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的解释
[pre]“ 和为贵”,句出《论语》:“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类似的古训很多, 和为贵、 和气生财、和气致祥、 和衷共济、 家和万事兴, 百忍堂中有太和,都是说的“和”。儒家的“太和”观念,包含着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儒家是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再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 和为贵,乃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不仅儒家,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有机部分的其它流派,如佛、道、墨诸家,也大都主张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和”。佛教反对杀生,主张 与世无争;道家倡导“不争”,以“慈”、“俭”、“不 敢为天下先”为“ 三宝”;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尤为反对战争。 “和”是宽容主义精神的表现,是理论理性的体现。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人类自古至今,因国界、宗教、种族、主权、 经济利益的歧异,思想、语言的差别,乃至因家庭、财产、感情等诸多问题,所引起的冲突 不胜枚举,以至常常上演“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剧。和为贵的观念,对匡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 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