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意思是,君子如果没有仁德,就无法成为一名君子(成名)。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创造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论语》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去:舍去;舍弃。 仁:仁爱;仁慈。 恶乎:哪里;怎么。 成:成就。 名:名声;名望。
意思是,君子如果没有仁德,就无法成为一名君子(成名)。
“恶”这个词语在这里读wu(一声),是个代词,意思是“哪里”,“乎”是个介词,意思是“在”。
在翻译过程中,前置的宾语是“恶”,做介词“乎”的宾语。且这个句子又是个问句,所以,这个句子也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类型。翻译时需要注意。
扩展资料:
【出处】
《论语》中的里仁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
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
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
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里仁-原文
翻译:君子假如离开仁德,如何能成就声名呢?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里仁篇》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这是人们所想望的,〔但是〕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获得,君子是不会坦然接受的。生活穷困与地位卑微,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去摆脱,君子是受而不避的。
君子假如离开仁德,如何能成就声名呢?君子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会违背仁;〔即使〕在最紧迫时,也一定按仁德的要求去做;〔即使〕在流离困顿时,也一定按仁德的要求去做。”
扩展资料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任何时候都不离开仁德(都不违背道义)。
如果行道却反而贫贱,就坦然接受;不回避,也不忧愁与烦恼。做到时时刻刻、做所有的事都不违背“仁”的要求。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推荐于2017-11-26
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