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次什么意思
1. 次 在文言文中都有什么意思
〈动〉 1.(形声。
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 同本义 [stop] 次,舍也。
——《礼记·檀弓上》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泰伯素服郊次。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 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 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形〉 1. 第二,居其次 [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副,贰 [second;vice]。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名〉 1. 顺序,等第 [sequence;order]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资治通鉴》 只找了古文中的。参考资料: /s?wd=%B4%CE。
2. 文言文中意思是“一次又一次”的词语
严格来讲,文言文没有什么关联词,关联词是后来的语法体系中起关联作用并且搭配相对固定的的词语。
但是,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的句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关联词。举几个例子:1、其……其……,相当于“是……还是……”例句“其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又例如:“天之苍苍,其色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无乃……与?意思是“恐怕该……吧?”或者“难道不是……?”例句:”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其他的也搜来你可以看一下,可能有帮助: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o察今》)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o汤问》)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例5 非字而画。
(《促织》)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o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墨子o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
3. 古文用什么代替次数的次字
次的古义是“第二”的意思,相关引申义鲜见作为量词的。
古代量词不发达,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在有限的量词中,多为器具与度量衡单位的,如:杯、尺、年等。虽然汉代以后量词不断发展,但又由于文言文的继承性,也很少将日渐丰富的量词用到文章中来(后来的白话文除外)。那么,文言文是怎样处理次数的“次”的呢?表示概数时,有数次、屡次等,如:《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夜来楚王连召司马数次……”;第七十六回:“令尹官高名重,屡次失利,……”但这也是明朝人的作品。早期古文只有屡、数。在表示具体的次数时,一般不用量词。如:三次探望,可表述为“凡三顾”;跳跃一次,可表述为“一跃”;齐军敲三次鼓,表述为“齐人三鼓”。
4. 次数在古文中用什么表示
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用法辨析
一、说明名词的数词可以放在名词之前(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处在名词之后(这与现代汉语异)。如上例中的“一”处在名词“人”前,词序与现代汉语相同;“二”放在名词“吏”之后,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类似的句子我们还可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找到: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口技》)
――总计全船,有五个人,八扇窗户。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子。
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来翻译,并且在加上量词。
二、说明动词的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也需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变状语为补语,并加上量词。如: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公输盘一连使用了九次机巧多变的攻城方法,墨子抵挡了九次。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
――骐骥跳跃一次,也不能超过十步远。
三、说明形容词的数词放在形容词之后,现现代汉语全然相反。译成现代汉语时也要变动语序。如: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有七八百里,几千尺高。
其次,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中数词虚用的现象较普通。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中,“百”、“十”都是数词虚用,表示概数,否则就不好理解下文的“同行十二年”了。一会儿说“十年”后木兰回家,一会儿她的战友说与她“同行十二年”,那么木兰从军到底有多少年?其实它们都是数词的虚用现象,表示“多年”的意思。一般地说,文言文中“三、六、九、十、二二、百、千、万”等数词虚用的现象多一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同一个数词,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如“齐人三鼓”(《曹刿论战》),句中的“三”即为实指,因为下文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明齐人确实擂了“三次”鼓。但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中,“三”又是虚指,“三人”指“几个人”。
那么,如何辨别文言文中中的数词虚用现象呢?
第一,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如上例中对“齐人三鼓”中的“三”,“壮士十年归”中的“十”的断定。
第二,我们已经知道,文言文中“三、六、九、十、十二、百、千、万”等数词虚用的现象较普遍,并且它们常常指数量多(“三”有时也指数量少,如上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判定时,我们可以用实数来翻译,看它文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情理;若不通,不合情理,可考虑是虚指。如“(晏)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高一《语文读本·晏子故事两·晏子辞千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谁会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考虑次数都记得一清二楚,并对外公布呢?否则晏子何以知道“圣人”考虑达“一千次”之多?很显然,这里的“千”是虚指了。
5. 高中文言文中次是驻军的意思的句子
《齐桓公伐楚》“师退次于召陵”中的“次”是军队临时驻扎的意思。师退次于召陵意思是军队撤退,临时驻扎在召陵。
“师退次于召陵”出自《左传·僖公四年》中的《齐桓公伐楚》一文。
齐桓公伐楚讲的是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场面,将齐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次:居住、停留。
6. 再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 再 zài
〔数〕
(1) (会意。小篆:从一,冓( 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 同本义 [another time]
再,一举而二也。——《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
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樊缨十有再就。——《周礼·巾车》
酒肉之赐弗再拜。——《礼记·玉藻》
过言不再。——《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再则曰老大帝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再录一堂(复审一次);再速(再请);再二(第二次,再次);再之(第二次,第三次);再眠(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
(4) 两次 [o times;doubly;ice]
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击赵者再。——宋· 苏洵《六国论》
日再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再夺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至再三。——清· 方苞《狱中杂记》
词性变化
◎ 再 zài
〈副〉
(1) 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again;afresh;once again]
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叶紫《星》
(2) 又如:再试一次;拿来再商量;再议;再思(再度思考);再聘(再度婚娶);再阐(再度显扬)
(3) 重,重新 [anew]
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再火令药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再眺山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寰再上疏。——《明史》
(4) 又如:再计(重新谋划);再审(重新审查)
(5) 更,更加 [once more]——表示程度
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茅盾《雷雨前》
(6) 又如:再高点儿;再多点儿
(7) 另,另外 [another]。如:再吃一点菜;再创新纪录;再行(另外进行某项活动)
(8) 与否定词配合使用,强调情况的普遍性
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红楼梦》
(9) 用于让步句,常同“也”、“都”配合使用,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 [in any case]
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赶车传》
(10)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也” [but;yet]
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红楼梦》
(11) 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并存、相当于“且…且”、“又…又”
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