逐渐过渡到体会文中对情感节奏、语言节奏的精心安排。这篇文章对中学生学习写作,也是一个引领。
二、素养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范围内的朗读,有这样一些特点:
发音吐字准确清晰,力求顺畅流利;
全身心地投入,有充沛的感情,将文章的情感读出来;
声音响亮,身姿端正,仪态大方;
初步掌握一些朗读的表达技巧,将阅读感受传达给他人。
初中生虽然在小学已经接受了朗读训练,但朗读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有种种缺陷和不良习惯(如身姿不正不直、声音含混不响亮等),有待在教学中加以改进。本课的朗读教学要从基础训练入手。
1. 达成基本能力目标。即态度认真,投入感情,不可随意,不可松懈;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把握速度和节奏。
2. 实现较高能力目标。即读得优美,掌握一定的技巧。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取用不同的教学目标。
本课朗读教学,首先要读文识义,由文入景,因文生情。语言文字是载体和媒介,通过朗读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后,不仅获取文义,而且在脑海中产生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朗读的基础。例如朗读第一段:
(我)盼望着,(我)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听到)春天的脚步近了。
上面括号中添加的文字,是应该在朗读中体会到的。其中的“我”既是作者,又是朗读者(学生)。告诉学生,应该有主体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把朗读课文当成一种主观化的感受和表达。“我”好像正在盼望春天,呼唤春天快点儿到来;同时又仿佛感触到春风已经来临,看到了大地渐成新绿,心情无比喜悦。
由文入景,因文生情,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综合心理意识活动。因此教学时要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其次要品味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进而体会其中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视学情选取适当目标)。文章之美既有宏观的(如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和篇章之美),又有微观的(如语言之美、修辞之美),二者互为存在条件。宜从语言之美入手,进而推进到宏观层面。课文的主体部分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等,可以引导同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丰富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景的,从而将“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本课要掌握朗读的重音和停连。有关这方面内容参阅后面的相关解说。
三、问题探究
1. 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春草图(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风图(第5段)、春雨图(第6段)、迎春图(第7段)。表现的春天景物特点: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富于美感,三、似有灵性和情感。
2. 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
除了写景,还有抒情,并蕴含哲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景,遍布全文;情,细分为欣喜之情、热爱之情、向往之情;理,表明大自然生生不息,如同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世间万物萌生,繁盛。作者通过写景来抒情,各处都是景情交融的语句;哲理则贯穿课文始终,尤其是课文最后三段非常明显,可参见“整体把握”。此问题的探讨,难在哲理的挖掘,第一,需要品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春天由微小变得茁壮的规律;第二,需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感悟,即认识到春的生命力极其强盛,认识到春天是最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由大自然的规律决定的。
3. 课文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
课文的语言特点,一是生动形象,避免抽象叙述,如不说“春天来了”,而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变抽象为具体,并且诉诸读者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二是句式富于变化,多短句,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三是词语丰富,且处处恰切,没有任何生硬之处。本文虽然写于几十年前,语言却无陈旧之感,说明作者是从文学语言中精炼出了最普遍、最凝定的部分,来作为自己的写作语言;四是口语化,多用叠音词,给文章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氛围。下面列举课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作简要分析。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张开了眼”是与“刚睡醒”呼应,不光有具体形象的“眼”,还有“张开”的行为,非常形象;这里的“红”富有动感,照应了“太阳的脸”的特点,也非常生动;三个“起来了”,读起来有一种连贯的气势。
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是一个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现在置于其后,显出错落,颇有机趣,也凸显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说这句话时,经常联用下一句“一日之计在于晨”,激励人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④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4. 为增强表达效果,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一是比喻,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而且都很精彩。有的突出景物的色彩,如“红的像火……”;有的强化动感,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还有的诉诸听觉、嗅觉、触觉等,不胜枚举。二是拟人,在作者笔下,几乎所有景物都成为有灵性、有情感的。三是排比,见于春花图、春雨图和最后三段。四是引用,有两处,即“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些修辞手法,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而是综合杂糅的,例如“红的像火……”等句,就是既有比喻又有排比的。探究课文的修辞方法,是揣摩、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