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的胃炎?

 我来答
m303245283
高能答主

2022-10-30 · 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9.1万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6631万
展开全部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类疾病,其组织学上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化生性萎缩,指胃固有腺体被肠化和假幽门化生腺体替代。第二种是非化生性萎缩,指胃黏膜层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和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者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的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主要是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黏膜的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和结节状等表现。除了胃镜表现之外,萎缩性胃炎的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活检,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诊断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常常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慢性炎症性刺激以及生活饮食不规律而导致。确诊萎缩性胃炎之后,需要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保护胃黏膜,并且需要定期复查,因为萎缩性胃炎有一定几率恶变。国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为17.7%,病理诊断为25.8‰。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2.2%左右,所以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外,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可导致胃黏膜萎缩,大约20%的50-74岁人群中,抗壁细胞抗体阳性,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胃癌低发区。
安木雨
2022-10-30 · 知道合伙人医疗服务行家
安木雨
知道合伙人医疗服务行家
采纳数:162 获赞数:1523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一枚,热爱生活。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肠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胃窦和胃体黏膜多处萎缩/化生性改变,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又称为B型萎缩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
在自身免疫基础上,发生的以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又称为A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即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前者使胃酸分泌减少或缺乏,后者使内因子缺乏,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
基于胃炎分布分类。
胃窦为主萎缩性胃炎
胃窦黏膜病变为主,胃酸分泌多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风险增加。
胃体为主萎缩性胃炎
由自身免疫病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同时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
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胃窦和胃体黏膜多处萎缩(化生性)改变,胃窦为主萎缩性胃炎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萎缩性全胃炎
胃体、胃窦萎缩程度相似,可能为多灶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