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道具中头上长长的两个羽毛,叫做什么?
那两根长羽毛叫做“翎子”也叫“雉翎”,是京剧里的一种行头。一般来说多见于青年武将人物的头上,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等感觉。
翎子功,就是摆动翎子的技艺和功夫,俗称“翎子功”。据记载,它最早出现在昆曲里,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地方戏曲中。包括生、旦、净、末、丑都有使用,小生用得最多,所以有“翎子生”之一行当。制作翎子的材料是用雉鸡的尾羽,雉翎是插在头盔上的两片几尺长的雉鸡尾羽。
它是由几根公雉尾羽制成的,是戏曲中头盔的装饰物。通过羽毛的舞动和优美的肢体行动,可以表达人物的心境和风度。其主要功能是强化表演,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戏曲里人物的各种情感,当然也增加了装饰的美感。翎子功有着掏、衔、衔、挑、竖、甩、摆、抖、旋、绕、涮等多种技巧。
翎子作为戏曲角色的行头。单手捋翎,再搭架亮相,会给观众带来一种英姿勃勃、威仪非凡的感受。口咬双翎的表演会使人物倜傥风流、豪气无双、狂傲跋扈、不可一世的不同特征被生动地反映出来。使用技巧只是一种表演方式,把握角色的特点和内在变化,才能够完美塑造角色。
在戏剧的舞台上,“翎子功”有不少精美绝伦的表演,戏剧艺术家们努力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使观众能够身临其中。
如果您看过相关的戏剧,包括一些传统的绘画、皮影等艺术作品,就可能留意到一个现象,当孙悟空、吕布等比较英武、年轻的形象出现时,头顶往往要插两根很长的羽毛,这两根毛在戏剧行头里被称为“雉鸡翎”或者“翎子”,很多戏种里都有它。
除了男性角色,京剧中的女性武将角色也经常佩戴雉鸡翎。比如杨门女将的戏,很多戎装女将都有雉鸡翎。虽然只是简单的两根羽毛,却为这些女将平添了一股英气。有些人还进一步把雉鸡翎玩出了花样,形成了一套专门的翎子功,借助翎子的翻飞或静止,表达角色的情绪。
那么,这种雉鸡翎的来历究竟是什么呢?单纯从戏剧史的角度,恐怕已经说不太清楚了,因为早期的资料比较匮乏,特别是图像证据。不过,如果我们把在头部装饰双羽的做法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上来考察,会发现它很可能跟历史上武将所佩戴过的一种特殊的冠有关系,而这种冠最早居然能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国。
这种冠名为鹖[hé]冠,《后汉书·舆服志》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它的形状,抄录如下:
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鶡冠,纱縠单衣……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
现代爱好者复原的汉代鹖冠
根据这段文献我们能够知道,汉代有一种冠被称为武冠,或者大冠。如果在左右两边插上双鶡尾,就成了鹖冠。在汉代,虎贲、羽林等勇猛的武士都戴鹖冠。
武冠的形象比较清楚,除了在壁画、画像石等材料中屡有发现,还出土过汉代的武冠实物。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发掘过一座新莽时期的墓葬,墓主人头部就戴着武冠。
而鹖冠上之所以选择鹖这种鸟的羽毛,是因为它很好斗,被视为勇雉。曹植曾经专门为这种鸟写过一篇赋文,他说“鹖之为禽,猛气,其斗,终无胜负,期于必死”,也就是说,两只鹖一旦斗起来,就必须要争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