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没有搞懂你说的是什么苹果,是现在的苹果公司还是吃的苹果?
1,可食用苹果的来历就是进化的一个分支而已!
2,苹果公司的来历很长!
20世纪70年代,电脑作为一种昂贵的设备开始被一些大型公司和机构采用,面向个人办公和学习的电脑还没有出现。苹果公司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走在这个时代最前列的、也是最核心的两个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下文提到人名都统一用姓,沃兹尼亚克也按照英语习惯简称沃兹。两个史蒂夫,同名不同姓,不是一家人,而且沃兹常常把名字写作史蒂芬)的相识很早,热爱游泳的乔布斯五岁的时候,就结识了同一个游泳俱乐部的10岁的沃兹,当时他们只知道交流泳技。
1968年,13岁的乔布斯,跟随同学中惟一的好友佛南迪兹去看他表哥制作的电脑,乔布斯看罢,吃惊不已,似乎只有看的份,一言不发。那个表哥恰恰就是沃兹,天生不爱讲话的沃兹也不知道怎么跟这位游泳界的小老弟解说这台机器的内涵。乔布斯此前已经迷上电子学,经常缠着邻居(一位惠普的工程师)学习电子技术,并且加入了年轻惠普工程师的技术交流俱乐部,12岁时就见识过电脑。这次相比游泳更专业的会面中,两位日后的大人物都选择了沉默,沉默蕴含的力量,乔布斯心里清楚极了。尽管这台电脑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完全是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在乔布斯的头脑中,似乎已经有了八年后的苹果事业蓝图。
乔布斯父母的诺言
那次会面后,一直到1972年,四年时间里,乔布斯跟沃兹一起制作电子新玩意儿,一起到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沃兹技术高超,不善言谈,思维经常短路。乔布斯表达清晰,理解问题迅速。两个人成了很好的搭档,在技术领域,乔布斯逐渐拉近了和沃兹的距离,他确信沃兹是最伟大的电脑天才!
乔布斯的亲生父亲是个大学教师,母亲是个大学生,他的降生属于意外。父母无法正式组建家庭,只好把孩子送人收养,生母对收养者的要求只有一个,一定要让乔布斯上大学。乔布斯的养父母都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蓝领,他们节衣缩食,在1972年履行了诺言,而且送儿子上了学费十分昂贵的理德学院 (Reed College)。乔布斯的专业是字体设计,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书法专业,属于艺术范畴。乔布斯在2005年的斯坦福演讲中回忆起这段往事:
我没预期过学的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Mac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Mac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和变间距字体了。又因为 Windows抄袭了Mac的使用方式,如果当年我没这样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个人电脑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
嬉皮士的回归
乔布斯在理德学院只待了很短的时间,不仅深刻掌握了该学的知识,还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变成一个嬉皮士,他的教务长杜德曼是这样回忆嬉皮士乔布斯的:
他除了那副伶牙俐齿令人难以招架之外,还拒绝接受一般人早已信服的真理。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
的确异于常人,17岁的乔布斯把叛逆做到了极点,他退学之后,只身来到印度,参禅苦修。一晃就是两年。这两年的出世经历不知道对乔布斯意味着什么。我们只知道从那以后,重新入世的他,变得无比勇猛精进!
1974年,嬉皮士兼苦行僧回到了加利福尼亚,在印度完成成年礼的乔布斯开始在一家电玩公司打工。沃兹此时已经是惠普的工程师,此前他刚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学。两个人继续他们的业余电子爱好,眼看着一台完整的个人电脑就要做好了,这时乔布斯有点着急了,他力劝沃兹从惠普辞职,沃兹觉得还不是时候,于是,乔布斯和沃兹达成妥协,由乔布斯主要负责电脑制作,沃兹把他在惠普的工资拿出来平分,两个人晚上一起开发程序和制作硬件,同时由沃兹晚上制作一批电路板,乔布斯白天拿出去卖,这笔收入也平分。
1976,作坊版的苹果公司
1976年的愚人节,像个作坊一样的苹果公司宣告成立,乔布斯成立公司的原因是,只有把业余爱好放进公司里,才会正规,参与者才会重视。至于为什么叫苹果,乔布斯有两个理由:①他在印度的时候,往往靠吃苹果度日,苹果代表生命力;②将来公司在电话黄页里面会比较靠前(A在字母顺序中最靠前)。
当苹果I号样机出来后,马上需要量产,所谓的量产,也就是10台起步。资金成了大问题,乔布斯把15岁时父亲给他买的菲亚特跑车卖了,收获不到 1000美元,沃兹把自己心爱的惠普65电脑卖了再加上借来的钱,凑够1300美元。乔布斯发挥他的伶牙俐齿,到处购买便宜的材料并争取赊账进货,而且拉来妹妹担任装配工人。可是,苹果I在他们参加的俱乐部里面得到其他电脑迷的很低评价。乔布斯和沃兹受到了打击。
命运开始垂青执著者。在全国拥有74家电子器件零售店的Byte公司老板泰瑞尔相中了苹果I,并决定以500美元一台的价格订购50台。到1976年年底,50台果然全部卖掉了,苹果公司当年实现了25000美元的收入,其中半数为利润。
这年秋季,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苹果II也基本开发出来了。开着豪华汽车的投资家也来了。这个慧眼独具的人叫迈克·马库拉(A. C. Mike Markkula,Jr.)。
马库拉的管理课
马库拉是苹果公司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幕后主宰。没有他,苹果公司还只能算一个作坊!遇到乔布斯和沃兹以前,马库拉已经是硅谷一个知名的百万富翁了,他在南加州大学取得电气工程的硕士学位,在美国休斯公司担任技术职务,以后依次担任过仙童半导体公司集成电路部的营销总监和英特尔公司的营销副总裁。马库拉发现,尽管两个年轻人对技术十分在行,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公司,不知道怎样开启更大的事业。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缺钱。
这些,马库拉都有!他首先为两个人上了为期15天的管理课。都讲了什么,笔者现在无处求证。大概不是什么学院派的讲法,毕竟马库拉没有专门学习过管理,但是,他由技术人才成长为硅谷最知名企业的营销副总裁,实践经验应该相当丰富!21岁的乔布斯听得很入神,那个26岁的木讷的计算机天才沃兹大概压根儿没有听进去。
事实是,在15天的管理课结束后,他们三个人完成了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由马库拉承担融资的工作,他不仅自己投入92000美元,还筹集到69万美元,外加由他担保从美洲银行得到的25万美元贷款,100万美元的资本,足以支持苹果的腾飞了!
1977,个人电脑史的苹果元年
马库拉以平等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苹果公司,并出任副董事长,乔布斯担任董事长,沃兹任研发副总裁。由马库拉推荐的迈克尔·斯科特出任苹果公司首任CEO。
1977年4月,苹果II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西海岸计算机交易会上大获成功。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万美元,此型号连续五年畅销不衰。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在纽约上市,融资1.01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当时IPO的最高纪录。
1983年,苹果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8亿美元,继上一年,第二次进入《财富》美国企业500强,位列第291名。28岁的乔布斯由于拥有财富 2.84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富有40人中最年轻的一个。那些在七年前押宝苹果的风投人士更是笑开了花,他们的原始股票,升值243倍!
辉煌背后的阴影
苹果的成功,使美国西海岸加州旧金山和圣何塞之间那块300平方英里的狭长谷地,“硅谷”,再次成为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的热土。一大批个人电脑的制造商开始起步。1981年,这股风气达到顶峰,计算机行业的蓝色巨人IBM就像一只睡醒的雄狮,宣布进入个人电脑领域,立志分享由苹果垄断的市场。
乔布斯马上召集公司管理层开会,商讨对策。乔布斯认为,苹果公司上上下下早已经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技术人员失去了创业初期的研发热情,长达五年时间,居然没有出现任何有价值的创新!还是苹果II在打天下。消费者们也陆续发现苹果II的各种问题。带领团队的斯科特并未在意,他安慰乔布斯不用慌张,已经在组建团队准备推出更好的苹果III。
1981年6月,公司采用在《商业周刊》等知名杂志上刊登巨幅广告的方式,高调宣布,比苹果II好100倍的苹果III即将在半年内推出。此举用意有二。第一,振奋员工精神。第二,威胁新进入这一市场的竞争者。然而,到年底,苹果的技术团队迟迟没有交卷。新闻界和苹果爱好者们已经频频来电询问进展了。这时,公司面临两种选择。第一,不顾时间限制,按照当初的技术承诺,继续硬着头皮研发下去,直到完美交差。第二,尽快出笼,削减技术指标。斯科特选择了后者。就算这样,苹果III还是拖到1982年5月才面市。技术指标远远低于当初的承诺。身负技术缺陷和不守信两种罪名的苹果III,遭到市场的无情唾弃,当然,这时候,只有CEO斯科特来顶罪了。6月,董事会宣布解除斯科特的CEO职务,马库拉担任新CEO,全面改组公司,并辞退了40名员工。由乔布斯代表苹果公司向公众诚恳道歉:
苹果III事件给苹果公司的声誉带来巨大影响,同时新闻炒作加重了此事件的程度。苹果公司从中汲取了教训,改组后的公司将以全新形象立于公众面前。苹果永远是第一流的!
卖糖水的也来卖电脑了
1983年,面对IBM咄咄逼人的攻势,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缩水,乔布斯认为公司缺乏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深谙管理和营销的领导者。他力排众议,相中了时任百事公司CEO且根本不懂计算机的斯高利,乔布斯对斯高利说的一句话,改变了后者的命运,“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早年,斯高利在布朗大学主修建筑设计,又从沃顿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1967年加入百事,从罐装车间实习开始,凭借工作业绩,30岁就担任了营销副总裁,38岁出任百事CEO。是年44岁的斯高利,已经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营销大师,因为他成功发起入户品尝、市场调查和广告战,百事可乐已经击败了竞争对手可口可乐,赢得了美国软饮料市场的最大份额。也许正处在胜利者的孤独中,这位商业奇才被乔布斯的话打动了,毅然放弃了比苹果大得多的百事公司的职位,加入到更有挑战的个人计算机行业中。
斯高利是执掌苹果公司的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管理专家,苹果公司由此进入了扩张规模的10年,年销售收入由1983年的10亿美元提高到1993年的80亿美元。但是,我们要清楚,这10年恰恰是整个个人计算机市场巨量成长的10年,由于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位的问题(斯高利意识到了,可是无法推行,详见“苹果文化”一节的具体分析),苹果正在逐步失去市场,市场份额由20%变成8%。
1,可食用苹果的来历就是进化的一个分支而已!
2,苹果公司的来历很长!
20世纪70年代,电脑作为一种昂贵的设备开始被一些大型公司和机构采用,面向个人办公和学习的电脑还没有出现。苹果公司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走在这个时代最前列的、也是最核心的两个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下文提到人名都统一用姓,沃兹尼亚克也按照英语习惯简称沃兹。两个史蒂夫,同名不同姓,不是一家人,而且沃兹常常把名字写作史蒂芬)的相识很早,热爱游泳的乔布斯五岁的时候,就结识了同一个游泳俱乐部的10岁的沃兹,当时他们只知道交流泳技。
1968年,13岁的乔布斯,跟随同学中惟一的好友佛南迪兹去看他表哥制作的电脑,乔布斯看罢,吃惊不已,似乎只有看的份,一言不发。那个表哥恰恰就是沃兹,天生不爱讲话的沃兹也不知道怎么跟这位游泳界的小老弟解说这台机器的内涵。乔布斯此前已经迷上电子学,经常缠着邻居(一位惠普的工程师)学习电子技术,并且加入了年轻惠普工程师的技术交流俱乐部,12岁时就见识过电脑。这次相比游泳更专业的会面中,两位日后的大人物都选择了沉默,沉默蕴含的力量,乔布斯心里清楚极了。尽管这台电脑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完全是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在乔布斯的头脑中,似乎已经有了八年后的苹果事业蓝图。
乔布斯父母的诺言
那次会面后,一直到1972年,四年时间里,乔布斯跟沃兹一起制作电子新玩意儿,一起到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沃兹技术高超,不善言谈,思维经常短路。乔布斯表达清晰,理解问题迅速。两个人成了很好的搭档,在技术领域,乔布斯逐渐拉近了和沃兹的距离,他确信沃兹是最伟大的电脑天才!
乔布斯的亲生父亲是个大学教师,母亲是个大学生,他的降生属于意外。父母无法正式组建家庭,只好把孩子送人收养,生母对收养者的要求只有一个,一定要让乔布斯上大学。乔布斯的养父母都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蓝领,他们节衣缩食,在1972年履行了诺言,而且送儿子上了学费十分昂贵的理德学院 (Reed College)。乔布斯的专业是字体设计,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书法专业,属于艺术范畴。乔布斯在2005年的斯坦福演讲中回忆起这段往事:
我没预期过学的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Mac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Mac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和变间距字体了。又因为 Windows抄袭了Mac的使用方式,如果当年我没这样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个人电脑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
嬉皮士的回归
乔布斯在理德学院只待了很短的时间,不仅深刻掌握了该学的知识,还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变成一个嬉皮士,他的教务长杜德曼是这样回忆嬉皮士乔布斯的:
他除了那副伶牙俐齿令人难以招架之外,还拒绝接受一般人早已信服的真理。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
的确异于常人,17岁的乔布斯把叛逆做到了极点,他退学之后,只身来到印度,参禅苦修。一晃就是两年。这两年的出世经历不知道对乔布斯意味着什么。我们只知道从那以后,重新入世的他,变得无比勇猛精进!
1974年,嬉皮士兼苦行僧回到了加利福尼亚,在印度完成成年礼的乔布斯开始在一家电玩公司打工。沃兹此时已经是惠普的工程师,此前他刚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学。两个人继续他们的业余电子爱好,眼看着一台完整的个人电脑就要做好了,这时乔布斯有点着急了,他力劝沃兹从惠普辞职,沃兹觉得还不是时候,于是,乔布斯和沃兹达成妥协,由乔布斯主要负责电脑制作,沃兹把他在惠普的工资拿出来平分,两个人晚上一起开发程序和制作硬件,同时由沃兹晚上制作一批电路板,乔布斯白天拿出去卖,这笔收入也平分。
1976,作坊版的苹果公司
1976年的愚人节,像个作坊一样的苹果公司宣告成立,乔布斯成立公司的原因是,只有把业余爱好放进公司里,才会正规,参与者才会重视。至于为什么叫苹果,乔布斯有两个理由:①他在印度的时候,往往靠吃苹果度日,苹果代表生命力;②将来公司在电话黄页里面会比较靠前(A在字母顺序中最靠前)。
当苹果I号样机出来后,马上需要量产,所谓的量产,也就是10台起步。资金成了大问题,乔布斯把15岁时父亲给他买的菲亚特跑车卖了,收获不到 1000美元,沃兹把自己心爱的惠普65电脑卖了再加上借来的钱,凑够1300美元。乔布斯发挥他的伶牙俐齿,到处购买便宜的材料并争取赊账进货,而且拉来妹妹担任装配工人。可是,苹果I在他们参加的俱乐部里面得到其他电脑迷的很低评价。乔布斯和沃兹受到了打击。
命运开始垂青执著者。在全国拥有74家电子器件零售店的Byte公司老板泰瑞尔相中了苹果I,并决定以500美元一台的价格订购50台。到1976年年底,50台果然全部卖掉了,苹果公司当年实现了25000美元的收入,其中半数为利润。
这年秋季,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苹果II也基本开发出来了。开着豪华汽车的投资家也来了。这个慧眼独具的人叫迈克·马库拉(A. C. Mike Markkula,Jr.)。
马库拉的管理课
马库拉是苹果公司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幕后主宰。没有他,苹果公司还只能算一个作坊!遇到乔布斯和沃兹以前,马库拉已经是硅谷一个知名的百万富翁了,他在南加州大学取得电气工程的硕士学位,在美国休斯公司担任技术职务,以后依次担任过仙童半导体公司集成电路部的营销总监和英特尔公司的营销副总裁。马库拉发现,尽管两个年轻人对技术十分在行,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公司,不知道怎样开启更大的事业。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缺钱。
这些,马库拉都有!他首先为两个人上了为期15天的管理课。都讲了什么,笔者现在无处求证。大概不是什么学院派的讲法,毕竟马库拉没有专门学习过管理,但是,他由技术人才成长为硅谷最知名企业的营销副总裁,实践经验应该相当丰富!21岁的乔布斯听得很入神,那个26岁的木讷的计算机天才沃兹大概压根儿没有听进去。
事实是,在15天的管理课结束后,他们三个人完成了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由马库拉承担融资的工作,他不仅自己投入92000美元,还筹集到69万美元,外加由他担保从美洲银行得到的25万美元贷款,100万美元的资本,足以支持苹果的腾飞了!
1977,个人电脑史的苹果元年
马库拉以平等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盟苹果公司,并出任副董事长,乔布斯担任董事长,沃兹任研发副总裁。由马库拉推荐的迈克尔·斯科特出任苹果公司首任CEO。
1977年4月,苹果II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西海岸计算机交易会上大获成功。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万美元,此型号连续五年畅销不衰。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在纽约上市,融资1.01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当时IPO的最高纪录。
1983年,苹果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8亿美元,继上一年,第二次进入《财富》美国企业500强,位列第291名。28岁的乔布斯由于拥有财富 2.84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富有40人中最年轻的一个。那些在七年前押宝苹果的风投人士更是笑开了花,他们的原始股票,升值243倍!
辉煌背后的阴影
苹果的成功,使美国西海岸加州旧金山和圣何塞之间那块300平方英里的狭长谷地,“硅谷”,再次成为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的热土。一大批个人电脑的制造商开始起步。1981年,这股风气达到顶峰,计算机行业的蓝色巨人IBM就像一只睡醒的雄狮,宣布进入个人电脑领域,立志分享由苹果垄断的市场。
乔布斯马上召集公司管理层开会,商讨对策。乔布斯认为,苹果公司上上下下早已经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技术人员失去了创业初期的研发热情,长达五年时间,居然没有出现任何有价值的创新!还是苹果II在打天下。消费者们也陆续发现苹果II的各种问题。带领团队的斯科特并未在意,他安慰乔布斯不用慌张,已经在组建团队准备推出更好的苹果III。
1981年6月,公司采用在《商业周刊》等知名杂志上刊登巨幅广告的方式,高调宣布,比苹果II好100倍的苹果III即将在半年内推出。此举用意有二。第一,振奋员工精神。第二,威胁新进入这一市场的竞争者。然而,到年底,苹果的技术团队迟迟没有交卷。新闻界和苹果爱好者们已经频频来电询问进展了。这时,公司面临两种选择。第一,不顾时间限制,按照当初的技术承诺,继续硬着头皮研发下去,直到完美交差。第二,尽快出笼,削减技术指标。斯科特选择了后者。就算这样,苹果III还是拖到1982年5月才面市。技术指标远远低于当初的承诺。身负技术缺陷和不守信两种罪名的苹果III,遭到市场的无情唾弃,当然,这时候,只有CEO斯科特来顶罪了。6月,董事会宣布解除斯科特的CEO职务,马库拉担任新CEO,全面改组公司,并辞退了40名员工。由乔布斯代表苹果公司向公众诚恳道歉:
苹果III事件给苹果公司的声誉带来巨大影响,同时新闻炒作加重了此事件的程度。苹果公司从中汲取了教训,改组后的公司将以全新形象立于公众面前。苹果永远是第一流的!
卖糖水的也来卖电脑了
1983年,面对IBM咄咄逼人的攻势,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缩水,乔布斯认为公司缺乏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深谙管理和营销的领导者。他力排众议,相中了时任百事公司CEO且根本不懂计算机的斯高利,乔布斯对斯高利说的一句话,改变了后者的命运,“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早年,斯高利在布朗大学主修建筑设计,又从沃顿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1967年加入百事,从罐装车间实习开始,凭借工作业绩,30岁就担任了营销副总裁,38岁出任百事CEO。是年44岁的斯高利,已经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营销大师,因为他成功发起入户品尝、市场调查和广告战,百事可乐已经击败了竞争对手可口可乐,赢得了美国软饮料市场的最大份额。也许正处在胜利者的孤独中,这位商业奇才被乔布斯的话打动了,毅然放弃了比苹果大得多的百事公司的职位,加入到更有挑战的个人计算机行业中。
斯高利是执掌苹果公司的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管理专家,苹果公司由此进入了扩张规模的10年,年销售收入由1983年的10亿美元提高到1993年的80亿美元。但是,我们要清楚,这10年恰恰是整个个人计算机市场巨量成长的10年,由于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位的问题(斯高利意识到了,可是无法推行,详见“苹果文化”一节的具体分析),苹果正在逐步失去市场,市场份额由20%变成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