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是谁的诗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5-12-20
展开全部
这是里尔克的诗,北岛还就此写过文章。

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北岛

  一
  
  秋 日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正是这首诗,让我犹豫再三,还是把里尔克放进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行列。
诗歌与小说的衡量尺度不同。若用刀子打比方,诗歌好在锋刃上,而小说好在质地重
量造型等整体感上。一个诗人往往就靠那么几首好诗,数量并不重要。里尔克一生写
了2500首诗,在我看来多是平庸之作,甚至连他后期的两首长诗《杜伊诺哀歌》和《
献给奥尔甫斯十四行》也被西方世界捧得太高了。这一点,正如里尔克在他关于罗丹
一书中所说的,“荣誉是所有误解的总和。”
  
  关于“秋日”,我参照了冯至和绿原的两种中译本,以及包括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在内的三种英译本,最后在冯译本的基础上“攒”成。绿原先生既是诗人又是
翻译家,但他“秋日”的译本显得草率粗糙: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何其壮观。
  把你的影子投向日晷吧,
  再让风吹向郊原。
  
  命令最后的果实饱满成熟;
  再给它们偏南的日照两场,
  催促它们向尽善尽美成长,
  并把最后的甜蜜酿进浓酒。
  
  谁现在没有房屋,再也建造不成。
  谁现在单身一人,将长久孤苦伶仃,
  将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将在林荫小道上心神不定
  徘徊不已,眼见落叶飘零。
  
  第一段还不错,问题出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上。首先,他极力把诗行压成豆腐干,
第二段每行字数一样,第三段的两部分也基本如此。为了这种外在形式的工整,他用
大量的双音词凑数,这在现代汉语中是最忌讳的,势必破坏自然的语感与节奏。尤其
是“再给它们偏南的日照两场”这一句特别生硬,本来很简单,就是“两天南方的好
天气”。第二段最微妙的是一系列强制性动词的转换,这在绿译本中体现不够。比如
,“并把最后的甜蜜酿进浓酒”,“酿进”原意是“压进”。第三段开始是祈使句“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而绿原使用的是陈述
句“谁现在没有房屋,再也建造不成。/谁现在单身一人,将长久孤苦伶仃”,改变
了这一关键处的音调。结尾加了多余的一笔“眼见”,破坏了作者刻意追求的那种客
观性描述。
  
  三种英译本中顶属布莱的最离谱。他首先把题目“秋日”译成“十月的日子”,
把“南方的好天气”译成“地中海的好天气”,把最后一句“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
徊,落叶纷飞”译成“沿大树下的小路独自走着,/不回家,落叶纷飞。”人家根本
没提回不回家,而布莱非要画蛇添足。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细说翻译,是想让我们知道阅读是从哪儿开始的,又到哪儿
结束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弄清诗歌与翻译的界限。一个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
领我们进入牧场;而一个坏的译本就像狼,在背后驱赶我们迷失方向。
  
  我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是,除了英文外我并不懂其他外文,按理说我是无法区分牧
羊人和狼的,或许我自己就是披着羊皮的狼。然而为了抛砖引玉,继续我们有关诗歌
和翻译的讨论,似乎也只能如此:摸石头过河。
  
  “秋日”是1902年9月21日在巴黎写的,那年里尔克仅27岁。
  
  书归正传,让我们一起来进入“秋日”。开篇就确定了谈话的对象是上帝:主呵
,是时候了。这语气短促而庄重,甚至有种命令口吻。夏天盛极一时。参照题目,显
然是一种感叹,即不可一世的夏天终于过去了。是时候了,是“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
上,/让风吹过牧场”的时候了。“把…置于”及“让”是命令式的延伸。这两组意
象有一种奇妙的对位关系,即你的影子与风,日晷与牧场在上下文中彼此呼应,互为
因果。你的影子是有形的,而日晷是通过影子的方位确定时间的;而风是无形的,牧
场是日晷在时空上的扩展。一般来说,明喻是横向的,靠的是“好像”“仿佛”“如
…似的”这类词来连接;而暗喻是纵向的,靠的是上下文的呼应。另外,说到诗歌的
方向性,这首诗是个很好的例子,是由近及远从中心到边缘展开的。日晷是中心,而
上帝的影子为万物定位,从这里出发,风吹向广阔的牧场。
  
  第二段仍保持着开始时的命令式。带动这一转变的是风,是风促成段落之间的过
渡。前面说过,这一段最微妙的是一系列强制式动词的层层递进:让-给-催-压。
这其实是葡萄酒酿造的全部过程,被这几个动词勾勒得异常生动。“让枝头最后的果
实饱满;/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若进
一步引申,这里说的似乎不仅仅是酿造,而是生命与创造。
  
  第三段是全诗的高潮。“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
独”,这两个名句几乎概括了里尔克一生的主题,即他没有故乡,注定永远寻找故乡
。大约在此两年前,他在给他的女友后来成为妻子的信中写道:“您知道吗?倘若我
假装已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了家园和故乡,那就是不忠诚?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
,我要做的就是漫游的等待。”也许是这两句最好的注释。“就醒来,读书,写长长
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从开端的两句带哲理性的自我总结转
向客观白描,和自己拉开距离,像电影镜头从近景推远,从室内来到户外,以一个象
征性的漂泊意象结尾。最后三句都是处于动态中:醒来,读书,写信,徘徊。而落叶
纷飞强化了这一动态,凸现了孤独与漂泊的凄凉感。这让我想起苏轼的名句:“转朱
阁,低绮户,照无眠。”其电影镜头式的切换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首完美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诗作。从整体上看,每段递增一句的阶梯式的结
构是刻意营造的,逐步推向最后的高潮。复杂音调的变换成为动力,使主题层层展开
:开篇显然与上帝有某种共谋关系,同时带有胁迫意味;第二段的酿造过程是由外向
内的转化,这创造本身成为上帝与人的中介;第三段是人生途中的困惑与觉醒,是对
绝对孤独的彻悟。这三段是从上帝到自然到人,最终归结于人的存在。这是一首充满
激情的诗:“主呵,是时候了”和“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
永远孤独”,但同时又非常克制,像激流被岩石压在地下,有时才喷发出来。这激情
来自正视人类生存困境的勇气,因触及我们时代的“痛点”而带来精神升华。这首诗
的玄妙正是基于意象的可感性,读者由此进入,体验一个漂泊者内心的激情。
  
  就在同一天,里尔克还写了另一首诗“寂寞”。特附上绿原译的“寂寞”:
  
  寂寞像一阵雨。
  它从大海向黄昏升去;
  从遥远而荒凉的平芜
  它升向了它久住的天国。
  它正从天国向城市降落。
  
  像雨一样降下来在暧昧的时刻。
  那时一切街道迎向了明天,
  那时肉体一无所得,
  只好失望而忧伤地分散;
  那时两人互相憎厌,
  不得不同卧在一张床上:
  
  于是寂寞滚滚流淌……
  
  ......
未了悉缘
2015-12-20 · TA获得超过704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42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328万
展开全部
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这是里尔克的诗句。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