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截止到2015年年末,贵州省全省常住人口为3529.50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3474.86万人相比,五年间共增加54.64万人,增长1.57%,年平均增长率为0.31%。
其中,5年时间里,全省全年出生人口为45.88万人,出生率为13.0‰;死亡人口为25.41万人,死亡率为7.2‰;自然增长人口为20.4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8‰。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0.96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了0.6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61个千分点。
全省家庭户共有1068.5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419.2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户规模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减少0.04人。
民族构成方面,统计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47.23万人,占63.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82.27万人,占36.33%。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0.57%,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3.3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2191.17万,占62.2%)、苗族(429.99万,占12.2%)、布依族(279.82万,占7.9%)、侗族(162.86万,占4.6%)、土家族(143.03万,占4.1%)、彝族(84.36万人,占2.4%)、仡佬族(55.9万,占1.6%)、水族(36.97万,占1.0%)、白族(18.74万,占0.53%)和回族(16.87万,占0.5%)。
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还有253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在此主要简单介绍它们的分布及其族源。
1.苗族
分布:世居的苗族分布在黔、湘。滇、川、桂、渝及海南、陕西、北京十省市自治区,其中居住在贵州的苗族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贵州,苗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超过百万;松桃苗族与湘、鄂、川苗族连成一片为另一聚居地,贵州中西部的苗族分布最为分散,多住在高山和几县接壤的偏僻地区,与其它民族杂居相处。
族源: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距今五千多年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下游一带,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九黎”。九黎以蚩尤为首领,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开拓发展成为雄踞祖国东方的强大部落。在黄河上游姬水以黄帝为首的另一部落,不断向黄河下游发展,与“九黎”发生冲突,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大战以后九黎败北,蚩尤被杀,势力大衰,九黎部落的相当大部分战败后向南迁徙。
尧、舜、禹时期,九黎部落又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三苗”。当时,聚居龙庭、鄱阳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与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长期的抗争。经过禹的征伐,“三苗”集团的势力被彻底削弱,部落联盟被分化瓦解,使大部分族人离开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间的平原地带、避入山林沼泽,开始向西北和西南山区迁徙。
商、周时期,“三苗”的主要部分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部落一起被称为“南蛮”(亦称“荆楚”)。“南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楚国的主体居民。到西周中叶,“荆蛮”已成为周朝南方的劲敌。故从昭王开始,对“荆蛮”多次进行“征伐”,“荆蛮”的势力受到削弱。九黎、三苗、南蛮、荆蛮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他们是苗族不同时期的先民。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战争、政治、经济等等原因,苗族曾经历过大幅度、远距离、长时间的迁徙。迁徙方向主要由东向西,后则由北向南,至于小范围的局部迁徙则是多向性的穿插。
2.布依族
分布: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84万余。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在贵州,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州、黔西南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其余分布在黔东
族源: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濮”是“族”或“人”的意思,“越”亦称“戊”或“钺”,最早的钺是新石器时代的扁平石斧,石钺可安柄,布依族先民用作劳动工具或武器。
在新石器时期,贵州高原已活动有布依族的先民古越人。自新石器时代起,布依族先民就在贵州生息繁衍,创造灿烂的石钺文化和青铜文化。
(晋)《华阳国志》曰:“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又曰:“厉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南中”即今之贵州省、云南省及四川省南部,这一地区自周代以前历来都住着越人。该书对“夷越”这一人们共同体,同时称之为“夷濮”。《后汉书》则称之为“夷僚”。可见“夷越”、“夷濮”、“夷僚”都是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
隋唐时期,布依族被称为“蕃蛮”。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作为族群称谓出现于史籍,布依族先民即从撩人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在布依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祖先崇拜仪式里,他们均以土著民族自居,称汉族为“客家”、“客户”,自称为“本地人”。从“夷越”到“夷僚”、“蕃蛮”、“仲家”。布依族族源的历史线索是清晰的,他们是开发贵州高原的最早居民之一。
3.侗族
分布: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现今分布在黔湘桂鄂四省毗邻地方。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族源:侗族的族属渊源,与我国古代“百越”中的“西呕”(又称“西欧”或“瓯骆”)及后来演变的“乌浒”、“僚浒”有密切关系。秦始皇时,曾用50万大军为五路进攻岭南一带,其中“塞镡城之岭”的第一军正面与“西呕”不足接触。秦取岭南后,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其中象郡有镡城县。西汉元风五年(公元前76年秋),“罢象郡,分属郁林,”二郡,镡城县改隶武陵郡,地处“武陵西,南接郁林。”魏晋至南北朝,这一带的居民被称为“乌浒”或“僚浒”、“僚”。(南北朝)盛弘之《荆州记》载:“舞溪(即舞阳河)僚、浒之类,其县人但羁縻而已。溪山阻绝,非人际所履。又无阳(县名,辖及今天柱、三穗、玉屏、万山等地)乌浒万家,皆咬蛇鼠之肉,能鼻饮。”到唐代,史籍对故无阳县一带的居民称为“峒蛮”。
4.土家族
分布: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重庆市、贵州4省市的毗邻地区。贵州省的土家族主要集中在黔东北地区。分布最多的是铜仁地区。
族源:土家族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贵州土家族族源与古代巴人有渊源关系。今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地为古巴南国之南境。《华阳国志》记载巴国疆域时,指出:“其地东至鱼夏,西至樊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这里的黔涪就是巴子国被楚庄硚略占以前的“巴黔中地”,其区域包括今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数县和贵州的沿河、德江、务川、印江、思南等县地区。现在贵州土家族分布的沿河、德江、务川、思南、印江、江口、铜仁等地,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巴人就活动在这块地域了。关于巴人的来历,《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游一段较完整的记载。
5.彝族
分布:彝族是贵州省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及六盘水等县市。
族源:彝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全国共78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贵州彝族的族源问题,有来源于卢人说或土著说等多种,目前比较多的看法是来源于古代的氐羌。氐羌是我国古代一个人数众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势力强盛的族群。他们最早活动于今甘、青、川、陕交接地区以至滇西的广大地方,并不断地向四周发展。早在传说时代,由黄帝领导的部分就从黄河上游积极向东发展,首先与居于黄河中游一带的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共同入主中原,成了中原的主人。后来夏、周的统治者也都源出今川陕一带的氐羌。他们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王朝。当夏、周兴起向东扩展时,留在西北至西南一带的氐羌各部,社会发展则比较迟缓,基本上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过着游牧生活。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直至战国秦汉时期,他们中的不少部分还处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状态。古代氐羌的生活和文化特征如以父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嫂;言语多好譬类;死则焚其尸;贵妇人,党母族等,与历史上彝语支各族相比大概相同,所以氐羌是今西南彝语支各族的先民。贵州境内的彝族与古代的氐羌有密切的族属渊源关系。
6.仡佬族
分布:贵州省仡佬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0%以上。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贵州省北部分别成立了务川、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主要聚居在贵州省西北部及西部地区的遵义、仁怀、安顺、镇宁等市县。现如今仡佬族分为红仡佬、白仡佬、青仡佬、打铁仡佬、打牙仡佬、雅意仡佬、披袍仡佬、剪头仡佬、蔑仡佬、彝仡佬、苗仡佬11个枝系。各枝系的分布区域也有所变化:红仡佬主要分布在仁怀、黔西、大方、关岭、晴隆等地;打牙仡佬主要在普定、织金等地;披袍仡佬主要在平坝、安顺等地;打铁仡佬主要在大方、六枝、水城等地;雅意仡佬主要在织金、黔西等地。
族源:商周时期,我国南方有一种被称为“濮”的古族群,因其分布辽阔,人口众多,而有“百濮”之称。孔晁注:“卜人,西南之蛮也”,“卜即濮也”。另一种使用有肩石斧的古族群为“越”,他们散布在东南沿海及今广西一带,人们称之为“百越”。春秋战国时,广西境内的部分越人,溯水北上西进,移入西南地区,与濮人杂错而居,人口渐繁。杂居与西南地区的濮人、越人生活习俗互相影响渗透的部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族群—“僚”( “僚”原写作“獠”,作为族称当读作“佬” )。战国时期即有“僚”人出现。汉代的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唐初,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单一的民族—“仡佬”。南朝《水经注·温水》载,“溯雄夷濮”的夜郎承袭者于汉武帝时被杀,引起“夷僚成怨”,明确僚人是由濮人演变而来。彝族先民与仡佬族的先民接触较早,确知濮人是仡佬族的先民,至今彝语仍呼仡佬为濮,呼仡佬族的发祥地北盘江为“濮吐诸衣”,意为仡佬族开凿的河流。元《异域志·僚人》谓,“僚......有打牙者,为打牙葛僚”。(明嘉靖)《贵州通志》谓,“古称僚,一曰仡佬”,确指仡佬从僚人中分化出来的。濮人和僚人相继是仡佬族先民。贵州各族共认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安顺地区称为“古族”,遵义地区呼之为“古老户”。农村广泛流传有“蛮夷仡佬,开荒辟草”之语。
7. 水族
分布: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以三都为中心,分布在与三都毗邻的荔波、独山、都匀、丹寨、雷山、榕江、从江等县市,少数散居于黎平、凯里、麻江、福泉等地。其分布特点是:沿江河溪流交错地区,其间夹杂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平坝、河谷和山脊分布,人民依山傍水而居。村寨按姓氏聚族而居或成片聚居,一般由数十户或上百户组成一个村寨,杂姓村寨和单家独户零散居住者较少。
族源: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水族是由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骆越”
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单一民族。
秦汉以前,岭南一带居住者 “骆越”、“西区瓦越”、“南越”、等许多部落,他们与东南沿海的其他诸越部落,统称为“百越”。 从历史发展的迹象以及文化生活特点、言语等方面考虑,水族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起来的。水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原先居住在邕江流域的“岜虽山”一带,而邕江流域正是古代“骆越”活动的地区。受战乱影响,水族先民被迫沿龙江溯流而上,经今广西河池、南丹等地向北迁徙,移居黔桂边缘,从此开始从骆越的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渐向单一民族发展。从今天水族的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中,任然可以找到许多这种迁徙的迹象。如鬼师的“祭谷魂”咒语中,便提到是祖公随河上来时,从海边带来; 谷种;按照丧葬习俗,水族在老人过世后,其尸骨在入土之前,与死者父亲血缘的亲族须忌荤吃素,但鱼虾等水产不忌,并以鱼作为向死者敬供的必需祭品。在盛大节日(如端节)的祭祀与宴客时,鱼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与佳肴,这是水族古代先民在海滨和河边过着渔猎经济生活的一种遗俗;老人过世时,“鬼师”要为其做一只纸船,在内置死者灵位,然后焚烧,恭送死者灵魂回归祖先的发祥之地,这一习俗表明,水族祖先的原先居住地在江河湖海地区,船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8.回族
分布:贵州省回族主要分布于全省9个地、州、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贵阳市、铜仁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遵义地区。全省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均有回民,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多。其次以兴仁县和平坝县,贵阳市的云岩区、南明区,六盘水市的水城特区、盘县、六枝特区、钟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普安县、安龙县,毕节地区的赫章县,安顺地区的安顺市。明显表现出“大分散”和“小集中”的特点。再以分布于全省的方位来说,大部分在西部。其次为西南部及地处中心的贵阳市。再次以东部、南部及北部。贵州回族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大多数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族源:回族移居到贵州,有几个历史时期。其先民早在元初即到达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在宋理宗宝祐元年时,元朝宪宗蒙哥命其弟弟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由宁夏经甘肃、四川进攻云南丽江、大理等地。第二年忽必烈东征,留大将兀良合台继续征讨云南诸部,并调来一些回回将领,带领一些回回军进入云南,待平定云南全省后,驻守各地的军队中。既有蒙古军人,也有回回军人。 今天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昔日是属于云南省的地方。明初占领云南后,大兴屯垦,以资军饷。直至如今,有当年开垦的四十八屯中的尚官屯,卯官屯等地区,已是回族聚居区。说明在明初,又有回回人进入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清代初期,清王朝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交通又得到进一步畅通,农业、商业、手工业相应得到进一步发展,有的回族商人就在贵阳、遵义、安顺等地定居下来,同时,有回族哈元生者,雍正三年任威宁镇中军游击,其部下有许多回族军士。随哈元生来的回族将士随着战争结束,大多落户在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所以明末清初又是回族人移入贵州的一个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回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逃难到贵州,主要是到贵阳,是贵阳的回族人数从数十人突曾至3 00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回族人从祖国各地迁来贵州,有的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的,多数是随工厂迁来贵州的。
9. 白族
分布:散居在贵州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普定、水城、盘县、安顺等县、市、特区。贵州白族人口的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同时显现出大范围的共同区域特征。
族源:关于贵州白族的源流及形成年代问题,也在探索之中。马曜、尤中等多数专家认为,白族与古氐羌族群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即“僰,羌之别种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僰人分布,北起播州即今之遵义地区,西北至彝族君长乌撒部统治区即今之威宁、赫章,西南抵达播勒、于矢部所辖之地即今之安顺、关岭、罗甸、兴仁、普安和盘县等地,可见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另据民族学资料获知,当时的白族大多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平坝、集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交通要冲,已发展成为贵州西部地区的先进民族之一。是时,贵州白族的分布面基本定型,但在其居住范围内,仍然进行着自然和人为的纵横交错的迁移。 唐宋之际,南诏、大理国的统治区域“三十七部”,包括今之贵州西部绝大部分白、彝族等地区。为了有效地统治诸部乌蛮势力区域,段思平取得政权建立大理国后,分封白族人到关津要隘和富沃之地,为段氏征收赋税和担任军事防卫要务。大理的不少白族官员,携带妻室儿女,组织远征军翻山越岭,长途进军贵州西部一带屯驻,监督和管理乌蛮各部军政事务,故贵州白族中有一部分是南宋大理国时期从大理迁来的。威宁、赫章两县的白族张、苏、李、赵、杨等姓氏均属当时进入黔西北地区僰人军人后裔。白族苏氏谱碑记载“由滇入黔”。
10.瑶族
分布:瑶族是贵州世居民族之一,小聚居、大杂居,点状分布于湘黔、黔桂边境地区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铜仁地区、安顺地区等三周二地的16个县中。东起铜仁、石阡、南至黎平、榕江、从江、雷山、丹寨、麻江、剑河、三都、罗甸、望谟、西迄贞丰、紫云、关岭都有瑶族分布。瑶族按支系聚居,大的聚居点为一个瑶族乡,一般是自成村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状态。
族源: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捕得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11.壮族
分布:全国壮族人口,今有1600多万,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有1500多万人,其余分布在云南、广东、湖南、贵州等地。贵州省境内的壮族分布于从江、黎平、荔波、独山以及都匀、贵阳等县市。其中居住在从江县内的壮族占大部,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南部的秀塘、宰便、刚边、高武、翠里等乡,与苗族、瑶族、侗族杂居,乡境相连,地邻广西。其他县份的壮族,比较杂散,多以村寨聚族而居,居住在贵阳、都匀两市。
族源:地方志书记载和民间传说,贵州境内壮族多有广西迁来。民间传说,壮人先从广西来到加勉、加牙一代,因不适应,又往古州到九朝九洞的侗乡苗寨迁移。省内各地壮族,主要有莫、韦、梁、黄为大姓。各大姓都有其时代相传的祖先入乡歌。其内容叙述其祖先来源和迁徙历程。相传他们的祖先,大多数是从桂北的环江、南丹等地区迁来。明永乐十一年贵州正式建立,迄今近600年,那么壮族迁入贵州至少有600多年。
12.畲族
分布:贵州省畲族分布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和都匀市。其中麻江分布最多,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杏山镇、碧波乡、贤昌布依族乡、谷硐镇、宣威镇、下司镇、坝芒基布依族乡、龙山乡、景阳布依族乡。凯里市主要分布在炉山镇的六个鸡、角冲两个行政村。都匀主要分布在杨柳街镇谷江片区,沙包堡镇摆楠片区以及洛邦镇的义红等地。福泉市主要分布在马场坪、凤山、兴隆、黎山四个乡镇。
族源: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特点。 明、清时期,是畲族先民向闽东、浙南大迁徙的时期。他们到达那里时,平坝地区已多为汉族居住,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汉族所垦殖。因此,他们只能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或者是佃租汉族地主的土地,或给地主富农当长工。长年辛勤劳作。他们所到之处,荒山变茶园、沟壑变良田。畲族人民为开发祖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13.毛南族
分布:贵州的毛南族在历史上称为佯偟人,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惠水、独山三县境内。其中,以平塘县为多。惠水县次之,独山县最少。平塘县境内的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卡蒲、河中、六硐、者密、甲青5个乡。居住在独山县边境的羊凤乡的毛南族与平塘县上述地区相连,共同形成一小片聚居区。
族源:佯偟在贵州的分布,历史上比较广泛。据明《黔记》所载,今铜仁地区、黔东南和黔南两自治州的部分县均有佯偟人居住,后来佯偟人居住地逐渐缩小。
14.仫佬族
分布:贵州仫佬族多数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黄平县,少量分布在都匀、贵定、瓮安等县、市。以麻江县的基东、下司、龙山、碧波、贤昌、杏山,凯里市的大风洞、炉山、龙场,福泉市的陆坪、兴隆、黄平县的岩头等地为主要聚居地。
族源:仫佬族是贵州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由古僚族群中逐渐发展而来。自元代始有单独的记载。如《黔记》:“木老苗有王、黎、金、文等姓,散居各州县。”《黔南职方纪略》:“木老分布贵定、平越、瓮安、都匀、麻哈、清平有之。”《黔南识略》:“木老分布贵定、平越、瓮安、都匀、麻哈、清平、凯里、黄平、石阡等地。”
15.满族
分布:贵州省世局的满族,主要居住在黔西、金沙、大方三个县的结合部。
族源:清初,顺治元年满洲八旗兵入关,清定都北京。明王朝残部和大顺军退居西南,联合反清势力。顺治十五年,清廷为了平定反抗势力从广西、湖南、四川分三路进军贵州。吴三桂一路夺取遵义后,得到水西宣慰使彝族土司安坤的协助,顺利通过水西、乌蒙地区,继而进取云南,杀永历王,灭南明。康熙三年贵州起兵反清,次年吴三桂向朝廷借口水西彝族土司安坤刑牲诅盟谋叛。清廷为维护对水西的统治,令吴三桂领云南贵州各镇守兵讨伐安坤。事平后,部分满族清军留在今黔西、金沙、大方各地,开垦从农。这是进入贵州省的第一批满族。出世居在三县的满族外,其他县市的满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建设需要,从黑龙江、吉林、辽宁随工厂迁入贵州的满族干部和工人,有的是从东北三省或北京、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大专院校毕业分配来的贵州工作的学生,也有的是省外支黔的满族干部,少部分是贵州黔西、金沙、大方三县外出工作的职工。
16.蒙古族
分布:贵州省蒙古族大部分居住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铜仁地区的思南县、石阡县。此外在毕节地区的毕节、黔西、金沙、纳雍等县,遵义市的遵义、仁怀、凤冈、湄潭等县,铜仁地区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施秉、镇远、岑巩等县均有分布。全省的87各(市)中有68个居住有蒙古族分布。
族源:作为贵州少数民族之一的蒙古族,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以余姓为主的蒙古族占绝大多数。并根据族谱记载,基本上是明清之际由四川迁入落籍。
蒙古族进入贵州的时间,应该是余姓蒙古族进入贵州的时间。根据《余氏家谱》和大量墓碑证明,在明末清初,由于四川发生动乱,余姓由四川碾转迁入贵州毕节地区的大方、黔西等地和铜仁地区的思南、石阡等地,落籍为业。
17.羌族
分布: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有羌族1024人,分布在32个县(自治县、市、区、特区)。人口较多是石阡县、江口县、南明区、镇远县、凯里市。
族源:公元前5世纪以前,羌人依随水草向东、西、南三面迁徙。中原地区羌姓,即古羌人往东迁的部分。向西迁的和藏族有着渊源关系,向南迁徙的称为越羌、广汉羌、武都羌等。今日的羌族,就是由当时迁到岷江上游的一支羌人发展而来。追溯贵州羌族的族源,在实地考察中得知贵州石阡、江口两县的羌族,各姓氏入黔情况,贵州的羌族由四川等地迁移而来,时间约在明末清初,至今约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