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的资料?
纪昌,《列子》记载的神箭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为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出自《列子·汤问》。
少年时跟随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专注的看一件东西。他悬挂一个虱子,他一直看了三年,最后他看虱子已像车轮那样大。纪昌箭射虱子,箭贯穿过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牦牛尾毛都没有断。
纪昌后来谋划除掉飞卫。两人互相对射,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都掉到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而纪昌还剩一支。纪昌射出,飞卫用棘条将箭挡下来,两个人相拥而泣。
扩展资料:
背景
仲尼篇公孙龙谈过比箭箭相及更高妙的射技: 逢蒙的弟子鸿超能做到矢射妻眸而矢在目前落地。 逢蒙, 《孟子 · 离娄下》 云“逢蒙学射于羿” , 是传说中的夏代神射手。 汤问篇云: 甘蝇的弟子飞卫、 纪昌练视力, 视小如大, 以牛毛悬虱子于窗前, 三年后把虱子看得像车轮般大;
此后两人互射, 能令 “中路端锋相触而堕于地” : 这种水平与箭箭随飞大约是同一层次。 甘蝇, 《吕氏春秋 · 有始览》 提及过, 当实有其人;飞卫、 纪昌的故事是有依据的。 而且 《列子》 的后羿射日、 射落九个太阳的故事表现了极端夸张的弋射神技。 这三个故事也比箭箭相拄说法更神奇。
东晋张湛的 《列子注》 , 在注 “后镞中前括” 时云王夷甫、 庾子嵩论之, 注 “矢注眸子” 时云刘道真、 乐广论之。 所说四人皆西晋玄学名人, 王夷甫即王衍 (256~311 ) , 清谈领袖; 刘道真、 乐广的活动时期约在 280~304 年。
玄谈家爱好名辩和先秦最大名家公孙龙的辩题; 此两题皆不见于公孙龙遗文, 他们当是读过 《列子》 的。张湛所说应该见于当时的文献, 这类文献是后来的 《世说新语》 的主要来源。
中华先秦时代, 射技应该高度发达, 容易出现高妙射手。弓箭产生于原始狩猎时代,长期的经验会积累丰富的射技; 而且, 比较当时的地球诸国, 夏商周朝是大国, 弋射活动卷入的人口众多, 会推进射技的发展。 此外, 春秋战国, 兼并不断,战乱狂勃, 弋射活动的广泛性高于其它时代。
因此, 东周时期容易出现高妙射手及把史上的高妙射手神话化。 《孟子》 提及羿和逢蒙, 《吕氏春秋》 提及甘蝇, 都说明弓箭时代的中土有过一些高妙射手, 有传说和崇尊他们的传统, 他们在民间应该是被神化的。
而且先秦中土的射技已经发达到产生专业著作的程度。《晋书 · 束皙传》 云: 太康二年出土的先秦竹书有 “ 《缴书》 二篇, 论弋射法” 。
弋射的技术空间不大, 一般情况下难以成书, 弋射专著在人类上古时期可谓罕见; 射技专著的基础只能是射技高度发达、 高度细致化。先秦的一些技术如勾践剑的造作技术为后世所不及, 汉代以来无弋射专著, 可见先秦中土的射技具有高度专业化的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纪昌
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为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出自《列子·汤问》。
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译文:飞卫收了一个叫纪昌的人作徒弟。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去后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由下至上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尖倒过来碰到纪昌的眼眶,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回去后,用牦牛尾巴的毛把虱子挂在窗户上,自己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渐渐变大了。
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尾毛也没有断。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胸口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
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列子·汤问》作品评析
本篇虚构了十五个诙诡奇谲的海外奇谈,这些奇谈皆以寓言故事形式出现,又多以问答方式表述,俨然战国时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奇谈不是为了惊世骇俗、故弄玄虚而作,其宗旨在于展示大千世界的恢弘,万千气象,无奇不有,其中不乏自然科学、朴素辩证法思想、做人处世的道理,有的充满科学幻想,这些对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突破人们的一孔之见,开拓视野都具有积极意义。
“殷汤问于夏革”的故事,试图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宇宙万物,用宏观思维方式认识浩瀚的宇宙的无限性,“无极无尽”、“无始无终”;认识四海之外的广阔,天地无极;认识物之巨细、修短,大者有东海之东的“归墟”,小者有焦螟群飞集于蚊子的睫毛上,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
“穆王西巡”展示了一个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机器人”,比现代机器人还要先进。“鲁公扈、赵齐婴”讲的是换心术,已经达到现代医学水平。“造父学御”、“匏巴鼓琴”、“钟子期知音”、“甘蝇善射”等故事旨在说明学习技术是无止境的,不应自以为是,天外有天,必须不断精益求精。
“大禹迷途”、“小儿辩日”、“火浣之布”等故事说明天下之大,亦有难倒圣人之事。“愚公移山”、“夸父追日”两个故事则告诫人们不应急功近利,应以愚公为榜样“无心而为功”,以夸父为戒,切忌“恃能以求胜”。
从少年时代起,纪昌就想成为一名神箭手。长大以后,他拜一位叫飞卫的人为师,要求老师马一把射箭的绝招教给他。飞卫对他说:“学射箭先要练好基本功,你先得学会盯着目标不眨眼的本领,......”纪昌回到家里,成天伏在母亲的织布机上,眼睛盯着一来一往的梭子,直盯得眼睛酸疼流泪。这样坚持不懈地苦练了两年,即使有人用锋利的锥子,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也可以做到双眼不眨一下。于是,纪昌觉得自己不眨眼的本领已练好了,就去见飞卫,要老师教他射箭的绝招。飞卫又告诉他,不眨眼的本领只是射箭基本功的第一步,接下去还要练目光的锐利,要练到把小目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才行。纪昌按照老师的指点继续刻苦练习。他设法捉了一只虱子,用一根头发缚住挂在明亮的窗口,作为目标,每天站在远远的地方练习瞄准,天天坚持,又练了整整三年,他的眼力终于练得非常锐利。站在远处,虱子在他眼里,本来是很小的目标却变大了,再看到别的细小物体,也是这样。这时候,老师老要他用特制的小弓箭射那只挂着的虱子,纪昌拉弓搭箭一射,箭正好穿过虱子的正中,连那根细细的头发都没碰着。飞卫见了,对纪昌说:“这就是射箭的绝招。由于你长期刻苦练习基本功,现在已能够做到百发百中了。”纪昌从此便成了一名神射手。
在《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中,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