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布局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总体布局
加强基础性地质环境调查。基础性地质环境调查包括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是地质环境调查的核心内容,是延拓地质环境工作链、服务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基础。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以全国主要平原和地下水盆地为重点,详细查明含水系统(包括包气带和含水层)的地质条件、结构与功能、水力特性和空间分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为区域地下水管理奠定物质基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以全国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矿产资源开发区、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为重点,详细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查清在自然驱动因素和人为驱动因素共同作用下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与特征、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危害,开展地质环境区划,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地质依据。地质灾害调查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型地质灾害易发区为重点,详细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摸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强化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监测、地面沉降监测、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海岸带监测、矿山环境监测、活动断裂带地应力监测等,是及时了解地质环境要素动态变化,实现地质环境问题预报预警的基础。地下水监测应覆盖全国主要平原和盆地地下水含水层,对水位、水质、水温等指标进行定期、连续监测,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动态进行评估,实现地下水动态及时预报和预警。地面沉降监测应覆盖全国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易发区,对土层形变、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等指标进行定期、连续观测,实现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及时预报和预警。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应覆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区,专业设备监测、简易设备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对滑坡体、崩塌体、降雨量等进行不间断监测,实现地质灾害及时预报和预警。
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跟踪国际在地下水、地质灾害、全球变化等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前沿,引进、消化和发展相关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通过长期不断积累和研究人才的培养、成长和集聚,实现理论和技术的原始性创新。中国地下水科学战略研究小组建议优先研究领域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土地使用变化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区域尺度含水层系统三维表达与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科学管理模型,地下水过量开采及水质污染引起的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岩溶地区地下水系统运动机理与可持续利用,地下水同位素示踪剂的发展与应用,生物过程动力学以及对水化学的影响,特殊环境下水文地球化学问题的研究,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有关的行政管理与法律框架等[19]。
重视地质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人文关系研究。采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等领域的新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方式、规律和空间分布,以及地质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各种物质流和能量流,定量评估经济活动的地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经济社会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脆弱性,定量评估地质环境问题给经济社会带来可能损失或危害的风险。研究完善地质环境管理与保护的理论,包括基本制度、运行机制、法律保障、管理机构等。
(二)区域布局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地质环境差异很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所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与此相适应,地质环境调查的重点应随区域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东部地区应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服务于城市群和重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重点加强平原区和海岸带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开展地下水开采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调查与监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含水层保护。中部地区应围绕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高效农业,重点开展城市群为主的环境地质调查和矿产开发密集区的矿山环境地质调查。西部地区应根据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需求,重点加强西南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推进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开展重大工程建设环境地质调查。东北地区应围绕农业发展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重点加强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和松辽平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各区域地质环境调查的重点地区和工作重点如表6-5所示。
表6-5 地质环境调查区域布局
续表
在北方平原和地下水盆地优先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按照地下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度大小,优先顺序依次为海河平原、淮河平原、山西六大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鄂尔多斯盆地、贵州岩溶地区、关中盆地、辽河平原、吐-哈盆地等。
在东部、中部经济区优先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按照区域地质环境压力指数大小,优先顺序依次为环渤海湾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
在西南、中南山地区优先开展1∶5万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综合考虑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性和突发性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优先顺序依次为青藏高原东缘、云贵高原、川东渝南鄂西湘西山地、秦巴山地、东南丘陵山地和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