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危机的诚信危机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使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甚至绳之以法。”这是朱镕基同志在2002年“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特别讲话。这段话发出了一个信号:政府将强化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体制。已颂布实行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是把“明礼诚信”列入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之内,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我们的社会发展,正面临着本不该成为问题的“诚信障碍”本书透视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诚信的危机。 目录
引言 匹夫危言诚信危机
一 诚信本是华夏人的传统美德
二 失信让我们失去希望
三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
第一章 政府诚信是保障,敢问“公仆”诚信几何
一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考问政府诚信
二 缺少透明:政府诚信雾里看花
三 “窗口部门”是面镜子,政府诚信岂能儿戏
四 司法,请立起你的诚信牌
五 与民争利:“公仆”诚信告急
第二章 市场经济靠主体,企业诚信有几许
一 中国企业诚信大观
二 中国股市:“黑手”操控市场诚信
三 “上帝”的困惑:难识企业诚信真面目
四 “3·15”不堪承受诚信之虚
第三章 行业诚信是纽带,明里暗里多有骗
……
第四章 “防诈胜于防洪”——国人诚信告急
……
第五章 中国寻找失落的诚信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个搞传销的人,他的眼睛被利益蒙弊,他的头脑被高额回报所诱惑,什么同窗之谊,亲戚之情,都被拿来当作生财之道。笔者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搞传销的同学,他的经验是每天列出30个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的名字,并分别给他们打电话,先用关心的话语了解这个人的工作生活情况,再用煽动的话语激起他们挣钱的念头,最后再申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及产品。除非是有特别的意志力,大多数的亲朋好友都会被他们的话语所感染,又耐不住情面,只好乖乖地掏银子,但是一旦他们购买了产品,加入了组织,又没有如簧游说的口才和舍不下厚脸皮,只好自认倒霉,当了回冤大头。也正是有这些数不清的冤大头,才能有少数人的暴富,才能有传销像老鼠会一样难绝后患。
上学的时候,曾经接到一次连环信,信中称接信人必须在3日内寄出二十封同样内容的信,否则就会大祸临头,当时自己偏不信这个邪,也就不了了之了。对于传销,我认为也跟对那封信的态度一样,要有自控力,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能人云亦云。记住:相信自己,诚信对人,这两句话是对付传销最有力的武器。
真不希望再有这样的诚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