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特点有哪些?
生物习性
外形
中华蜜蜂工蜂腹部颜色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有的较黄,有的偏黑; 吻长平均5mm。蜂王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整个腹部呈黑色。雄蜂一般为黑色。南方蜂种一般比北方的小,工蜂体长10~13mm,雄蜂体长约11~13.5mm,蜂王体长13~16mm。
习性
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能力强,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喜欢迁飞,在缺蜜或受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差,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势小。
天敌危害
1:胡蜂
胡蜂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蜜蜂的主要天敌,危害严重时,蜂群可损失20%~30%的外勤蜂。胡蜂不仅拦劫空中飞行的蜜蜂,而且还在巢门四周静候,危害严重时,整群蜜蜂无一出勤,对群势弱的蜂群,胡蜂成群攻入,迫使蜂群弃巢迁飞或被毁灭。蜜蜂采集蜂飞出的数量随胡蜂干扰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干扰的时间越长,蜜蜂采集蜂恢复到正常数量的时间就越长;高原温带型东方蜜蜂和低海拔热带型东方蜜蜂在胡蜂干扰时,在数量变化上有明显的差异,后者对胡蜂的干扰比前者更为敏感(P>0.05)。余林生等报道,胡蜂与意蜂的日出勤高峰都在11:00,而中蜂的日出勤高峰期在10:00,与胡蜂错开,中蜂具有出勤早收工晚,夏秋季还是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突击采集的特殊习性,再加上中蜂个体小、飞行灵活敏捷,善于躲避胡蜂的为害,减少胡蜂的捕杀,而意蜂却无法躲避胡蜂为害,损失惨重。 [2]
2:外来入侵
如意大利蜂,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外来蜜蜂品种。可意大利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与中华蜜蜂的雄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有点相似,被中华蜜蜂误认为它是雄蜂,意大利蜂顺利进巢门后,杀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而失去它,可以说是该蜂群最大的灾难了。
1、蜜蜂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并酿造蜂蜜。2、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3、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4、蜜蜂的嗅觉灵敏,它们能够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5、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
蜜蜂有别于其他的昆虫,是完全呈变态生长发育,蜂王、雄蜂、工蜂三型蜂都必须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方可发育成熟。卵呈香蕉形,乳白色,当蜂王产下蜂卵后,大约经过3天以后发育成幼虫,幼虫是白色蠕虫状,孵化成幼虫时呈“C”字形,随着时间推移,幼虫慢慢长大,虫体逐渐伸直,大约5-7天(三型蜂化蛹时间不同)以后,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封盖巢房内的幼虫吐丝作茧,然后开始化蛹,封盖的幼虫和蛹统称为封盖子;蛹期大约在8-14天(蜂王8天,工蜂12天,雄蜂14天),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而形成各种器官,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后羽化为成蜂。
蜜蜂是社会性群居昆虫,需要经历四个过程才能发育羽化成蜂,且只食用蜂蜜和花粉,而且蜂群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触角、声音、蜂舞来进行的,而且当蜂群群势较强时,就会产生分蜂行为,然后为扩展新的蜂群做准备,新老蜂王会自然交替,重新组建新的蜂群。
一、特性一:变态生长发育
蜜蜂有别于其他的昆虫,是完全呈变态生长发育,蜂王、雄蜂、工蜂三型蜂都必须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方可发育成熟。卵呈香蕉形,乳白色,当蜂王产下蜂卵后,大约经过3天以后发育成幼虫,幼虫是白色蠕虫状,孵化成幼虫时呈“C”字形,随着时间推移,幼虫慢慢长大,虫体逐渐伸直,大约5-7天(三型蜂化蛹时间不同)以后,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封盖巢房内的幼虫吐丝作茧,然后开始化蛹,封盖的幼虫和蛹统称为封盖子;蛹期大约在8-14天(蜂王8天,工蜂12天,雄蜂14天),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而形成各种器官,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后羽化为成蜂。
二、特性二:食用蜂蜜花粉
大多数蜜蜂都是依靠食用蜂蜜和花粉为生的,在植物开花的季节,白天外出采集花蜜,晚上时就会在蜂巢中将花蜜酿制成蜂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也混入了蜜蜂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然后经由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通过振动翅膀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以至于最后酿成完全成熟的蜂蜜,也即成熟蜜。值得一提的是:蜜蜂在群花中采蜜时会触碰到花粉,然后掉落在花蕊中,这个行为也为植物异花传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特性三:成员间会交流
蜜蜂生有触角,在一个蜂群内,蜜蜂往往会通过触角、声音、舞蹈(即蜂舞),甚至是“化学信息素”进行成员间彼此的交流,特别是蜂舞,更像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同一个蜂群中的成员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如蜜源的位置,敌人来袭、分蜂等等;而化学信息素则是蜜蜂分泌腺体所分泌的一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表达信息。
四、特性四:社会群居昆虫
养蜂的朋友都知道,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不同的蜂型人物不同,作用也不同,如:蜂王负责产卵,通过分泌的信息素控制蜂群秩序,抑制工蜂卵巢发育;雄蜂只负责与蜂王交配,不参与劳作;而工蜂则负责采蜜、喂养幼虫、泌蜡造脾,清理蜂巢,建造蜂房,保巢驱敌等工作,也就是工蜂承担了蜂巢内的绝大部分工作。
五、特性五:分蜂扩散种群
蜜蜂的种群扩散是通过自然分蜂来进行的,在分蜂之前蜂群会做好一系列的分蜂准备,例如培育雄蜂、修筑王台、培育蜂王等,分蜂时间大多发生在新蜂王即将出台时,而分蜂机制则是老蜂王带领大部分工蜂离开原蜂巢到其他地方重新筑巢。
总结:蜜蜂是社会性群居昆虫,需要经历四个过程才能发育羽化成蜂,且只食用蜂蜜和花粉,而且蜂群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触角、声音、蜂舞来进行的,而且当蜂群群势较强时,就会产生分蜂行为,然后为扩展新的蜂群做准备,新老蜂王会自然交替,重新组建新的蜂群。
蜜蜂的特点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蜜蜂与某些种的黄蜂近缘,两者在生物学上主要的差别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种花粉与花蜜的混合物餵养幼蜂,而黄蜂则以动物性食物或以昆虫和蜘蛛来餵养幼蜂。除了对食物偏好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结构之差异,最基本的不同是黄蜂覆盖著无分支的毛发,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状的毛发,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後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雄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负责所有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於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
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