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理论是谁提出的,有什么作用呢?

 我来答
齐通7m
2023-06-26 · TA获得超过93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942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27万
展开全部

PAC理论是一种交往分析的方法,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信息沟通的方法,是对个体及其所接触对象的行为分析方法。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伯恩在1964年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parent)、成人(adult)、儿童(child)构成,所以简称为PAC理论。


PAC理论将个体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这三者也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个部分。

PAC理论的技巧是学会分辨你的谈话是出自你的父母态、成人态、还是儿童态。哈瑞斯提出了分析沟通问题的 一些规则:

1、学会认识你的儿童态,它的脆弱、恐惧,以及表达这些情感的主要方式。

2、学会认识你的父母态,它的规矩、禁令、刻板的观念,以及表达这些命令的主要方式。

以上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儿童态和父母态保持敏感, 识别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沟通状态,理解他人也和你一样,会表现出惩罚性的父母态、任性的儿童态。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8-12-06 广告
1、 在超滤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质的变化,可以在常温下稳定运行。2、 设备结构精巧,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3、 超滤分离过程简单,设备自动化程度高。4、 能将不同的分子量物质进行分类处理。5、 对水质的适用性强,应用的范围广。游泳馆采用UF超...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