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3号登月后是世界第几个登上的?在什么地方发射(详细点)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人登月的就一个国家,是美国,有探月车登陆的就多了,中国是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苏联第一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俄语:Луних-1)绰号“梦想”,是苏联、也是人类发射成功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是苏联的第一个月球探测计划“月球计划”的第4颗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号”命名的探测器中的第一个成员。;
格林尼治时间2003年9月27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8日7时17分),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由阿丽亚娜-5型火箭搭载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升空。
日本的月亮女神比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升空的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提前了40天。
印度月船1号(Chandrayaan-1)“月船1号”于当地时间2008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国产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发射升空,发射地点位于距离印度南部城市钦奈90公里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全球已进行127次探月活动
.
。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月球的探测活动。据统计,自1958年至今,世界上共进行了127次月球探测活动。
苏联: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绕月探测的国家
探月初期,苏联领先于其他各国。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一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二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此后10多年里,苏联又先后发射22颗月球探测卫星,其中一些到达了月球并进行拍摄、测量、采样和实地考察,揭示了月球的真实面貌。此外,苏联还发射了其他型号的月球探测器,如,1968年9月,首次实现无人飞船绕月球飞行并成功返回地球。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76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64个探测器。为了实现登月计划,苏联设计了N1巨型火箭,共试射了4次,都以失败收场。在美国成功登月后,苏联的登月计划于1976年取消。
美国:将人类脚印留在月球上
在美国的探月史上,“阿波罗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一计划出师不利。1967年1月,美国的“阿波罗1号”发射失败,3名宇航员遇难。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这也是人类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美国之后又多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探测。
由于财政预算紧缩等原因,“阿波罗计划”之后的近30年间,美国的探月步伐大大放缓。1986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美国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和“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日后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欧洲:希望在月球建立“诺亚方舟”
在对月球的科学探索上,欧洲曾一度领先世界。1609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利用自制望远镜首次观测到月面上星罗棋布的斑点,并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特征图。1647年,德国人海威留斯出版了首部有关月球题材的科学专著《月图》,并运用地球的地理名词为月面特征命名。1964年,欧洲七国成立了欧洲太空火箭开发组织和欧洲太空研究组织。
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17国组成的欧空局开始探月研究。2003年9月27日,欧空局将“智能”1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完成了多项探测任务。
欧空局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弗英曾表示,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诺亚方舟”,将地球物种的基因存储起来,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
日本:世界上第三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1990年1月,日本成功向月球轨道发射了“飞天号”科学卫星。但这一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失灵,最终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
1991年,日本又启动了月球A计划,主要目标是在1995年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统筹安排,同时又太过急于求成,这一计划最终中止。
2007年9月14日,日本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在完成了调查任务后撞向月球表面,完成最终使命。发射“月亮女神”也是日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月球探测的开端。
作为月亮女神的后续卫星,日本预计于2015年、2025年分别发射“月亮女神2号”、“月亮女神3号”。
印度:探月道路历经波折
印度于2008年10月22日发射了第一颗绕月飞行器“月船1号”。
印度原定在2011年向月球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并使一个登月机器人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由于种种原因,“月船2号”被迫推迟至2013年发射,之后又推迟至2014年发射。
中国:起步晚,起点高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根据规划,嫦娥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原则进行。
2007年10月24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
2010年10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2013年12月2日,中国将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开展多项科学试验。
中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通过利用已有的人类月球探测成果,优化探测目标,优化技术实施途径,形成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月球探测活动之路
苏联第一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俄语:Луних-1)绰号“梦想”,是苏联、也是人类发射成功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是苏联的第一个月球探测计划“月球计划”的第4颗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号”命名的探测器中的第一个成员。;
格林尼治时间2003年9月27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8日7时17分),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由阿丽亚娜-5型火箭搭载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升空。
日本的月亮女神比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升空的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提前了40天。
印度月船1号(Chandrayaan-1)“月船1号”于当地时间2008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国产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发射升空,发射地点位于距离印度南部城市钦奈90公里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全球已进行127次探月活动
.
。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月球的探测活动。据统计,自1958年至今,世界上共进行了127次月球探测活动。
苏联: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绕月探测的国家
探月初期,苏联领先于其他各国。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一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二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此后10多年里,苏联又先后发射22颗月球探测卫星,其中一些到达了月球并进行拍摄、测量、采样和实地考察,揭示了月球的真实面貌。此外,苏联还发射了其他型号的月球探测器,如,1968年9月,首次实现无人飞船绕月球飞行并成功返回地球。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76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64个探测器。为了实现登月计划,苏联设计了N1巨型火箭,共试射了4次,都以失败收场。在美国成功登月后,苏联的登月计划于1976年取消。
美国:将人类脚印留在月球上
在美国的探月史上,“阿波罗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一计划出师不利。1967年1月,美国的“阿波罗1号”发射失败,3名宇航员遇难。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这也是人类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美国之后又多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探测。
由于财政预算紧缩等原因,“阿波罗计划”之后的近30年间,美国的探月步伐大大放缓。1986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美国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和“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日后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欧洲:希望在月球建立“诺亚方舟”
在对月球的科学探索上,欧洲曾一度领先世界。1609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利用自制望远镜首次观测到月面上星罗棋布的斑点,并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特征图。1647年,德国人海威留斯出版了首部有关月球题材的科学专著《月图》,并运用地球的地理名词为月面特征命名。1964年,欧洲七国成立了欧洲太空火箭开发组织和欧洲太空研究组织。
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17国组成的欧空局开始探月研究。2003年9月27日,欧空局将“智能”1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完成了多项探测任务。
欧空局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弗英曾表示,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诺亚方舟”,将地球物种的基因存储起来,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
日本:世界上第三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1990年1月,日本成功向月球轨道发射了“飞天号”科学卫星。但这一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失灵,最终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
1991年,日本又启动了月球A计划,主要目标是在1995年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统筹安排,同时又太过急于求成,这一计划最终中止。
2007年9月14日,日本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在完成了调查任务后撞向月球表面,完成最终使命。发射“月亮女神”也是日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月球探测的开端。
作为月亮女神的后续卫星,日本预计于2015年、2025年分别发射“月亮女神2号”、“月亮女神3号”。
印度:探月道路历经波折
印度于2008年10月22日发射了第一颗绕月飞行器“月船1号”。
印度原定在2011年向月球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并使一个登月机器人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由于种种原因,“月船2号”被迫推迟至2013年发射,之后又推迟至2014年发射。
中国:起步晚,起点高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根据规划,嫦娥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原则进行。
2007年10月24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
2010年10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2013年12月2日,中国将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开展多项科学试验。
中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通过利用已有的人类月球探测成果,优化探测目标,优化技术实施途径,形成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月球探测活动之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