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定位和GPS定位有什么区别
一、组成卫星
北斗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目前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
GPS:GPS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运行周期为12h。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
二、覆盖范围
北斗定位: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
GPS: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三、定位精度
北斗定位:“北斗”定位系统民用服务精度已达10米,而最新一代导航芯片定位精度可达2.5米,海上北斗增强系统的精度更是已提升至3厘米级别,但在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的区域,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GPS:已经实现单机导航精度约为10米,综合定位的话,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但民用领域开放的精度约为10米。
四、主要功能
BDS: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GPS: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五、优缺点
北斗定位:北斗具有GPS没有的通信和目标定位,GPS目前只能告诉使用者“我”在哪里,但北斗系统不但能告诉使用者“我”在哪里,还能告诉使用者“我的朋友”在哪里。但缺点是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军用,民用推广还没做到全面普及,而且芯片造价较高,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北斗可见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GPS:技术成熟,定位准确,全球覆盖,用户容量无限,缺点是规模太大、造价太高,GPS只能用作导航却无法实现通信功能。
2024-11-13 广告
1、覆盖范围:北斗定位系统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GPS是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已布设完成。都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接收卫星信号;
2、卫星数量:北斗定位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平面的倾角为55°,卫星的平均高度为20200
km,运行周期为11 h 58 min;
3、定位原理:北斗定位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定位系统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位数据。
4、定位精度:北斗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已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已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5、用户容量:北斗定位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定位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定位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北斗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卫星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