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利与弊
1. 文言文有何利弊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但只有中国的文言文始终如一。这有何利弊?在“语文的变与不变”中南老提到: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推行了白话文,虽对吸收世界知识有促进作用,却将中华文化“一刀斩断了”。
的确,从唐宋古文运动开始直到清末,我们的口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书面语却始终没有变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古今人士都深知“文以载道”,文章的使命和责任是重大的,不是玩物,更不是游戏。
古人使文章脱离了口语,实是最大的智慧所在。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在文字与作者本人在时空意义上分离后,它自动进入一个完整传承下来的体系,虽然人会身名俱灭,而文章,却会在历史文化长河里,起到不可忽视的承启作用。
中国人之所以以中国人的生存方式造就出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制度,不管那是被冠以封建还是其他的“恶名”。单凭这制度延续之久远,文化之统一,就足以傲立世界民族之林。而这数千年的文明能长久不衰延续至今,不能不说文字的流传起了极大作用。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作为近代诗人的代表人物,这么一句豪言壮语在年轻人们盲目崇拜英语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 现实主义的思潮,在船坚炮利的的英国人给了中国人当头一棒后潮涌而来。
白话文所具有的现实性,是在现实世界的巨变下逼迫出来的,正因为这样,短期内改变人们的思想是效果不错的。但现实世界是不断加快变化的速度的,众多民族的语言就是在现实的改变中失去了原有的规制而消亡的。
今天看来五四后推行的白话文,固然佳作不少,锋芒犀利,但思想深度往往不够,经不起推敲。初期的白话文,在满地大白话的今天看来与文言文也是相差无几。白话文的先锋鲁迅,早期的文章在百年后的今天恐怕也要加上注脚才勉强看得明白。如这样下去,百年后人们看我们的文章时,又得加上注脚…一千年后的人们看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文章,只怕要比我们看文言文又不知要难上多少倍呢。
当代的中国人崇洋 *** 之风盛行,甚至连汉语文化分支国的日本、韩国这种国家的垃圾文化都在我国年轻人心目中占有一定地位,实是令人痛心。当代中国人之所以找不到民族的自我,一个个不像中国人,就是因为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民族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这一点看,中国人最不可丢弃的就是文言文。而文言文在我国的年轻人中是最不受重视的——救救孩子!中国文化要继承,更要发展。
2. 学习古文的利与弊
利;可以加强自我的理解能力,以后读白话文可能会因为读过古文而有更深,更透彻的理解.而且读读古文,会领略到中国原文中一些现在翻译文的无法感觉到的东西,就象翻译成中文的英国故事无法体现出一些用汉字表现不出来的奥妙一样.还可以加强对原著的理解,对历史也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感想.
弊;会很浪费时间.因为许多含义深的古文会很难理解,字典里也可能无法查询到意思,会造成"千古悬疑".而有些不良古文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曾听说过一个儿童研究古文用脑过度成了弱智----.
3. 学习文言文的坏处具体点
一、要求笼统,目标不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远的且不论,单说解放后,就有多种不同的提法:(一)“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说明》);(三)“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为什么再三修改,变来变去?主要还是表述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吗?恐怕也未必。
请问:什么叫做“浅易文言文”?它和“浅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什么不同?再有,这里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单从《教学大纲》中的那句话,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有关说明。
广大教师只好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教学,结果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
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
教学要求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会使整个教学工作失去了科学的准绳,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实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它的性质和特点,准确而具体地规定教学要求,使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忽多忽少,心中无数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写的历史状况,我们翻阅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十套中学语文教材(解放前后各五套),并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统计和比较。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选文数量上,却有很大的悬殊。
比如: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吴增祺编《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东华编《复兴初高中国文》1933年版)。
解放后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语室编《初高中语文课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编审局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0年版)。
可见选文数量之差竟高达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选读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适呢?如果说36篇就可以,那么选读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吗?反之,如果说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么只选读36篇,这不是开玩笑吗?建国三十多年以来,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时有时无,这里除了左的路线的干扰之外,主要还是心中无“数”。
换句话说,就是到底应该学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没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又怎能切实地搞好教学工作呢?要说“数量概念”,似乎也有。
那就是多年流行着的一种说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规定文言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白话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
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占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
这要看课文的总篇数。假如总篇数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
假如总篇数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实上,语文课本的总篇数时多时少,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仅以解放后的几套教材为例,最多的选过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所占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实际选文数量要相差两三倍。
可见,所谓“文白比例”,并不能确指,还不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那么,文白之间有没有比例可算呢?当然有。
因为语文课要用大部分时间学白话,用少部分时间学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时间要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可以用课时来计算。
比如文言文教学时数要占语文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几十;它和白话文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二八开,三七开,或四六开,等等。由于总课时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样确定文白比例,比较可靠,也比较科学。
此外,要使学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读背诵多大数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数或字数),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这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能为大家所公认的“数”,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而“心中无数”则是实现科学化的一大障碍。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
4. 语文文言文中弊的意思
基本解释 弊
bì
欺蒙人的坏事:作弊。营私舞弊。
害处,与“利”相对: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
败,疲困。
古同“蔽”,隐蔽。
详细解释
弊
bì
[动]
(1) (根据给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敝,从廾,敝亦声。“敝”意为“向下歪斜”。“廾”字形是“左右两手”、“双手”,意为“操作”、“操弄”。“敝”与“廾”联合起来表示“故意把物体弄成歪斜”、“有意把事情搞坏”。本义:故意把物体弄成歪斜。引申义:人为的错误。)
同引申义
(2) 弊病,弊害 [evil]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皆指目(指责)朝政之弊。——《旧唐书·黄巢传》
(3) 又如:弊孔(产生弊害的漏洞);弊象(弊病的迹象);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特别好,贪污舞弊等坏事完全灭绝)
(4) 欺诈的行为 [fraud]。如:作弊;营私舞弊;弊幸(舞弊,侥幸;阴谋)
弊
bì
[形]
(1) 坏,低劣 [bad]
变更天下之弊法。——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2) 又如:弊事(恶事);弊人(卑鄙的人)
(3) 衰落,疲惫 [tired out]
今三分天下,益州疲弊。——诸葛亮《出师表》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汉·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弊世(衰世);弊民(疲惫之民)
(5) 通“敝”。破旧,破损 [worn-out]
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左传·僖公十年》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周礼·巾车》
舌弊口,犹将无益也。——《荀子·正论》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宋·苏轼《教战守》
(6) 又如:弊席(破旧的草席);弊帚千金(家有破旧的扫帚,犹自以价值千金。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或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词义假借
(1) 同“毙”。仆;向前倒下 [fall forward]
獘,?顿仆也。——《说文》
射之獘一人。——《礼记·檀弓》
质明,弊旗,诛后至者。——《周礼·大司马》
(2) 倒毙;死亡。同“毙” [die]
以弊于鄢。——《国语·楚语》
(3) 又如:弊仆(倒毙)
(4) 通“蔽”。遮盖,遮挡 [cover;shield]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周礼·大宰》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周礼·司寇》
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韩非子·难一》
(5) 判决,决定 [judge]
弊御于诸侯。——《史记·范蔡传》。索隐:“断也。”
(6) 又如:弊狱(判罪);弊谋(决策
欢迎采纳 祝你幸福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