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的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卫星
1957年秋,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紧接着在1958年初春,美国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向政府提出了研制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对这个建议很重视,并在中共八由届二中全会上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世纪50年代末期,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为了使中国人造卫星早日上天,中国科学院组织我国著名科学制订了一个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实现卫星上天;第二步,研制回收型卫星;第三步,发射同步通信卫星。
当时不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世界各国还对我进行技术封锁,加上当时我国又处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的动荡时期,因此,科学研制工作在异常艰难和曲折中进行。但是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够做到大力协同。只要国家出面,把全国各部门的优势集中起来,我国的通信卫星就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搞上去。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2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卫星升空后的飞行轨道为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为倾角68.5度的近地椭圆轨道,运行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东方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同时还以20.009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音乐。“东方红”一号卫星肩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期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在《东方红》乐曲响彻浩瀚宇宙的同时,所有炎黄子孙都深深感受到自豪与光荣,中国也开始向技术更新、技术更全面、应用内容更广泛的新型卫星方面开始全面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