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有几个子女?各自什么结局?如题 谢谢了

 我来答
肥肥亲大胆271
2014-04-30 · TA获得超过18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唐太宗李世民长子。生于承乾殿,所以取 名“承乾”。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封为恒山王。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因其聪敏,太宗特别喜爱。贞观九年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间,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非常好,大臣们有口皆碑。 史书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从此以后,凡是太宗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后因李承乾有足疾,太宗对四子李泰又过分宠爱,而使李泰萌生了夺东宫之心。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于是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了自保计划,但还未实行就被纥干承基告发。事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现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两年后死在那里。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 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唐玄宗赠其王号和谥号,于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 [2] ,是当时的 书画鉴赏家,曾主编《括地志》,另著有《濮王泰集》二十卷。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为太宗偏爱,特许 “不之官”。因为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又特令在他的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因为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进谏阻扰。后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 [3] ,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后进封濮王。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 李治(628年-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年—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后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1] 长乐公主(公元621年 - 643年)李丽质。唐太宗嫡长女,母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李丽质性格 聪明开朗,为人仁爱,以美闻名又擅长书画,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贞观七年( 公元633年),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前,给长乐公主办嫁妆的时候,李世民下令:照妹妹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嫁妆规格翻倍。因魏征以汉明帝分封皇子,只半数于先帝子的先例进谏而作罢。长孙皇后因此特地赐四十匹帛、四十万钱给魏征以示嘉奖。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长孙冲。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宗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诸臣进谏无效后,长孙无忌上表固让,并让儿媳长乐公主固请于太宗,太宗诏停世封刺史。 长乐公主遗传了父母的气疾,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因气疾而病死,享年二十三岁,陪葬昭陵。太宗痛惜女儿青年病亡,多次痛哭后仍然感到哀思难以抑制,悲伤不能自已 豫章公主(约621年—约642年),下嫔所生,长孙皇后养女。下嫁唐善识(《新唐书》作唐义识误,他是唐俭的儿子)。 贞观十五年(641年)豫章公主为“求自身及子平安”,曾出资建造了龙门石窟南壁两小龛。《魏郑公谏录》记载豫章公主死后太宗久著素服,经魏征劝说,李世民这才改穿常服 城阳公主 ,唐朝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女,唐高宗同母妹妹,太平公主姑母兼婆母。 初嫁杜如晦之子杜荷,贞观十八年,杜荷卷入皇太子李承乾案被处决。城阳公主改嫁薛瓘。麟德初年,因为城阳公主牵涉到巫蛊案件中,时任左奉宸卫将军的薛瓘被贬为房州刺史,城阳公主随同丈夫一起离开长安赴任。咸亨中,城阳公主夫妇死于房州,双柩还京师。 城阳公主长子薛顗,封河东县侯、济州刺史,后因响应琅邪王李冲起兵被杀。次子薛绍,娶太平公主,也因李冲一事杖责一百,饿死狱中。 晋阳公主(633年─644年),字明达,幼字兕子,母长孙皇后。晋阳公主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 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而晋阳也的确值得唐太宗喜欢,她性情内敛有急智。唐太宗怒斥臣下时,公主总能抓住时机为他们辩解,故亦赢得臣下的赞美和喜爱。仔细研究晋阳公主的劝谏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其与长孙后生前的迂回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难能可贵的是,晋阳公主利用父亲的“殊宠”保护臣下的时候,至多只有十二岁。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晋阳还小,不能理解母亲的死,没有什么反应,长到五岁,再经过母亲生活过的地方,则悲不自胜。长孙皇后去世时,她与唐太宗所生的子女中,只有时封晋王的李治和晋阳最小(史书记载有矛盾,新城公主传称新城最小),所以唐太宗亲自抚养他们,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唯一一位公主 [2] 。李治每次出宫去,晋阳都要一直送到虔化门,流泪而别。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治十五岁,这在当时已经是男子的成人之年了。所以,七月三日,唐太宗下令让李治穿朝服上朝,列于朝臣之中。得知这个消息,晋阳哭着说:“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站班,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吗?”说完,哭得哽噎不能控制。唐太宗听后,也为之跟着流泪。 [3] 唐太宗自己善飞白书,公主常年跟在父亲身边,久而久之,她能写一笔跟唐太宗一模一样的飞白字,下人无法 分辨真假。但是,这位可爱的小公主可能遗传了父母双方的疾病,身体很不好,当初唐太宗给她取小名为兕子,就是因为“兕”是一种独角母犀牛,凶猛壮硕,唐太宗是希望晋阳长得像兕一样健康,能抵挡一切不测和疾病。可惜这个小名,并没能赋予她健康的身体,在十二岁的时候,晋阳不幸病逝了。晋阳死后,唐太宗万分悲痛,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 新城长公主,唐太宗女,初封衡山公主,贞观八年(634年)—龙朔三 年(663年)。生母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 ),为太宗嫡出子女中最幼者,同时也是太宗最幼女(二十一女)。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同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贞观十七年(643年),婚事取消。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二月六日下嫁长孙诠(也作铨),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礼中断。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婚礼完成。显庆四年(659年),长孙诠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杀,新城改嫁韦正矩(也作政举)。龙朔三年三月,病逝于长安县通轨坊南园,时年三十,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 [2]
洋仔兄猎6
推荐于2016-10-22 · 超过5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51.7万
展开全部
李承乾,母亲是李世民的正室夫人长孙皇后。武德二年(619年)生于承乾殿,故取名“李承乾”。八岁被立为太子,半辈子娇宠。 贞观十七年(643年)因谋逆被贬为庶人,两年后在贬州病死,那年刚刚虚岁二十七。 后被迁葬于昭陵,墓志铭仅仅几十个字,还不及一员朝廷大臣的墓志字多。 李泰,〔唐〕(618―652)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少善属文,武德三年(620)封家都王,贞观二年(628)改封越王,徙封魏王。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泰撰括地志,诏令付秘阁。贞观二十一年(647)进封濮王。卒年三十五。工书法。《唐书本传》、《书断》 李治,628年生,683年逝世,陇西成纪(今属甘肃)人。唐高宗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公元650~683年在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