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谁而学”作文
2014-04-1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今天许多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都在讲,你要对自己负责,学习不是你自己的事吗?学习成绩好,将来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一个滋润、稳当的小日子。其实认真想一想这样的说法,就会发现,这样的学习目的,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其实并不是。你的学习、你的刻苦与努力,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个好日子,你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学。
那么,等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呢?还有学习的动力吗?还有要学的内容吗?常人中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有多么优越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你都有必须面对的问题和矛盾,你都会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痛苦,那么,我们的学习与念这本难念的经有联系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是怎么样的吧。明清以后,有一本几乎是每个士子都必读的书,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的《四书集注》,这是四部著作的合集,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大学章句序》中,朱熹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说:小孩到了八岁,从王公大臣之子,到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要进到学校里上小学,学习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日常生活内容和基本礼节。此外,还要学习礼仪音乐、射箭御车、文字术数等等。到了十五岁,学习成绩好的,就进到大学中学习,这时,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学习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修炼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底蕴的人,然后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诸侯国与诸侯国以及君臣百姓的关系,治理国家。
那个时代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基本是从那里继承而来。五、六千年的历史,多么悠久啊!
《大学》是孔门弟子曾子所作,其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学习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读作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所要走的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祛除后天的观念和欲望,让自己与先天的、最初产生自己的清明道德相通,在这条路上,每一天的自己都与昨天不同,每天都在进步、更新,直到达到把握包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最深层的道德和规律的境界,也就是万事万物最开端的事理当然的至善极至。
这就是古人的学习目的。他们不是在向外学,而是在向内找,跟我们今天正好相反。大家可以想一想,向外学和向内找有什么区别?大家今天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对你们的日常生活、思考问题、接人处世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区别。现代很多人认为古人愚昧,不懂科学,其实古人所掌握的科学比现在的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古人通过静坐冥想的直觉思维所达到的境界,我们现代的量子物理学、量子生物学和宇宙全息统一论才刚刚能触及到。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另一个话题中再说。
我仅举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宇宙”这个词大家一定很熟悉,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解释就是“古往今来为宇,四方上下为宙”,宇为时间,宙为空间。我们生活的宇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交错在一起的四维时空概念,而现代科学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认识到时空是四维的,我们则古已有之。不要轻易的否定我们的祖先,他们所掌握的智慧是我们今天的人类难以企及的,我们以后会慢慢的谈到。
探究事物之理的路并不远,孔子说“道不远人”。其实,学习之路更多的不在书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是怎么走的呢?儒家指出了一条道,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通透一点,就是要摆正自己与家、国、天下的关系,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网络,也可以说是一个递升的阶梯,每一个大的网络都以前面较小的网络为基础,处于网络中心的就是自己,所以修身是最为基本的。
首先要摆的第一对关系就是与父母兄弟的关系,于是便有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孝悌之理,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就是要“齐家”。过去的家是大家庭,有的甚至是四世、五世同堂,兄弟姊妹众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和家里的田地经营、收入、支出都要操心,还有亲戚邻里的关系往来,社会上的事务,还要摆好与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关系,按时斋戒祭祀等等,要想在家里能够一碗水端平,使家在各种利益分配中达到“平齐”的状态,必须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私心、欲望和激烈的感情,遇到矛盾要内省,就象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要诚心正意,要与人为善,要注重道德的积累,知错必改,决不姑息,这样才能使一个家庭和谐运转。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敬爱、对兄长都不知恭敬、对子女都不知抚育的人,会是一个有道德、有操守、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
春秋时有个霸主叫齐桓公,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有个宠幸的臣子叫易牙,善于烹调,为了取媚于他,将自己的儿子蒸熟给他吃。他觉的易牙对自己很是不错,为了自己连儿子都可以献出来。他还有个臣子叫管仲,辅佐他建立了霸业。管仲临死时,齐桓公问管仲易牙可不可以为相。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儿子都可以蒸而食之的人,其悖于人情、残忍、自私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在面对重大的选择时,怎么会将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呢?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果然,由于易牙与桓公的几位公子和佞臣争权夺利,桓公被活活饿死于宫中,尸身腐烂,却无人收殓。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使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每个人都快乐的做着自己,既依赖于他而他又不必事必躬亲,这个人所处的位置必定要超越于自己在家庭的位置乃至在思想上将自己置于家庭之外。惟其如此,才能够既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能将每个成员装在心中,满足他们的愿望,包容他们的所为,影响他们的思想,而且能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去做。如果不摒弃私心,如果没有真诚、善意和宽容,没有取中、不偏执的作为,是根本做不到的。修身的快乐首先在家里实现了,而且,还不是独乐,是与家同乐。
有了齐家的经验,扩而大之,就可以使一个国家,实现“治”了。这个治在这里不是动词“治理”的意思,而是“治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家能一碗水端平,在国家也能一碗水端平了。那就是将对父母的孝推及至对国君的忠,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自古就是相连的,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将对亲人的慈悌恭敬之心推至同僚和上下级之间,这时,要摆的关系虽然从表面上看更多了,有君臣关系、同僚关系、名利关系,还有与百姓和邻国的关系,但实质上,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自己,仍然是遇到矛盾看自己,解决矛盾不是从对方入手,看对方的不足,而是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心态是不是合乎于道德的真与善,所以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己心度人心,不给别人带来不善的影响,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启迪对方的善念,打开对方的思维,所以传统文化讲“诚敬”、讲“温柔敦厚”,讲“教而化之”,那是站在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对方如何接受的角度讲的,这是解决人与人、人与事关系的最佳途径。
大家都是诚恳善意的对待别人和不同的观点意见,在执政的过程中,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但是却不是为了产生矛盾,也不会激化矛盾,各部门各执其权、各掌其事,相互沟通,相互弥补,横向、纵向政令都是自然、畅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所能的思考着,选择着,工作着,政治环境清明、和谐,这不就达到“平治”了吗?这就叫“垂拱而治”。一个真正能将国家治理好的人,不是自己忙的脚后跟直打后脑勺,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而是从问题中跳出来,看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社会问题的种种复杂表现,无不源自于人的善恶本性,所以圣哲之君都会把自己道德境界的提高作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自己的道德境界越高,对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把握的越清晰、透彻,各种关系理的越顺,管理起来才能游刃有余,轻松自如。
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无为而治”,就可以知道无为并不是无所做为,而是象庖丁解牛一样,不直接针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去运刀直剁,而是避开矛盾,循其整体的结构,在该下手的地方下手,该小心的地方小心,尽物之性,最后反而使所有的矛盾都迎刃而解。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真能达到这一点,这个人也就超越了国家的局限,因为他已经“目中有全牛”了嘛,整个国家制度、机构、运行方式、各级官吏、各个阶层,如何运作,如何达到目标等等已尽在眼底,所以他很自然的就向着包容整个天下的更高规律和境界升华了。
在这个境界中,他要摆的关系更加庞杂,他要使整个天下的万物都无不适性,无不自在。这个境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称之为“天”、“神”或“道”的境界,而其人则被称为“圣人”,圣人履天道而行之。孔子曾感慨的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包有万物,化生群品,无处不在,却又难知难识。“道”所要摆的就是天下万物的关系,人不再是中心的位置。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人的私心越大,他所包容的越小,而人的私心越小,他所包容的越大,完全没有了私心,他就与万物同化、与天地同在了,这也就是一个人的修炼过程和境界升华的过程。在“家”中,不能把个人和自己的利益摆在中心,而是要把自己摆在家之上,心中能盛进所有的家庭成员才能使家达到“齐平”;在“国”中,不能把家和自家的利益摆在中心,而要使自己的位置超越于国,要把各个阶层、所有百姓都放在心中,才能使国“治平”。执掌权力而为个人捞取利益,家“平”不了;身执国命而使社会利益向自家倾斜,国“治”不了。
那么,到了天下的境界,如果利益向人类自身倾斜,万物就会被人类无穷无尽的贪婪索求,弄的凋零不堪,难承重负,天下就“平”不了。所以在西周时,人们就已经知道人类的生产、繁衍要与自然环境的承付能力相适应,不能放纵人的欲望,为所欲为。所以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不仅是人与人之和,也是人与自然、与宇宙之和,那是多么洪大的境界啊!
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叹美尧为君主,能够按照天道规律来治理万民和万物,人们无法称颂他的功绩,因为他的功绩无所不在,无物不被,却没有象大禹治水那样可以说的出、看的见的具体的贡献,这就是“圣人无功”,而他却成就了万物与人类,使人类与万物不相侵夺,和平相处,各顺其性,整个世界多姿多彩,充满了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一个人的学习如果是为了名利,那么功成名就之后,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学习动力了,因为他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剩下的不过是维持现状而已。他会很满足的陶醉在别人的羡慕和自己的享受之中。只是还有许多矛盾存在,他并没有获得心灵的安宁与祥和。可是,他却不继续前行了。孔子、荀子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是为别人而学,是半途而废。这个别人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外在的事物。但如果是为了自己而学,那就学无止境了。
孔子给他的弟子讲了他一生的学习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是讲:我从十五岁有志于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自己的信仰和要走的道路,并且经过了各种关系的考验,能够立的住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我把事物的彼此关系和怎样能最好的解决这些关系,看的透彻而没有迷惑了;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我看到了天道规律是怎样运转的,它在人类社会和万物中的体现是怎样的;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我不再执著于自己对世界的体认和对天道规律的把握,而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过程和特点,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体会,因此听到任何人的见解和观点,我都觉得顺耳了;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我已经与道溶为一体,所思所行无不在道中了。这才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从种种复杂的关系中跳出来,折射的是能够整体看待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乃至一个宇宙的博大胸怀,这也就是古人一再述说的不断升华的道德境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了纯正的对神、对天道的信仰的文化,也是一个能够通过修炼自身、最终达到神的境界的修炼文化。
看了这篇文章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你的学习是为谁而学、学什么清晰了吗?心胸越广,承载越多,你的意志才能坚强;目标高远,你才能避免急功近利,而走的更加稳健。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业,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是说,做到宰相这个位置上,要有容纳百川的心胸度量,能知人,容人。说句笑话,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心胸和见识,把你搁到那个位置上,你可能干不了多久就会自动申请离职,硬撑下去,可别气出个好歹来,那多得不偿失啊。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那么,等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呢?还有学习的动力吗?还有要学的内容吗?常人中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有多么优越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你都有必须面对的问题和矛盾,你都会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痛苦,那么,我们的学习与念这本难念的经有联系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是怎么样的吧。明清以后,有一本几乎是每个士子都必读的书,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的《四书集注》,这是四部著作的合集,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大学章句序》中,朱熹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说:小孩到了八岁,从王公大臣之子,到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要进到学校里上小学,学习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日常生活内容和基本礼节。此外,还要学习礼仪音乐、射箭御车、文字术数等等。到了十五岁,学习成绩好的,就进到大学中学习,这时,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学习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修炼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底蕴的人,然后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诸侯国与诸侯国以及君臣百姓的关系,治理国家。
那个时代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基本是从那里继承而来。五、六千年的历史,多么悠久啊!
《大学》是孔门弟子曾子所作,其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学习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读作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所要走的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祛除后天的观念和欲望,让自己与先天的、最初产生自己的清明道德相通,在这条路上,每一天的自己都与昨天不同,每天都在进步、更新,直到达到把握包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最深层的道德和规律的境界,也就是万事万物最开端的事理当然的至善极至。
这就是古人的学习目的。他们不是在向外学,而是在向内找,跟我们今天正好相反。大家可以想一想,向外学和向内找有什么区别?大家今天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对你们的日常生活、思考问题、接人处世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区别。现代很多人认为古人愚昧,不懂科学,其实古人所掌握的科学比现在的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古人通过静坐冥想的直觉思维所达到的境界,我们现代的量子物理学、量子生物学和宇宙全息统一论才刚刚能触及到。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另一个话题中再说。
我仅举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宇宙”这个词大家一定很熟悉,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解释就是“古往今来为宇,四方上下为宙”,宇为时间,宙为空间。我们生活的宇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交错在一起的四维时空概念,而现代科学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认识到时空是四维的,我们则古已有之。不要轻易的否定我们的祖先,他们所掌握的智慧是我们今天的人类难以企及的,我们以后会慢慢的谈到。
探究事物之理的路并不远,孔子说“道不远人”。其实,学习之路更多的不在书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是怎么走的呢?儒家指出了一条道,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通透一点,就是要摆正自己与家、国、天下的关系,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网络,也可以说是一个递升的阶梯,每一个大的网络都以前面较小的网络为基础,处于网络中心的就是自己,所以修身是最为基本的。
首先要摆的第一对关系就是与父母兄弟的关系,于是便有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孝悌之理,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就是要“齐家”。过去的家是大家庭,有的甚至是四世、五世同堂,兄弟姊妹众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和家里的田地经营、收入、支出都要操心,还有亲戚邻里的关系往来,社会上的事务,还要摆好与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关系,按时斋戒祭祀等等,要想在家里能够一碗水端平,使家在各种利益分配中达到“平齐”的状态,必须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私心、欲望和激烈的感情,遇到矛盾要内省,就象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要诚心正意,要与人为善,要注重道德的积累,知错必改,决不姑息,这样才能使一个家庭和谐运转。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敬爱、对兄长都不知恭敬、对子女都不知抚育的人,会是一个有道德、有操守、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
春秋时有个霸主叫齐桓公,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有个宠幸的臣子叫易牙,善于烹调,为了取媚于他,将自己的儿子蒸熟给他吃。他觉的易牙对自己很是不错,为了自己连儿子都可以献出来。他还有个臣子叫管仲,辅佐他建立了霸业。管仲临死时,齐桓公问管仲易牙可不可以为相。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儿子都可以蒸而食之的人,其悖于人情、残忍、自私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在面对重大的选择时,怎么会将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呢?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果然,由于易牙与桓公的几位公子和佞臣争权夺利,桓公被活活饿死于宫中,尸身腐烂,却无人收殓。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使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每个人都快乐的做着自己,既依赖于他而他又不必事必躬亲,这个人所处的位置必定要超越于自己在家庭的位置乃至在思想上将自己置于家庭之外。惟其如此,才能够既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能将每个成员装在心中,满足他们的愿望,包容他们的所为,影响他们的思想,而且能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去做。如果不摒弃私心,如果没有真诚、善意和宽容,没有取中、不偏执的作为,是根本做不到的。修身的快乐首先在家里实现了,而且,还不是独乐,是与家同乐。
有了齐家的经验,扩而大之,就可以使一个国家,实现“治”了。这个治在这里不是动词“治理”的意思,而是“治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家能一碗水端平,在国家也能一碗水端平了。那就是将对父母的孝推及至对国君的忠,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自古就是相连的,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将对亲人的慈悌恭敬之心推至同僚和上下级之间,这时,要摆的关系虽然从表面上看更多了,有君臣关系、同僚关系、名利关系,还有与百姓和邻国的关系,但实质上,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自己,仍然是遇到矛盾看自己,解决矛盾不是从对方入手,看对方的不足,而是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心态是不是合乎于道德的真与善,所以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己心度人心,不给别人带来不善的影响,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启迪对方的善念,打开对方的思维,所以传统文化讲“诚敬”、讲“温柔敦厚”,讲“教而化之”,那是站在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对方如何接受的角度讲的,这是解决人与人、人与事关系的最佳途径。
大家都是诚恳善意的对待别人和不同的观点意见,在执政的过程中,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但是却不是为了产生矛盾,也不会激化矛盾,各部门各执其权、各掌其事,相互沟通,相互弥补,横向、纵向政令都是自然、畅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所能的思考着,选择着,工作着,政治环境清明、和谐,这不就达到“平治”了吗?这就叫“垂拱而治”。一个真正能将国家治理好的人,不是自己忙的脚后跟直打后脑勺,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而是从问题中跳出来,看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社会问题的种种复杂表现,无不源自于人的善恶本性,所以圣哲之君都会把自己道德境界的提高作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自己的道德境界越高,对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把握的越清晰、透彻,各种关系理的越顺,管理起来才能游刃有余,轻松自如。
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无为而治”,就可以知道无为并不是无所做为,而是象庖丁解牛一样,不直接针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去运刀直剁,而是避开矛盾,循其整体的结构,在该下手的地方下手,该小心的地方小心,尽物之性,最后反而使所有的矛盾都迎刃而解。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真能达到这一点,这个人也就超越了国家的局限,因为他已经“目中有全牛”了嘛,整个国家制度、机构、运行方式、各级官吏、各个阶层,如何运作,如何达到目标等等已尽在眼底,所以他很自然的就向着包容整个天下的更高规律和境界升华了。
在这个境界中,他要摆的关系更加庞杂,他要使整个天下的万物都无不适性,无不自在。这个境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称之为“天”、“神”或“道”的境界,而其人则被称为“圣人”,圣人履天道而行之。孔子曾感慨的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包有万物,化生群品,无处不在,却又难知难识。“道”所要摆的就是天下万物的关系,人不再是中心的位置。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人的私心越大,他所包容的越小,而人的私心越小,他所包容的越大,完全没有了私心,他就与万物同化、与天地同在了,这也就是一个人的修炼过程和境界升华的过程。在“家”中,不能把个人和自己的利益摆在中心,而是要把自己摆在家之上,心中能盛进所有的家庭成员才能使家达到“齐平”;在“国”中,不能把家和自家的利益摆在中心,而要使自己的位置超越于国,要把各个阶层、所有百姓都放在心中,才能使国“治平”。执掌权力而为个人捞取利益,家“平”不了;身执国命而使社会利益向自家倾斜,国“治”不了。
那么,到了天下的境界,如果利益向人类自身倾斜,万物就会被人类无穷无尽的贪婪索求,弄的凋零不堪,难承重负,天下就“平”不了。所以在西周时,人们就已经知道人类的生产、繁衍要与自然环境的承付能力相适应,不能放纵人的欲望,为所欲为。所以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不仅是人与人之和,也是人与自然、与宇宙之和,那是多么洪大的境界啊!
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叹美尧为君主,能够按照天道规律来治理万民和万物,人们无法称颂他的功绩,因为他的功绩无所不在,无物不被,却没有象大禹治水那样可以说的出、看的见的具体的贡献,这就是“圣人无功”,而他却成就了万物与人类,使人类与万物不相侵夺,和平相处,各顺其性,整个世界多姿多彩,充满了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一个人的学习如果是为了名利,那么功成名就之后,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学习动力了,因为他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剩下的不过是维持现状而已。他会很满足的陶醉在别人的羡慕和自己的享受之中。只是还有许多矛盾存在,他并没有获得心灵的安宁与祥和。可是,他却不继续前行了。孔子、荀子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是为别人而学,是半途而废。这个别人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外在的事物。但如果是为了自己而学,那就学无止境了。
孔子给他的弟子讲了他一生的学习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是讲:我从十五岁有志于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自己的信仰和要走的道路,并且经过了各种关系的考验,能够立的住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我把事物的彼此关系和怎样能最好的解决这些关系,看的透彻而没有迷惑了;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我看到了天道规律是怎样运转的,它在人类社会和万物中的体现是怎样的;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我不再执著于自己对世界的体认和对天道规律的把握,而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过程和特点,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体会,因此听到任何人的见解和观点,我都觉得顺耳了;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我已经与道溶为一体,所思所行无不在道中了。这才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从种种复杂的关系中跳出来,折射的是能够整体看待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乃至一个宇宙的博大胸怀,这也就是古人一再述说的不断升华的道德境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了纯正的对神、对天道的信仰的文化,也是一个能够通过修炼自身、最终达到神的境界的修炼文化。
看了这篇文章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你的学习是为谁而学、学什么清晰了吗?心胸越广,承载越多,你的意志才能坚强;目标高远,你才能避免急功近利,而走的更加稳健。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业,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是说,做到宰相这个位置上,要有容纳百川的心胸度量,能知人,容人。说句笑话,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心胸和见识,把你搁到那个位置上,你可能干不了多久就会自动申请离职,硬撑下去,可别气出个好歹来,那多得不偿失啊。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