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样子吗?这个春节有哪些地方变得「不一样」了?
我记得,我记得。
我小时候,是在我姥姥家长大的,我也最喜欢在姥姥家过年,因为年味实在是太浓了。
大年初一扭一扭。一天不落,每件事都不落。
二十四那一天,全家动员,姥姥、姥爷、两个姨姨一起动手打扫屋子,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房屋比较多,差不多得用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十五磨豆腐,姥姥会带着姨姨到家附近的磨上去,把黄豆磨成豆腐,有时为了省事,也去买邻居做好的现成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这一天是最让人流哈喇子的,全村都弥漫着香气,有炖羊肉的,也有炖猪肉的……
二十七宰公鸡,姥爷早就好几天选好大公鸡,等到二十七这一天,就会把这只鸡从鸡窝里捉出来,嘴里念叨:哎呀,就你吧,对不住啦。
二十八发面,姥姥,姨姨会发两大盆面,等到二十九就开始蒸馒头,姥姥的手最巧,会蒸各种花样馒头,超级超级好看,好看的我都舍不得吃。
三十这一天最热闹,姨姨带着我几乎逛遍了整个村子,村子里有好几处敲锣打鼓的地方,咚咚呛咚咚锵,声音传老远……我也会跟着姥姥屁股后面,拜各路神仙,大晚上,村里会组织放路灯,全村老小都出来参与,别提多热闹了
不但有敲锣的,还有诵经的,记不太清念的什么了,但是觉得很好听……
我很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样子……
现在,老人们走了。这些讲究、仪式感都没了,过年就和过周末没区别。
一、买新衣服。
妈妈会从外地给我和弟弟买好过年穿的衣服,每人一套。但也只限于上衣+裤子,新鞋子新袜子什么的是没有的。
二、回奶奶家准备过年。
小时候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去外公家过年,妈妈说因为她是我爸爸的老婆我们许家的媳妇儿,所以过年的时候要在奶奶家过年,但是正月可以回外公家拜年。回到奶奶家之后,一般离过年就还只剩下两天了,这两天长辈们都在忙着杀鸡腌肉熏肉等,做好大年三十晚上要吃的大菜的准备工作。
三、杀猪
家族庞大富有的家里会专门杀一只好几百斤的猪,作为供奉祖先、菩萨的祭品。所以我小时候就看过好几次杀猪的全过程。一刀捅进猪的喉咙里,那个血啊,biubiubiu的流出来,会装满一个大桶。然后在一个超级大的木盆里倒满开水,把咽气的猪放进去泡澡,刮毛,开膛破肚,洗肠子等等,最后那只猪要放在室外倒挂两天,知道大年三十的早上。
四、祭祖、上坟
大年三十的早上,是要祭祖上坟的。按理说家族的女孩子是没有资格去的,但是谁让我最小呢,谁让我倔呢,谁不让我去我就说他们重男轻女并且要告诉所有人他们重男轻女虐待我,好吧,他们被我整怕了,不得不让我去。我很喜欢上坟的,可以听很多关于先祖们的故事,他们叫什么、做过什么,这个坟头有多久的历史了。虽然每年讲的都差不多,可我还是很喜欢听。
五、贴对联
小时候家里的对联都是爸爸写的,爸爸来不及写就大伯写。许家的男子很奇怪,除了我爸爸,其他人都没怎么读过书,但个个都写的一首好毛笔字,什么颜体柳体自创体都有。嗯,我不会写毛笔字。用他们的话说,贴对联是男人的事,女人们只需要熬制好米浆就行,以供贴对联用。我也是有参与的,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爸爸写好对联之前把就对联清理干净,挪出地方给新的对联。有一年的对联是在外面买的,很漂亮,鎏金字体,刺绣花边,很喜欢很喜欢,关键是还很新很完整。我问爸爸可不可以今年还是用这个对联,爸爸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过年就是要贴新对联的。好吧好吧,听你们的。
六、吃年夜饭
在吃年夜饭之前是一定要沐浴焚香穿新衣服的,这是规矩,也是风俗。然后掐准时间,大概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放鞭炮,上菜,摆碗筷,关门,吃饭。其乐融融也。吃饱后还不能下桌,要等长辈吃的差不多了,才可已下桌。可以下桌还不带表可以出去玩,放烟花。要等到席面撤走了,桌子擦干净了,零食果脯之类的摆上来了,长辈们给了红包之后才可以开门,这时候小人们可以出去嗨,大人们可以走门串巷了。
七、搓麻将。
这是在乡下大人们最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没有之一。当然,我当时是觉得超级无聊的一种活动,哪有放烟花好玩,哪有和别的姑娘比一比谁的新衣好看好玩,没有穿新衣服的小孩子是没有人愿意和他们玩的。当时不懂衣不如新,人不如旧的道理,后来懂了,也爱上了搓麻将。
八、看春节联欢晚会。
对我们家来说看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传统,记事开始家里人就会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有些上了年纪的大人撑不到最后一个节目就去睡了,而我,总会是要等到难忘今宵的音乐响起才会去睡觉。嗯,所以从小我就是个猫头精。是猫头精不是猫头鹰,猫头精是我母上大人对我的特殊称号。
九、拜年。
外公那里的风俗是正月初二才能去拜年的,因此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会去几个伯伯姑姑家拜年,谁让我爸爸最小呢,吃吃喝喝又一天,好开心好幸福。到了初二,终于可以去外公家了,还没进院子我就开始喊外公,外公外公,我们来了,外公那时候身体还很硬朗,总是小跑到大门口迎接我们,一见面什么话都不说就给个厚厚的红包,在外公家,女生是要比男生看的重一些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喜欢外公家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外公家吃饭是这样的,外公会把他喜欢吃的肉包子蒸好,我和我弟弟一人一盘,对,就是5、6个包子放在一个大盘里,然后老母鸡下的鸡蛋,我和我弟弟一人一盘。在外公家发生过一件不怎么令人开心的事情,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了些许,懂事了些许 ,人情冷暖也能感知一二。外婆是外公的续弦,拖儿带女的,也有自己的孙子孙女,与我们同龄,想吃一个我盘子里的肉包,我给了他一个之后,外公是不开心的,还呵斥了那个小孩,他伤心的走了我也伤心的吃完了一盘子的肉包。我 i对外公说,他也是我的好伙伴,以后可不可以跟他一起分享肉包,外公笑的很开心,连连点头说好好好,于是又给了我一个红包,过不了多久,外婆也偷偷塞给我一个红包。那时候大家一起吃饭嗑瓜子喝酒也是其乐泄泄的。
过年街坊四邻家家门口贴有春联、倒贴福字,邻居见面免不了双手作揖,道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们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八人加上哥哥姐姐孩子和朋友,一家子加起来有15人以上。
当时家里只有一张老式的八仙桌,能坐八人。刚开始全家十人,最小的只能坐在大人前面吃。小孩没有长性坐不住,扒拉几口就闹着要下地和邻居小孩玩去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无法再坐大人前面了,最小的两个弟弟每人坐在备用长凳(当时在上海叫“春凳”)上单独吃。
与现在的春节不同,小时候的春节年味很足。在春节时,最期待的就是初一早上了。一大早起床后,换上提前买的新衣服,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美滋滋的跟随着父母,来到奶奶爷爷家拜年,说上几句吉祥话,爷爷奶奶就会递给我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接着,和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吃饱后,就可以拿着父母发的几十块钱,跟随者小伙伴一起去街上玩。
内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追着父母要压岁钱的孩子了。现在的压岁钱,父母不会再以帮我保存的借口拿走,我可以自由支配。
可我发现,我再也找不到那些一起放炮竹的小伙伴了,走上街道,也再也听不到连续不断的炮竹声,安静的初一早晨,让我有种恍惚的感觉。
不论如何,春节都是一家团聚的重要日子,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一家子欢乐的氛围,是无法改变的。一家人健康快乐的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就是我最期待的春节欢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