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是什么意思
攸的意思:此字本义为击打,《说文》认为本义为流水,并由此引申指居处,处所。又用作句中语气词。还可作连词,相当于乃,于是。
会意字。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作手持直棒、带杈棒或带柄锤击人状(字形1、2),为击打意。到西周时,发生三种变化:一种是人与攴之间衍出一竖笔(字形4),代表着主流方向;一种是人与攴之间衍生出三点、两点或一点水(字形5)。
一种是人的竖笔上衍生三横(字形7)。战国时,第一种变化消失,人与攴之间的竖笔不见。第二种变化仍然保持,但与前代不同。人与攴之间有一点的消失,有两点的保存,有三点的变成水字,作从攴从水,人旁不见(字形11)。
《说文》在整理小篆时,恢复了人与攴间衍一竖笔者,以为正体(字形15);保存了从攴从水者。隶变后楷书分别作𣲏与攸,今通用攸,少用𣲏。《说文》本义为“行水”,即流水,引申指居处,处所。
《诗·大雅·韩奕》:“为韩姞相攸。”又用作句中语气词。《书·洪范》:“四曰攸好德。”甲骨文用作地名,亦用作方国名。还通“修”,指休养,强德;通“脩”,意为肉干。
说文解字注:行水也。
戴侗曰:唐本作水行攸攸也。其中从水。按当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顺其性,则安流攸攸而入於海。衞风传浟浟,流皃是也。作浟者,俗变也。《左传》说火曰:郁攸从之,蒙葺公屋。火之行如水之行,故曰郁攸。
《大雅》曰:为韩姞相攸。《释言》:攸,所也。水之安行为攸,故凡可安为攸。又借为蔟字。𨔟,气行皃。水行之攸,气行之𨔟皆主和缓,故或用攸,或用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