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是不惑之年,那50岁是什么呀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五十是知天命之年。
拓展资料:
这是选自《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志于学”是指十五岁时立志做学问。
“三十而立”是指经过十五年,到了三十岁,此时经过了人生的磨练,从此而“立”。
“四十而不惑”是指再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没有摇摆的现象了,也就是碰到事情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时自己已经有了自己做事的原则。
“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又过了十年,经历许多磨难,知道了自己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里的“天命”大概就是指天命所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上天注定了的。
“六十而耳顺”是指再过十年,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这里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直到了六十岁,自己也能听得进别人所说的建议与批评,也不会因此而过多的烦恼。
“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是指又过了十年,方才可以到达从心而欲的年龄,或者说是心态。“不逾矩”,即不会违背规矩与原则。
孔子所说的这些大概是能够概括自己的一生,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0岁称知命之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知命之年”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在五十岁之前,只要全力以赴。仍然有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可以“发愤图强”,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