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哪一本最好看?
个人认为最好看的是《半生缘》。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张爱玲集大成的一部小说,她的所有才华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示。
《半生缘》又名《十八春》,《十八春》原本的结尾是符合大众想象的喜剧,后来,晚年的张爱玲不满意自己的这部作品,将其删减并改名《半生缘》。《半生缘》的结局是现实主义的悲剧,爱情的弥足珍贵和现实的无可奈何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
《半生缘》中的人都没有错,他们真诚的爱过,也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及时止损,但在光阴的最后,相爱的人们都没能在一起,这也是自古以来爱情的通病。年轻男女表露心迹,相互许诺,然后在爱情里感受甜蜜、享受快乐,为了爱情他们不惜代价,然而最后却走散在了爱河。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别之外,那就是它文笔非常的流畅,读起来非常的舒服,无论怎么去读,那种流畅感都不会断,这也正是一个作家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果没有这样的功底,那么也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来。
张爱玲的其他值得看的小说
1、《倾城之恋》
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里面张爱玲探讨了这个人世间的爱情、婚姻以及人生,而且还有着对于战前和战后的反思,可以说是一部非常饱满的小说。
2、《金锁记》
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亲手毁掉自己儿女的幸福。
张爱玲最好看的小说是《半生缘》。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张爱玲集大成的一部小说,她的所有才华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示。尽管这部小说的原创作者是美国的马德宽,也就是他的那部《普汉先生》,张爱玲只是借用了这个故事,把这么一个故事稍稍做了修改,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故事。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别之外,那就是它文笔非常的流畅,读起来非常的舒服,无论你怎么去读,那种流畅感都不会断,这也正是一个作家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果没有这样的功底,那么也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来。
扩展资料
张爱玲的其他小说:
一、《红玫瑰与白玫瑰》
故事讲述了佟振保迷恋上朋友的妻子王娇蕊,没想到娇蕊付出了真感情,娇蕊提出告诉丈夫真相,振保却逃避了,娶了妻子孟烟鹂,可是不爱她,仍然在外面玩女人。突然有一天发现妻子与裁缝私通,他更加变本加厉地嫖娼,直到有一天偶遇娇蕊,发现她已沦为普通的中年妇女,过上平淡的生活。
二、《倾城之恋》
小说讲述了香港这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男主角范柳原和女主角白流苏两个本是自私爱算计之人,彼此各取所需,却在战争打响后,两个人从此相依为命,有情人终成眷属。
如果非要说,《倾城之恋》的故事大概算所有小说里最完美的,战火纷飞的逃往路上,男女主角终于放下了算计和试探,找到了完美的爱情(注意只是当时,毕竟两个人复杂的阅历在那里,安定下来后,也就是一般过日子,谈不上爱情).
《金锁记》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最不完美,金锁因为自己的个性,坑了自己,也坑了自己的儿女。
其余的:
《小艾》比较完美的,因为那是张在解放后留大陆时期的作品,后半段的整个意思都是社会好,不过这个不能代表张的特色,张离开大陆后,也出于政治目的,写了些社会主义不好的文。
《红玫瑰与白玫瑰》,男主角因为生活太憋屈,出去胡闹,时间一长,发现无论怎样日子还是要过,所以决定还是做个大家眼中的好人吧。
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一个讲了一个关于性的小故事,女孩子被家人过度保护,结婚却不知道性为何物。一个讲了一个女孩子怎样因为贫穷变成交际花,最后出于一点点感情,也出于利益的考虑,和一个混血男孩结婚了。
《十八春》特郁闷,姐姐为了留住姐夫,牺牲了自己妹妹,也牺牲了自己妹妹和一个青年的爱情,结尾是妹妹和那个青年都毅然投身革命了。
《连环套》写了一个女人,性格很外向,钻营了一辈子,依附不同的男人,好多儿女,到头也没落下什么,但她年老后的日子过得也不差,至少外人看,表面还是风光的。
《创世纪》讲一个穷人家的女孩子,没什么自信,却遇到了一个追求他的人,女孩子逃避了,后来发现那个人是骗子,全书说的主要是她和她家人对这场恋爱的态度。
《多少恨》也是讲一个穷人女孩子,很自强,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男人,这个女孩子却有个不争气的父亲,想把自己女儿当摇钱树,整天勒索她,还借着她的关系找那个男人要钱,女孩子觉得丢脸,也为自己的命运悲哀,最后和男人分手去外地了。
《相见欢》是两个有年纪的女人聊天,丈夫怎样怎样,孩子怎样怎样,世道怎样怎样,侧面反映普通市民的心理的。
大概就这样吧,不止这些,还有的记不清楚了。
2013-11-05
张爱玲的电影不如小说,长篇不如中短篇。《金锁记》和《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写得最好的作品,而《金锁记》和《倾城之恋》则是张爱玲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我们读张爱玲的小说最起码要读三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
1."香港传奇":《沉香屑:第一炉香》
她最初的几篇小说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开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寡妇的故事,写了梁太太和葛薇龙两代寡妇。从此,张爱玲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个"寡妇情结",她最好的小说写的大多都是寡妇,除作品中的梁太太和葛薇龙外,还有《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做寡妇,常常会被看作是女人的悲哀,但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却对做寡妇情有独钟,而且都是目的明确地为了钱而甘愿当寡妇。
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由良而娼"的故事,一个关于"沉沦"的故事。葛薇龙当初投奔姑妈梁太太是为了更好地读书,可当她的爱情在这里失败后,梁太太已经成为了她的人生榜样,她已经无法回到上海的家中,无法离开梁太太了。在作品最后,饶有趣味的是,当一群水兵喝得烂醉,不约而同地把薇龙当做了妓女,吓得她撒腿便跑后,乔琪笑道:"那些醉泥鳅,把你当做什么人了?"薇龙却说:"本来吗,我跟她们有什么分别?"乔琪不让她乱说,她却坦然地承认自己说错了话,错只错在:"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 写尽了葛薇龙沉沦堕落的自觉和无奈。
小说绘制精细,意象迷朦,似古实雅,美艳如初放的蓓蕾,出手不凡,一登文坛便立即引起了轰动和惊叹。
2."双城故事":《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富传奇色彩的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调情"的故事,重点描写的是范柳原与白流苏的调情表演。傅雷本来是张爱玲小说最早的肯定者,但他惟独对这部作品评价不高。他认为:"一个'破落户'家的一个离婚女儿,被穷酸兄嫂的冷嘲热讽撵出母家,跟一个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学生谈恋爱。正要陷在泥沼里时,一件突然震动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得到一个平凡的归宿--整篇故事可以用这一两行包括。因为是传奇(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因为是传奇,情欲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练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好似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内里却空空洞洞,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倾城之恋》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飘滑;吸引,挑逗,无伤大体的攻守战,遮饰着虚伪。……勾勒的不够深刻,是因为对人物思索得不够深刻,生活得不够深刻;并且作品的重心过于偏向顽皮而风雅的调情,倘再从小节上检视一下的话,那末,流苏'没念过两句书'而居然够得上和柳原针锋相对,未免是个大漏洞。离婚以前的生活经验毫无追叙,使她离家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引动显得不可解。这些都减少了人物的现实性。总之,《倾城之恋》的华彩胜过了骨干;两个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但也有人认为,"柳原意在求欢,流苏意在求生,这是女性根本的悲哀,也是张爱玲的洞见所在"。也许,傅雷的意见仅仅代表着男性读者的意见,这个意见对于范柳原是合适的,对于白流苏则有些冤屈。站在女性的立场看,白流苏的调情的背后,是生存的焦灼和无奈。因此,张爱玲对此批评并不服气,她为此写了《自己的文章》反驳说:"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弃妇"的故事,是一个弃妇在进行垂死挣扎和自我拯救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张爱玲版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故事,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白流苏虽然几经努力得到了众人虎视眈眈的猎物范柳原,成功地逃出了家庭,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削弱自己作品中常有的荒凉感。白流苏逃出了狼窝,又落入了虎口,而且,她得到的婚姻只是一座没有爱情的空城,而这座空城的获得也仅仅是因为战争的成全,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虽然战争加快和简化了许多人正式成婚的速度,但作者心里最明白,这种婚姻肯定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