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名称的来历是什么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11-03 · TA获得超过94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1.9万
展开全部
问题一:贵州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贵州 贵州”曾经是历史上贵阳的名称。贵阳开始称“贵州”是北宋初期的事。据地方志书记载,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乌蛮首领普贵朝贡于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有《敕普贵书》,其文称:“惟尔贵州,远在要服。
“贵州”一名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贵州省殷商时属鬼方,“贵州”和鬼方有历史渊源,“贵”字就是从“鬼”字演变而来,两字读音略同。 “贵”字由“鬼”字演变而来之说,现在看来肯定站不住脚,因为 “贵州”之称始于北宋初期。

问题二:贵州省名称的由来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简称”具有如下特点:
1. 对应的全称一般是几个单词合成的词组。
2. 具有与全称同等的意义。
3. 非正式或特定的使用范围。
“简称”作为全称的缩写形式,是由全称提取有代表性的、不会与其它事物混淆的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简明词汇。
贵州被称为黔是因为一个成语:黔驴计穷。

问题三:贵州省名的由来? 贵阳气候宜人,有“林城”之称,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作为中国行政区域名称,始自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当时将设在现今贵阳的程番府改为贵阳府,自此贵阳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以山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
但是,早在贵阳府建立前100年,“贵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宋朝把今贵阳地叫贵州。元朝改贵州为顺元,称顺元城,而史书仍多称贵州。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
“贵阳”之名最早始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该书就记载了“贵阳”一名的由来。书中说:“郡在贵山之阳故名”。那么这贵山在何处呢?同一部书中记载:“贵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鸦关在其后,又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从里程、山势、鸦关的位置来衡量,贵山当是今天六广门外的关刀岩。
1568年(明隆庆二年)6月,明王朝 *** 将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县)移至今贵阳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存在的。
1914年1月,除贵阳府,设贵阳县,这是贵阳作为县名的开始。1941年7月1日,取消贵阳县,正式成立贵阳市,从此以后,贵阳作为市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问题四:贵州名字由来故事 贵阳气候宜人,有“林城”之称,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作为中国行政区域名称,始自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当时将设在现今贵阳的程番府改为贵阳府,自此贵阳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以山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
但是,早在贵阳府建立前100年,“贵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宋朝把今贵阳地叫贵州。元朝改贵州为顺元,称顺元城,而史书仍多称贵州。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

问题五:贵阳名的由来? 贵阳气候宜人,有“林城”之称,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作为中国行政区域名称,始自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当时将设在现今贵阳的程番府改为贵阳府,自此贵阳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以山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
但是,早在贵阳府建立前100年,“贵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宋朝把今贵阳地叫贵州。元朝改贵州为顺元,称顺元城,而史书仍多称贵州。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
“贵阳”之名最早始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该书就记载了“贵阳”一名的由来。书中说:“郡在贵山之阳故名”。那么这贵山在何处呢?同一部书中记载:“贵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鸦关在其后,又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从里程、山势、鸦关的位置来衡量,贵山当是今天六广门外的关刀岩。
1568年(明隆庆二年)6月,明王朝 *** 将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县)移至今贵阳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存在的。
1914年1月,除贵阳府,设贵阳县,这是贵阳作为县名的开始。1941年7月1日,取消贵阳县,正式成立贵阳市,从此以后,贵阳作为市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问题六:贵州的历史起源 一、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二、历史起源:
1、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2、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夜郎国大部分疆域在今贵州境内)。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
西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开辟了从四川南部经贵州西部平夷(今毕节)至江(北盘江)、南到番禺(今广州)的通道。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4、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
5、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蜀汉政权占有。贵州属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6、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
7、隋时,在贵州置州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和沅陵郡。
8、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9、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10、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11、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12、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
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13、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

问题七:“贵州”的由来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龚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问题八:贵州毕节名字的由来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 *** 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问题九:贵阳名称的来历是怎么来的?又没有什么其他说法或者传说? 几种说法: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古称: 倮(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成帝汉平年间(前28年))、晋乐县(东晋313年)、矩州(唐)、贵州(宋)、贵州行省(明)、贵阳府(隆庆三年(1569年))、黑羊箐、金筑司等。后因贵阳处于贵山之南(今关刀岩),古代山南为阳,故赐名贵阳。
又地方述志记有:“郡为贵山之南(山南水北为阳)因得名……”因此即美名贵阳。

问题十:山东省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
小小石头子
2023-05-29 · TA获得超过4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98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220万
展开全部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指贵州的名称源自“罗氏鬼国”。

因为“鬼”不好听,才转音为“贵”,也有一说,因此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运送物资不易,造成百物昂贵,故有"贵州"之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