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由来
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么一个说法:“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意思是,羿从西王母那得到了不死之药,姮娥偷吃后奔向月亮。羿很失望,惋惜再也搞不到神药了,“嫦娥奔月”的传说遂流传开来。
嫦娥又称恒娥(姮娥),西汉初年,当朝皇帝是刘恒,此时的读书人,但凡写到“恒”字的时候,必须要避讳,不能够写成“恒”,只能够用一个别的字来代替。于是,写书的文人硬生生的造出个字来代替“恒”字。这个字就是“姮”,跟“恒”一样的发音。从汉代起,“恒娥”写成了“姮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予嫦娥保管。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寻妻不得,捶胸顿足,仰望月亮千呼万唤地呼唤嫦娥名字。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皎洁的月亮上,果然出现嫦娥的身影。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而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
后来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这个版本的传说流传至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