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活跃起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让高中物理课堂活起来
作者:liuxinyuan2012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既要注重生活,又要注重实践。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物理现象,它们不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甚至还跟一些表面现象相背离,这就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久而久之,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觉得物理越来越深奥。那么,物理课堂就需要多姿多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通过外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和反思,我对物理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1. 还给学生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提出“六部”教学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法。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学学案,让学生有了自学的要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学生展示,完善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还规范了书写。教师的点拨环节如同画龙点睛,补充学生没有深入的地方,概括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让本节课达到高潮。
这就需要教师既要饱满的热情和爱心,又要丰富的经验和应变能力。在学生整理和当堂检测环节,让学生把知识形成体系,并能查漏补缺。
2. 变接受为探究,善于设置疑问
在长期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更注重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讲得丝丝入扣,严谨科学;如何把问题分析透彻,把学生注意不到的地方告诉他们,却很少考虑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是怎么想的。教师讲得越细致,学生思考的空间被挤占得越多。这就造成学生“上课听得懂,课下不会做”的局面。没有体验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我们要善于在关键的地方设置疑问,诱导学生逐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选修3—1的“电势能”概念教学中,当然,我们可以直接从电场力做功理论分析中引入电势能概念,但我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两块带电的平行板中,悬挂一只金属小球,小球在两板中来回不断摆动,并敲打两板,发出响声。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小球摆动的原因。学生叽叽喳喳,终于讨论确定:是小球的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势能的存在。所以我们平时教学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吸收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才能灵活应用。
3. 改讲实验为做实验,诱发学生思考
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例如,在必修1的摩擦力教学中,学生体会不出汽车行驶地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我让学生设计一个可动的路面,让遥控车在上面行驶。学生想到在两个易拉罐上面搭一块硬纸板,第二天我带来材料和遥控车,与学生一起进行了这个实验。学生很兴奋,课堂很活跃。趁热打铁,我让学生解释纸板后退的原因。还有在学生的自主实验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学生参与,更需要学生思考,通过手的劳动调动大脑的运动,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物理学家贝费里奇:“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如果仅注意那些预期的事物,就可能错过预期之外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尽管开始令人不解,却最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重要事实的发现。”
4. 注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体验
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评估”等环节体验科学过程,感悟科学方法。但课堂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制约,可以让学生借助于体育课研究跳远成绩可以通过改变哪些因素来提高;通过测体重,乘坐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活动,了解和体验失重与超重;通过放假时坐车回家,体会汽车转弯时离心运动的感觉。在这些此类研究活动中,追求的不是结论的尽善尽美,而是由过去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向重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5. 融入物理学史,培养创造型人才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在教学中,恰当引入物理学史,以其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和哲理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与学生一起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在讲“电磁学”部分时,我不仅向学生介绍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等科学家的事迹。特别是法拉第,我让学生从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部分在课堂中展示。有的小组从法拉第出生家庭说起,法拉第出生贫寒,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好学、认真和上进,从而获得戴维赏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开拓了视野。
有的小组从法拉第的治学精神说起,法拉第在有生的76年里,用了59年的时间做实验,而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整整用了10年时间,还写了无数多的论文和巨著。有的小组从不尚富贵说起,法拉第在他成名之后,谢绝了皇家学会会长、皇家研究院院长等职位和头衔,也不接受贵族爵位,他说:“我是贫民,我也不想当贵族。”每一组叙述完,都是一片掌声,在学生敬佩和感动之余,让学生认识到伟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他们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品质是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的。
作者:liuxinyuan2012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既要注重生活,又要注重实践。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物理现象,它们不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甚至还跟一些表面现象相背离,这就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久而久之,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觉得物理越来越深奥。那么,物理课堂就需要多姿多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通过外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和反思,我对物理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1. 还给学生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提出“六部”教学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法。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学学案,让学生有了自学的要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学生展示,完善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还规范了书写。教师的点拨环节如同画龙点睛,补充学生没有深入的地方,概括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让本节课达到高潮。
这就需要教师既要饱满的热情和爱心,又要丰富的经验和应变能力。在学生整理和当堂检测环节,让学生把知识形成体系,并能查漏补缺。
2. 变接受为探究,善于设置疑问
在长期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更注重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讲得丝丝入扣,严谨科学;如何把问题分析透彻,把学生注意不到的地方告诉他们,却很少考虑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是怎么想的。教师讲得越细致,学生思考的空间被挤占得越多。这就造成学生“上课听得懂,课下不会做”的局面。没有体验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我们要善于在关键的地方设置疑问,诱导学生逐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选修3—1的“电势能”概念教学中,当然,我们可以直接从电场力做功理论分析中引入电势能概念,但我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两块带电的平行板中,悬挂一只金属小球,小球在两板中来回不断摆动,并敲打两板,发出响声。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小球摆动的原因。学生叽叽喳喳,终于讨论确定:是小球的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势能的存在。所以我们平时教学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吸收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才能灵活应用。
3. 改讲实验为做实验,诱发学生思考
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例如,在必修1的摩擦力教学中,学生体会不出汽车行驶地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我让学生设计一个可动的路面,让遥控车在上面行驶。学生想到在两个易拉罐上面搭一块硬纸板,第二天我带来材料和遥控车,与学生一起进行了这个实验。学生很兴奋,课堂很活跃。趁热打铁,我让学生解释纸板后退的原因。还有在学生的自主实验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学生参与,更需要学生思考,通过手的劳动调动大脑的运动,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物理学家贝费里奇:“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如果仅注意那些预期的事物,就可能错过预期之外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尽管开始令人不解,却最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重要事实的发现。”
4. 注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体验
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评估”等环节体验科学过程,感悟科学方法。但课堂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制约,可以让学生借助于体育课研究跳远成绩可以通过改变哪些因素来提高;通过测体重,乘坐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活动,了解和体验失重与超重;通过放假时坐车回家,体会汽车转弯时离心运动的感觉。在这些此类研究活动中,追求的不是结论的尽善尽美,而是由过去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向重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5. 融入物理学史,培养创造型人才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在教学中,恰当引入物理学史,以其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和哲理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与学生一起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在讲“电磁学”部分时,我不仅向学生介绍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等科学家的事迹。特别是法拉第,我让学生从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部分在课堂中展示。有的小组从法拉第出生家庭说起,法拉第出生贫寒,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好学、认真和上进,从而获得戴维赏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开拓了视野。
有的小组从法拉第的治学精神说起,法拉第在有生的76年里,用了59年的时间做实验,而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整整用了10年时间,还写了无数多的论文和巨著。有的小组从不尚富贵说起,法拉第在他成名之后,谢绝了皇家学会会长、皇家研究院院长等职位和头衔,也不接受贵族爵位,他说:“我是贫民,我也不想当贵族。”每一组叙述完,都是一片掌声,在学生敬佩和感动之余,让学生认识到伟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他们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品质是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