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亚历山大 东征 为什么没来 中国 却跑到了 印度?
在西方人眼中,欧洲历史上有四位特别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恺撒大帝、汉尼拔、拿破仑。而排在首位的亚历山大,又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帝国的国王。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当初东征的目的并不是去打印度,而是要来打中国。他的老师,也是古希腊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给了他一幅标有中国的地图。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是一个传说中的名字,号称“黄金国度”,据说遍地黄金,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天堂。
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亚历山大的东征在印度戛然而止。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到,就在不远的地方,存在着当时东方世界的文明中心―中国。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中国的情况,亚历山大东征时,亚历山大东征时间是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此时我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而从西边来的亚历山大,最有可能碰到的国家就是义渠,从东边来将会在陕西这个地方碰到秦国,当时正是和亚历山大同岁的秦惠文王。
首先我认为亚历山大不可能走错路,那个时候他已经到了新疆,也就是我们古书上的条支。他得到了中国地图,却跑到了印度,我觉得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会打探中国的情报,对自己的实力和义渠及秦国做出分析,通过来往客商打听到了义渠及秦国的强大,他又是劳师远征,在装备及人数上没有一点优势。才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跑到了印度。
为什么这么说那,我们来分析下,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自身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以完整的横队勇猛地冲向敌人,给尚未从骑兵袭击中恢复过来的敌人以更沉重的打击。不能摆脱马其顿方阵的追击的披着重甲的士兵在战场上移动的速度还比不上成阵的马其顿人。但是,马其顿方阵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统一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一旦对方突破侧翼,矛阵中的长矛兵很难抵抗剑兵的进攻。对付密集箭阵的能力弱,无论是轻骑射兵,还是步射集团,只要能驱散轻步兵,列阵的长矛手几乎是任凭射杀。
只要是正常人就不可能去对抗秦国的强弓硬弩,所以我认为;亚历山大才去了印度。
![](https://ecmc.bdimg.com/public03/b4cb859ca634443212c22993b0c87088.png)
2024-11-24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