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采访需要注意什么?
最近在做一个avs的项目,需要做采访,但我不是学新闻系,以前也没干过类似的活,请问,做采访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最近在做一个avs的项目,需要做采访,但我不是学新闻系,以前也没干过类似的活,请问,做采访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做人物采访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一、明确采访对象
要采访的对象必须是一个“新闻人物”,这也是能进行采访的由头。所谓“新闻人物”,有以下一些特征:近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近期在某一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因某种行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身居要职或在关键岗位上,他的行为和意志将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因而言行时时被人所关注;由于某些特殊品质或特殊原因而备受社会注意。
名人专访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为了确立名人专访的价值,首先就需要看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没有新的动态,有没有与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相一致的社会活动和新鲜事。其次,要同社会焦点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1、熟悉采访对象
由于人物专访具有与采访对象接触时间短、包涵容量大的因素,因此,在介入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采访对象的个人经历、性格兴趣、成就建树等。如果对采访对象情况不了解,只凭简单的对话,甚至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不仅耽误时间、遗漏重点,有时还可能使对方产生反感从而造成采访渠道的阻滞。另外,有的采访中只能问些惯例性礼节性的问题,那就更要巧用背景材料,免得文章水多肉少。
2、明确采访主题
在确定采访对象后,一定要明确采访主题。因为有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这样既可以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节省提问时间。可以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访问提纲,以及对采访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等。即使没有书面的提纲,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采访前的准备越充分,访谈中记者才越能掌握主动权。当然,在向采访对象提问时要紧紧贴近主题。
三、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用内行话提问
对被采访对象的事情了解不了解,张嘴一问,被采访对象就能听出来,因此,一定要用内行话进行提问。如果问外行话,会很难获得被采访对象的认同,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这会对采访造成障碍甚至阻滞。
2、要掌握好谈话原则,做一个倾听者
当会见采访对象时,首先要确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谈话。如果对方较熟悉,或预先打过招呼、有专门准备的,那不妨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方式开始谈话。但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采访对象来说,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寒暄一会儿,融洽一下气氛,然后转入正题,效果会好一些。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时候,做好一个倾听者更易让被采访对象开口。
3、要用心感受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最考验采访者的便是用心感受采访对象,把自己融入其中。因为,在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中,人的注意力不仅是在用耳听,更重要的还是要用心去感受对方,用心灵去感受的是一个氛围、一个整体,因此这种面对面的采访如果能达到一种较为默契的交流感,采访便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4、要控制谈话方向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围绕着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行。
5、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对采访对象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时,要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问的口气,做好与采访对象的沟通。
一、明确采访对象
要采访的对象必须是一个“新闻人物”,这也是能进行采访的由头。所谓“新闻人物”,有以下一些特征:近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近期在某一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因某种行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身居要职或在关键岗位上,他的行为和意志将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因而言行时时被人所关注;由于某些特殊品质或特殊原因而备受社会注意。
名人专访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为了确立名人专访的价值,首先就需要看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没有新的动态,有没有与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相一致的社会活动和新鲜事。其次,要同社会焦点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1、熟悉采访对象
由于人物专访具有与采访对象接触时间短、包涵容量大的因素,因此,在介入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采访对象的个人经历、性格兴趣、成就建树等。如果对采访对象情况不了解,只凭简单的对话,甚至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不仅耽误时间、遗漏重点,有时还可能使对方产生反感从而造成采访渠道的阻滞。另外,有的采访中只能问些惯例性礼节性的问题,那就更要巧用背景材料,免得文章水多肉少。
2、明确采访主题
在确定采访对象后,一定要明确采访主题。因为有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这样既可以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节省提问时间。可以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访问提纲,以及对采访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等。即使没有书面的提纲,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采访前的准备越充分,访谈中记者才越能掌握主动权。当然,在向采访对象提问时要紧紧贴近主题。
三、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用内行话提问
对被采访对象的事情了解不了解,张嘴一问,被采访对象就能听出来,因此,一定要用内行话进行提问。如果问外行话,会很难获得被采访对象的认同,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这会对采访造成障碍甚至阻滞。
2、要掌握好谈话原则,做一个倾听者
当会见采访对象时,首先要确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谈话。如果对方较熟悉,或预先打过招呼、有专门准备的,那不妨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方式开始谈话。但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采访对象来说,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寒暄一会儿,融洽一下气氛,然后转入正题,效果会好一些。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时候,做好一个倾听者更易让被采访对象开口。
3、要用心感受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最考验采访者的便是用心感受采访对象,把自己融入其中。因为,在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中,人的注意力不仅是在用耳听,更重要的还是要用心去感受对方,用心灵去感受的是一个氛围、一个整体,因此这种面对面的采访如果能达到一种较为默契的交流感,采访便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4、要控制谈话方向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围绕着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行。
5、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对采访对象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时,要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问的口气,做好与采访对象的沟通。
展开全部
记者在每次采访之前,一定要有准备,准备得越充分,采访成功的把握越大。 首先,你应当弄清楚采访对象的事迹特点是什么,你报道的重点又是什么。 其次,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也就是有关采访对象的材料。 再次,你可以了解一下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找出一些他(她)感兴趣的话题。这样,采访的时候,他(她)会觉得你很理解他(她),就愿意同你说心里话,这是很重要的。 你不妨试试看。做好了采访前的准备,就会有许多话问采访对象的。没有话问,那就是没有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任何一个人,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做不到这一点,你很难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都在采访对象的心灵大门之内,他锁着呢,钥匙在他手里,是打开还是锁闭,要由他来决定,而他的决定往往是根据记者的态度做出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采访前的准备
(一)了解和采访有关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资料。大到大政方针,小到新闻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等。
(二)了解采访对象。通过第二手材料,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并善于分析掌握其心理。对一些即兴式的采访,应根据现场的气氛环境、人们对节目的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这对采访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采访提纲。根据节目的主题,确定最佳的采访角度,拟定一个与采访对象谈话的提纲。(四)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是十分
重要的,甚至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采访的第一句话,应尽量具体一些,提出的问题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么感想”之类的“开放式”问题。要抓住采
访对象和受众感兴趣的“焦点”做突破口,引发开去,使采访不断深入、展开。
二、运用好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一)不同的环境与场合,不同的采访对象,要求采访者有不同的提问、语气。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外宾,提问言语要精炼、准确,仪态、语气要庄重、
严肃、认真,给人可信、可靠、愿意沟通的感觉。在处理较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就可以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
人物和事件。而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提问的节奏应加快,所提问题要直冲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
(二)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提问方法。正问法:从正面提问,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设问法: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以启发引导采访对象,谈出其某方面的真实感受,并使采访向深层发展。还有反问法、追问法、潜问法等等。
(三)提问要尽量具体。只有具体的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
(四)提问应该具有引导性。去年大庆市让胡路改造工程刚刚结束,我们采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在采访出租车司机时,对话是这样的:“师傅,您经常跑这条路吗?”“是的。”“这条路以前是个什么样?”“以前啊不能提,到处是坑,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以前我根本不想跑这条路。现在路修好了,在这条路上跑心情也舒畅多了。”把司机的真实感受直接传达给观众,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五)提问要有深度、有意义。主持人还应善于揣度采访对象的心理,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新闻脉络,及时掌握提问的方向,深入发掘新闻价值。
(六)注意倾听、及时反馈。主持人要聚精会神地倾听。根据对方谈话的内容、神态、语调、口气等,作出各种合乎情理的反馈。这种反馈,或点头示意,或眼神表情,都会给对方以积极影响,形成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使谈话层层深入。
三、要重视现场采访中的屏幕形象
(一)镜头前要有适当的表现欲。主持人在镜头前对新闻事件本身要有一种能动的反映,还要善于控制情绪,根据新闻的不同体裁,该高昂时高昂,该平缓时平缓。要使用口语和个性化的语言,以展现个性魅力。
(二)要善于总结经验。历经不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采访对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主持人要善于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更好地树立出镜形象丰富自己。
(三)加强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审美情趣、表达能力、思维方法、对问题的洞察力等,主持人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一)了解和采访有关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资料。大到大政方针,小到新闻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等。
(二)了解采访对象。通过第二手材料,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并善于分析掌握其心理。对一些即兴式的采访,应根据现场的气氛环境、人们对节目的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这对采访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采访提纲。根据节目的主题,确定最佳的采访角度,拟定一个与采访对象谈话的提纲。(四)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是十分
重要的,甚至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采访的第一句话,应尽量具体一些,提出的问题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么感想”之类的“开放式”问题。要抓住采
访对象和受众感兴趣的“焦点”做突破口,引发开去,使采访不断深入、展开。
二、运用好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一)不同的环境与场合,不同的采访对象,要求采访者有不同的提问、语气。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外宾,提问言语要精炼、准确,仪态、语气要庄重、
严肃、认真,给人可信、可靠、愿意沟通的感觉。在处理较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就可以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
人物和事件。而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提问的节奏应加快,所提问题要直冲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
(二)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提问方法。正问法:从正面提问,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设问法: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以启发引导采访对象,谈出其某方面的真实感受,并使采访向深层发展。还有反问法、追问法、潜问法等等。
(三)提问要尽量具体。只有具体的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
(四)提问应该具有引导性。去年大庆市让胡路改造工程刚刚结束,我们采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在采访出租车司机时,对话是这样的:“师傅,您经常跑这条路吗?”“是的。”“这条路以前是个什么样?”“以前啊不能提,到处是坑,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以前我根本不想跑这条路。现在路修好了,在这条路上跑心情也舒畅多了。”把司机的真实感受直接传达给观众,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五)提问要有深度、有意义。主持人还应善于揣度采访对象的心理,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新闻脉络,及时掌握提问的方向,深入发掘新闻价值。
(六)注意倾听、及时反馈。主持人要聚精会神地倾听。根据对方谈话的内容、神态、语调、口气等,作出各种合乎情理的反馈。这种反馈,或点头示意,或眼神表情,都会给对方以积极影响,形成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使谈话层层深入。
三、要重视现场采访中的屏幕形象
(一)镜头前要有适当的表现欲。主持人在镜头前对新闻事件本身要有一种能动的反映,还要善于控制情绪,根据新闻的不同体裁,该高昂时高昂,该平缓时平缓。要使用口语和个性化的语言,以展现个性魅力。
(二)要善于总结经验。历经不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采访对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主持人要善于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更好地树立出镜形象丰富自己。
(三)加强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审美情趣、表达能力、思维方法、对问题的洞察力等,主持人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