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有哪些爵位?
在周代,王是天下最高统治者,各诸侯国的国君,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王居于天下最崇高的地位。各诸侯国由他封建,他也有权虢夺,所以周王是各诸侯国的共主。王是所谓受天命来统治天下的,宣称他是天之子,简称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他的土地,所有的人都是他的臣民,他分封土地给诸侯,要向他缴纳贡赋,而且他随时可以收回,改封给别人,对臣民他掌握着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在西周盛世时,各国诸侯定期朝贡,他也可以随时召见和调用各诸侯国的兵力、人力和资源。不朝贡、不服从征调,他就问罪。在西周时代尤其是前期,这个政治秩序维持得挺好,能够天下太平。西周亡,平王东迁后称为东周,历史进入春秋时代。王室力量衰落,各诸侯国互相争霸,先后有所谓“春秋五霸”,没人听周王的,周王朝名存实亡;后来连虚名也没有了。
在春秋时代,原来的政治秩序被破坏了。周王成了摆设,有的诸侯甚至把周王召唤来召唤去,颠倒了主从关系。各国诸侯没有约束,无所顾忌,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互相征伐,战祸连绵,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政治制度重建秩序,最首要的一条就是尊王,即重新树立周王统治天下的绝对权威。孔子在《季氏》篇具体地谈到尊王的重要内容,首先是确立王权: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第二章)(孔子说:天下有道,制礼作乐、兴兵征伐,由天子作决定;天下无道,制礼作乐、兴兵征伐,由诸侯作决定。由诸侯作决定,大概传十代很少有不失去政权的;由大夫作决定,传五代很少有不失去政权的;大夫的家臣来掌握国家命运,传三代很少有不失去政权的。天下有道,政权不落在大夫手里。天下有道,老百姓就不会怨议朝政。)孔子认为尧、舜、禹、汤和西周初期的文、武、周公时代都是天下有道,所以天下太平兴盛。所谓道,即正道,就是由天子来制定礼乐,决定出兵征伐。天下不太平,是因为诸侯各自制定自己的礼乐,由自己决定出兵征伐,各自争战,天下自然大乱。孔子认为,礼乐征战由诸侯决定,传十世,很少有不垮台的;礼乐征伐由诸侯的大夫决定,很少有传五世不垮台的;大夫的家臣掌握国家的政权,很少有传三世不垮台的。天下有道,政权不会掌握在大夫手里。天下有道,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表示不满。
孔子这里说的天子决定礼乐,指的是由天子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的立法权和颁布权,决定和颁行统一的教育文化内容的文教权,战争动员和终止的决定权。即使在现代,这些也是任何一个主权统一国家的中央政府必须具有的权力。不过,在现代,这些权力不是交给某一个人,而是交给民选产生的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和由议会产生并监督的中央政府。不能交给某一个王或某一个集团的领袖。孔子所以着重提出尊王,是从当时实际出发的。当时的诸侯不把周王看在眼里,各国各有自己的一套礼乐制度,任意征伐别国来扩张争夺土地。在诸侯国内部有些国君也丧失了权力,由大夫甚至大夫的家臣篡夺政权。拿孔子居住的鲁国来说,鲁国国君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政权旁落,四代由大夫把握政权,后来又由家臣阳虎等人篡权,“三桓”,即鲁桓公的三房子孙都衰微了。所以孔子说:“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季氏》第三章)事实正是这样,大夫、家臣相继篡权,而且一个个垮台。天下大乱,孔子认为是因为没有执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条尊王原则。
尊王的第二项内容见《尧曰》篇,目的是促进经济流通,健全行政机构: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尧曰》第一章)(审查制定度量衡,恢复被废弃的官职机构,政令就在四方通行了。)这一章的“谨权量”的权,指量轻重的衡器(如秤);量,指容器(如升、斗);度,指长度(如尺)。“谨权量、审法度”,即检验并审定度量衡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现在计量局的职责)。由王规定度量衡的统一标准颁行天下,是促进天下经济流通的必要措施。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诸侯各自为政,各有度量衡,标准不一,妨碍了天下各国的各种经济活动。
“修废官”,也是针对当时实际情况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周王室衰微,养不起百官臣工,百官走散,有的行政职能部门形同虚设。如上所述,以乐官而论,这是管理礼仪作乐、管理学校教育和训练乐工的机构,在孔子时代,乐官的主要负责人和骨干乐工已经逃往四方,朝廷保存的文献大多亡佚。修废官,就是恢复或整顿形同废弃的政府机构,使它们能够履行其行政职能,才能使王的政令通行,这是尊王必须要首先重视的工作。王是通过他的各个行政机构来推行政令的,尊王当然必须健全其行政机构并尊重它们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