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矿产储量按新分类套改后,对认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现状以及勘查开发对策、措施的宏观影响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新的分类标准实施后,国土资源部按照新的分类将建国50年来探获的固体矿产储量进行了套改。新的分类带来了对矿产资源形势的新认识。
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仍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储量的质量结构显现出“三少三多”的特点:一是储量、基础储量少,资源量多,在查明矿产资源中,基础储量占36.3%,资源量占63.7%,储量占查明资源储量的18.9%,占基础储量的一半左右;二是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占三分之一,经济可利用性差和经济意义未确定的占三分之二;三是探明的资源储量少,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按照新分类标准的地质可靠程度划分,我国148种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储量达到探明程度的仅占10.63%,达到控制程度的占43.55%,达到推断程度的占45.82%,我国固体矿产特别是一些重要矿产的勘查工作程度明显偏低。
储量套改虽然没有改变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总量的认识,但对资源储量的质量、结构的认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我国固体矿产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具有一批优势矿产。套改结果表明,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矿产种类多、资源储量大的少数几个矿产资源大国之一,资源大国的地位没有改变。
第二,我国人均资源量在世界排名第53位,可供资源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我国人均资源量特别是重要矿产的人均资源量将更低,我国矿产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形势日趋严峻。
第三,套改后经济可利用的基础储量仅是套改前原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现实可供资源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传统上认为资源丰富的矿产,经套改后基础储量占原保有储量的比例相当低。短缺矿产属于可采储量比例更低。
第四,经济可利用性差和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量比重较大,绝大多数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查明的,经济效益差和主要矿产品位低是造成停建、停采或闭坑的主要原因。但这部分资源量,通过改善矿区基础设施条件,资源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提高相应的地质勘查程度和开展可行性评价工作等,可能转化为经济可利用的基础储量,这是提供资源储备的潜力所在。
上述新认识,必然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发展的对策、措施产生宏观上的影响,如:国家需加大投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调整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投入商业性勘查;应促进矿山企业提高矿区内资源量的勘查程度和资源利用水平,转化和提高资源的经济类别,发挥资源潜力;应加强非金属的开发利用研究,发挥非金属矿产的优势;走出去勘查开发利用国际上的资源;尽快实施资源储量、矿产品的必要的储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