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2022-12-28 · 合易咨询诞生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
一、“绩效目标”与“激励”不匹配
员工的绩效目标难度差异是非常大,价值贡献差异大,激励的力度应该和绩效目标实现的难度和价值贡献大小匹配,否则,绩效管理就很难在企业有效的推行,或者说很难得到公司各层级人员的支持。
我们在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企业员工更多关注的是考核结果如何应用的问题,如果绩效实现难度大,激励远远达不到预期,员工可能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致力于绩效目标的达成,那么,绩效管理的意义就丧失了。
二、跨岗位的绩效结果排名导致考核的不公平
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中,很多企业运用绩效考核得分进行排名、划分等级,确定绩效系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绩效目标实现难度越低的岗位得分越高,出现倒挂的现象,也是绩效管理体系无法有效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什么都要考,面面俱到,抓不住绩效管理的重点
管理二八定律(英语:Paretoprinciple,也被称为80/20法则、关键少数法则、八二法则、帕累托法则),是指约仅有20%的变因操纵着80%的局面。但是,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都违背了这一规律,什么都要考,而对20%起关键作用的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绩效管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针对以上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合理界定20%的关键目标,作为绩效激励的重点
20%的关键目标应该来源于企业近期战略规划、企业关键成功因素、企业目前管理中的短板因素。对于这20%的关键目标,建议和和销售人员的提成制度一样,或者采用专项激励的模式,实现绩效和薪酬的全面融合,而不是在所有的考核目标中占一定比例的权重,人为弱化这20%关键目标的考核激励。
二、对绩效目标进行分类管理,正负激励并重
部分绩效目标是员工本就应该做好的,如果没有做好,就应该给予负激励,部分绩效目标是需要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价值贡献,这类目标就应该正向激励,两种绩效目标应该进行分类管理。
三、以个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激励依据,而非排名结果
当我们为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确定好绩效目标后,考核的激励应该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激励的依据,而非员工之间比较、排序等,因为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绩效目标的实现难度、贡献度没有可比性,激励的力度也应该是不同的,盲目比较会导致考核的不公平性和可实施性。
企业如果能正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时纠偏,持续优化绩效管理的体系和模式,那么,绩效管理一定会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
2018-01-31 · 随时、随地的企业家商学院
一、注重绩效考核结果而忽略过程
许多企业只关注绩效考核的结果。却忽视了绩效实现的过程。殊不知绩效的实现是通过有效的过程来保障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管理环节。有效的绩效计划、绩效沟通才是推动绩效的法宝。
二、绩效考核指标不变
绩效考核面面俱到但是抓不住重点,甚至不同部门千篇一律。事实上,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部门其考核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企业如果为了考核而考核,不如不考。
三、绩效考核只是奖惩的手段
很多企业管理者拿绩效考核的结果来说事。认为绩效考核是为了惩罚不合格的员工或者是奖励优秀的员工。这样做也不无道理,但绩效考核不应该单纯为了奖罚员工而存在。绩效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整理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
绩效管理是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它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员工的表现,识别员工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改进计划。然而,由于实施绩效管理可能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因此常常会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绩效管理误区:
以过去的表现为基础来评估未来的表现。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表现,而不是为了评估过去的表现。
以个人为中心。绩效管理应该以整个团队或组织为中心,而不是以个人为中心。
忽略员工的个人差异。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能力和风格,因此在评估他们的表现时,应该考虑到这些个人差异。
评估标准不够明确。评估标准应该清晰明确,以避免对员工表现的错误评估。
缺乏及时反馈和指导。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表现,并制定改进计划。
将绩效管理与薪酬挂钩。虽然绩效管理可以用于决定员工的薪酬,但它并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绩效管理应该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提高其表现。
忽略员工的意见和反馈。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员工应该有机会提供他们对评估过程的意见和反馈。
不适当地使用绩效管理数据。绩效管理数据应该用于制定改进计划和决策,而不是用于惩罚或惩戒员工。
这些是绩效管理中常见的一些误区。通过避免这些误区,组织可以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的表现,并取得更好的业绩。
绩效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