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间艺术有哪些?
1、黄金漆画俗称“溜金画”,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油彩画,在唐代传入了闽南地区,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与创新,逐渐变成了一门具有闽南特色的装饰艺术。
2、漆线雕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
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漆线雕是福建泉州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精品。
3、福州脱胎漆器髹(xiu)饰技艺,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中国工艺美术三宝”。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十分特殊的制作工艺,在继承几千年中国株漆技艺的基础上创立的,采用布坯或木坯,经上灰、打磨、操饰、黑推光、色推光等工序后,再用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台花嵌螺钿等技法加以装饰,最终制作完成。
4、漆篮是福建省传统竹漆工艺品,产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仙夹乡,原材料是竹子,将竹子或切片或切统一细条,片可做柄,细条用来编织篮子。用髹也就是生漆漆篮,绘以图画、描金、堆雕等,因而特别贵 。工艺相当繁复。
5、漆箸,俗称漆皮筷子。筷子上融入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在中国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直到2007年,福州漆箸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泉州木偶
造型优美,彩绘生动,性格鲜明,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地方色彩。木偶头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师的制品为极品,其遗作280多种,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管。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作“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二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
2、德化陶瓷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釉色温润如玉,白度和透光性都非常好。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别忘了逛最有陶瓷风味德化陶瓷街,鉴赏各商家的品牌产品。
3、福州软木画
是福州三宝之一,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福州第一副软木画是民国初年由陈春润创制的。把这种质地轻松、富有弹性且纹理细润的软木切削成薄片,运用我国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精雕巧镂,粘结成形态各异的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设、旅游纪念品,是馈赠的佳品。
4、福州牛角梳
福州“三宝”之一。采用中国南方水牛角为原料。全手工打磨,造型美观,经久耐用,手感温润如玉,厚实,不起静电。好的牛角梳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头发,有很好的护发效果。
5、马蔺草编
马蔺草俗称台湾草,原产于台湾,与东北乌拉草、南美巴拿马草并称“世界三大宝草”。福州市著名特产,由形状呈三角、细长而柔软的马蔺草编织而成。品种有床席、沙发席、草帽、手提包、遮阳笠等,具有细致、光洁、坚韧耐用、散热性强等特点。
福建民间艺术有:风筝,舞狮子,木偶。
分类: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可以有多种角度的分类方法,按照材质来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制作的。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剪刻类、塑作类、织绣类、编织类、绘画类、雕镌类、扎糊类、表演类、装饰陈设类等。也有学者按照造型来分类,但是这几种分类都比较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出民间工艺美术极为丰富的内容种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雕镌艺术:
雕与镌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介质上面进行的刻画方式,雕镌类指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作品,如我们常见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还有与塑形结合的雕塑艺术品等。雕和镌往往都是在硬质界面和半干状态的固态界面上进行的。
而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进行,这是雕镌和塑作不同之处。我们熟悉的这类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笔筒、玉石首饰和摆设、金属首饰、芜湖铁画、在砖上雕刻的砖雕、石雕作品等。雕镌类作品创作中常使用刀子、凿子、钻子及一些辅助性工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民间艺术
2013-11-19
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