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班会课
2017-10-27
展开全部
一、主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较强的针对性。班会的主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东讲一点,西讲一点。它不同于一些“大杂烩”式的班会课,每节课只要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问题已经足够,太多的目的只能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班会的主题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当前的形势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辩论的热情。
二、做好充足准备工作。俗语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就像一台进行现场直播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从班会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在开会前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特别是一些汇报式的主题班会,要提前布置学生调查、研究,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好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组织、实施,教师则充当“幕后功臣”的角色。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让他们参与整个过程,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高一年级有一节名为“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班会前先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小品,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的挫折。然后组织全班同学来观看并讨论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由于整个班会过程由始至终都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只在其中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之前已投入了时间、精力,在班中已形成一股讨论的热潮,所以在课堂上几乎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在最后全体同学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勇于面对挫折,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或请教别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会虽然随着一曲“爱拼才会赢”结束了,但它让同学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也给全班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四、重过程,轻结果。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当我们引导学生对一些较具争议性问题进行谈论时,不是一定要对问题下一个绝对“对”或“错”的结论。只要能触动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激烈辩论就达到目的了。
五、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班主任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抓住一些有利的教育时机,在适当的时机召开主题班会,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有位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的老师,他在毕业前夕,发现学生们虽都在忙于毕业复习,但思想也比较复杂,他们正面临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对未来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在这关键时刻,班主任经过反复思考和精心策划,决定在全班举行“十年后一席谈”主题班会,作为理想前途教育的一次活动,并且要求每位同学在思想上作好准备:经过艰苦奋斗,十年后的你、我、他,将会有怎样的作为呢?有朝一日,我们相聚在一起,你要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经过主题班会大家畅所欲言后,全班同学情绪稳定,精力集中,同学间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勤奋学习的风气,更加浓厚。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全班同学在毕业考试中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六、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感情易冲动但不易控制,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兴趣不易持久。因此主题班会的形式不能太过单一,除了常用的竞赛、文艺表演、讨论、辩论等形式外,有条件的话,还可带学生到教室外进行实地的主题班会课。如到海洋馆进行海洋科学考察,到戒毒所与干警、戒毒病员座谈,利用假日骑自行车到郊外感受大自然陶冶,到贫困的农家或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博物馆参观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高中学生知识增多,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发展,对政治与社会总是比较关心,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点在组织班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
七、引入多媒体工具,加强直观效果。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诱惑: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节目,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杂志无不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只用干巴巴地说教来进行教育,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录像能带领学生到不轻易到达的地方或重温过往的历史;通过计算机能让学生快速地获得大量信息;通过音乐能渲染气氛、带动活动的高潮。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50%,如果视听结合起来记忆的内容达到65%。因而正确使用多媒体工具能够促进学生接受观点,提高教育质量。
在我们身边,优秀的主题班会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只要你留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主题,和学生一起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必定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成长
二、做好充足准备工作。俗语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就像一台进行现场直播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从班会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在开会前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特别是一些汇报式的主题班会,要提前布置学生调查、研究,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好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组织、实施,教师则充当“幕后功臣”的角色。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让他们参与整个过程,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高一年级有一节名为“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班会前先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小品,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的挫折。然后组织全班同学来观看并讨论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由于整个班会过程由始至终都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只在其中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之前已投入了时间、精力,在班中已形成一股讨论的热潮,所以在课堂上几乎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在最后全体同学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勇于面对挫折,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或请教别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会虽然随着一曲“爱拼才会赢”结束了,但它让同学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也给全班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四、重过程,轻结果。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当我们引导学生对一些较具争议性问题进行谈论时,不是一定要对问题下一个绝对“对”或“错”的结论。只要能触动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激烈辩论就达到目的了。
五、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班主任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抓住一些有利的教育时机,在适当的时机召开主题班会,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有位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的老师,他在毕业前夕,发现学生们虽都在忙于毕业复习,但思想也比较复杂,他们正面临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对未来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在这关键时刻,班主任经过反复思考和精心策划,决定在全班举行“十年后一席谈”主题班会,作为理想前途教育的一次活动,并且要求每位同学在思想上作好准备:经过艰苦奋斗,十年后的你、我、他,将会有怎样的作为呢?有朝一日,我们相聚在一起,你要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经过主题班会大家畅所欲言后,全班同学情绪稳定,精力集中,同学间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勤奋学习的风气,更加浓厚。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全班同学在毕业考试中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六、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感情易冲动但不易控制,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兴趣不易持久。因此主题班会的形式不能太过单一,除了常用的竞赛、文艺表演、讨论、辩论等形式外,有条件的话,还可带学生到教室外进行实地的主题班会课。如到海洋馆进行海洋科学考察,到戒毒所与干警、戒毒病员座谈,利用假日骑自行车到郊外感受大自然陶冶,到贫困的农家或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博物馆参观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高中学生知识增多,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发展,对政治与社会总是比较关心,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点在组织班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
七、引入多媒体工具,加强直观效果。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诱惑: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节目,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杂志无不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只用干巴巴地说教来进行教育,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录像能带领学生到不轻易到达的地方或重温过往的历史;通过计算机能让学生快速地获得大量信息;通过音乐能渲染气氛、带动活动的高潮。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50%,如果视听结合起来记忆的内容达到65%。因而正确使用多媒体工具能够促进学生接受观点,提高教育质量。
在我们身边,优秀的主题班会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只要你留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主题,和学生一起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必定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成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