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学习笔记,该怎么做才省时且有用
第一步 做框架——三分法
许多人做笔记的时候,习惯于一上来就写,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他就抄什么,态度极其认真,但是这样做学习笔记往往效率很低,且满满一页纸并突出不了重点。
正确的做法是:打破传统习惯,一页空白的笔记本拿出来时,首先要为它画出框架,简简单单“一横两竖”就把页面分成了四个部分,最上面的地方留作标题,下面作为笔记的内容。这样,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第二步 写标题
假如给你一张你半年前做的学习笔记,如何才能一眼想起笔记的内容呢?
写标题,就是帮我们情景重现最好的办法。
一看标题,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无论多久之后在翻阅这份笔记,依然是非常清晰。
有些人会觉得课还没开始上呢,我怎么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呢?
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作为标题,课上完了,再在大标题下写出问题的答案作为副标题,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所谓开放式问题,是指不能用”YES”or”NO”来回答的问题,比如,今天生物课,学习DNA,正确的提问应该是“DNA是什么?”或者“DNA有什么作用?”“DNA有什么结构”这类问题,而不是”DNA好吃吗?”“DNA和RNA一样吗?”这类的。
通过回答“DNA是什么?”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对课程内容进一步的总结和归纳,加深对这节课的理解。
一个大标题加一个小标题,轻松一步,我们的理解力,对知识框架的把握,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步 填充
在第一步中,我们已经将纸面下部分内容分成了三部分,这三部分该如何使用呢?
[第1部分] 板书部分
板书是作为誊写板书重要内容的位置,我们可以在画“三分法”时就留下较多的位置。
当然不是将老师所写的内容,完全抄下来,而是经过筛选和凝练,将老师表达的重要内容,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部分,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补充,所以不是我们上课时记录的重点,对于手速慢的同学,我们只要粗略地记下老师讲的框架就可以了。
[第2部分] 提问部分
这是上课时的重点。
课堂45分钟的时间,很多人会觉得老师讲的太快,跟不上,一节课跟不上,之后就会两节课跟不上,然后更多,渐渐就会产生焦虑甚至滋生厌学情绪。
还有一些同学想要提高成绩,却找不到自己的知识盲点,不清楚自己会不会,或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只要妙用第2部分,就可以很大的缓解。
第2部分是要求我们当堂把老师讲到的,我们不理解的问题,迅速记录下来,不管是多么细枝末节,或者是稀松平常,一定记下来。
下课之后再去向老师、同学,甚至百度君求助,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在旁边就好。
简简单单地记录当时的疑惑,不但便于下课与老师同学交流,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发现我们的知识盲区,既能让我们进行针对性复习,又能让我们获得战胜小知识点的快感,形成良性循环。
[第3部分] 总结部分
解决了第2部分遗留的问题,会有同学觉得万事大吉了,可以把这份笔记“裱起来”挂在墙上了。
其实,重点才刚刚到,“三分法”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总结。
这时我们的任务,是通读前两部分,用最凝练的语句来总结,并且回答我们在标题上提出的问题。
有些同学会认为重点就在前两部分之中,总结是低效且无用的。
事实上,当你半个月之后再拿起这份笔记的时候,还能够一眼从前面纷乱的内容中看到重点吗?
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你将知识内化的过程。老师的板书,对你来说只是孤立的知识点,只有将它们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你才能真正地掌握它。
第四步 完善
一份真正有用的笔记,初步填充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润色。
◆ 小技巧
1.善用符号:善用符号不但能突出重点难点,更能够通过不同的符号刺激我们的大脑,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灵魂。
2.三支彩笔:用笔颜色应该小于等于三种,有些同学喜欢将笔记本画的五颜六色的,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笔记的美观度,但是纷杂的颜色往往会掩盖重点,一色表示内容,一色表示重点,一色表示疑问,三种颜色刚刚好满足我们学习笔记的要求。
3.善于留白:留白一方面可以使画面美观整齐,另一方面会有足够的位置供我们之后修改笔记。
学会做学习笔记,你会慢慢发现,看似无用“鸡肋”已经变成大鹏之翼;科学的学习笔记,成为了我们学习的好助手,不仅减少了时间的消耗,还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做学习笔记,你会发现,你可以一边提高成绩,一边还可以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