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一些困惑
1首先是佛教中的修行问题。有句话好像是“体悟自性”,我认为一些大的道理貌似不是看看经什么就能悟出来的(理解浅薄,见谅)。我觉得经书只是一个指导作用,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但...
1 首先是佛教中的修行问题。有句话好像是“体悟自性”,我认为一些大的道理貌似不是看看经什么就能悟出来的(理解浅薄,见谅)。我觉得经书只是一个指导作用,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但是真正的道理还是要悟出来。所以问题就来了,只看经书真的能成智慧吗?或者一昧地按照经书行事行吗?那样的理解恐怕会不透彻?释迦牟尼不也是以一人之功,经历百般磨难,才成就大智慧?
2 佛教为什么一定要禁杀生?如果罪有应得,甚至“死几回都不够的”,不能够杀一人以防更多的生灵涂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杀生不也是正确的吗?
3 说“众生平等”,不杀生,因此不食肉。但是植物难道没有性灵吗?植物也是生命啊!正如有些人不信佛教一样,谁又能说清植物一定没有意识?如果说佛教只素食不吃肉,那本身对植物不就是不平等了吗?退一步讲,就算植物没有意识,我们的爱难道是有所偏私,只爱有喜怒哀乐的动物,不爱没有这类的植物吗?
4 说“禁欲”,我觉得是不是疏导欲望更妥当些?比如说天天在庙里修行,那最后到尘世不还是会“堕于云端”?所以,更应该入世,在欲望中不断磨练自己,不断涤清自己的性格,然后再以心性做事,不是更好?
只是一个讨论,没有在佛教上有太多的钻研。但还是很敬仰佛教的智慧,仔细回味,又有所困惑。来者皆有缘,大家都互相谈谈?
为什么草木没有神识?以我们的眼光看当然没有,但不意味着就是没有啊.难道动物就该爱,没生命的就任取舍?
--------------------------------------------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谢谢诸位了。其实对错在每人心中都是不定的,所以对错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点,每个人的观点。看世界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行为也不同。孰是孰非,我们中谁能确保?确保又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用君之心,行君之意,一生就可以说是无悔了,对于自己来说,无悔,就没有什么错不错的问题。至于结果如何,通的是不是“罗马”,就不是我想预料的,也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总之谢谢大家了。硕大的网上,大家都有缘。最后分给了级别最低,讲得比较认真的仁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再次感谢 展开
2 佛教为什么一定要禁杀生?如果罪有应得,甚至“死几回都不够的”,不能够杀一人以防更多的生灵涂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杀生不也是正确的吗?
3 说“众生平等”,不杀生,因此不食肉。但是植物难道没有性灵吗?植物也是生命啊!正如有些人不信佛教一样,谁又能说清植物一定没有意识?如果说佛教只素食不吃肉,那本身对植物不就是不平等了吗?退一步讲,就算植物没有意识,我们的爱难道是有所偏私,只爱有喜怒哀乐的动物,不爱没有这类的植物吗?
4 说“禁欲”,我觉得是不是疏导欲望更妥当些?比如说天天在庙里修行,那最后到尘世不还是会“堕于云端”?所以,更应该入世,在欲望中不断磨练自己,不断涤清自己的性格,然后再以心性做事,不是更好?
只是一个讨论,没有在佛教上有太多的钻研。但还是很敬仰佛教的智慧,仔细回味,又有所困惑。来者皆有缘,大家都互相谈谈?
为什么草木没有神识?以我们的眼光看当然没有,但不意味着就是没有啊.难道动物就该爱,没生命的就任取舍?
--------------------------------------------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谢谢诸位了。其实对错在每人心中都是不定的,所以对错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点,每个人的观点。看世界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行为也不同。孰是孰非,我们中谁能确保?确保又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用君之心,行君之意,一生就可以说是无悔了,对于自己来说,无悔,就没有什么错不错的问题。至于结果如何,通的是不是“罗马”,就不是我想预料的,也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总之谢谢大家了。硕大的网上,大家都有缘。最后分给了级别最低,讲得比较认真的仁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再次感谢 展开
1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只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有实际意义。
是的,佛法要靠自己悟,佛经像地图,又像指月亮的手指,我们的目的是看到月亮而不是看手指。
是的,佛法要靠自己悟,佛经像地图,又像指月亮的手指,我们的目的是看到月亮而不是看手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阁下看看这本
于凌波的《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会找到答案
目录: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释疑
第三章 释迦世尊传略
第四章 佛教在华弘传概要
第五章 佛教的世界观
第六章 佛教的人生观
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八章 人天乘与大乘佛法
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第十章 专介净土
于凌波的《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会找到答案
目录: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释疑
第三章 释迦世尊传略
第四章 佛教在华弘传概要
第五章 佛教的世界观
第六章 佛教的人生观
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八章 人天乘与大乘佛法
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第十章 专介净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