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为什么会拖拉磨蹭?除了催促还有什么方法?
上学之后家长一天之中感觉时间最紧张的就是孩子上学前和放学后,早晨起床到出门,可能要催好多遍。放学回家从吃饭开始,就恨不得孩子能有个一键加速的按钮,这样就能快点吃,快点写作业早点睡觉。
面对孩子的拖拉,似乎除了唠叨和跟在他们后面催促就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了,但用过的都知道,可能第一次催促的时候还有点效果,说得越多孩子就像没听见一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可能会越来越慢。
家长也常常会因为孩子的漫不经心而发火,之后却又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控制好。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却苦于没有具体方法。
不是孩子磨蹭,是家长心急有的时候孩子会因为年龄小或者没有掌握做事的技巧,而显得很磨蹭,但其实他们可能已经尽量在做了,只不过家长并没有意识到。
总是在以自己做事情的速度或者着急的表现去衡量孩子有没有抓紧时间。未必是孩子没有加快速度,而是他们尽力也只能做到那样了。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家长催促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心里着急可就是做不好。这个时候父母不耐烦的语气和表情,对孩子内心是一种压力,可能会让他们本来想要做好的事情更做不好了。
家长总是抱怨孩子做事慢,跟不上自己的节奏,但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有限,然后随随便便就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之后孩子反而会按照父母的说法变得越来越慢,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生活节奏和大人本来就不一样,他们吃饭,洗漱,写作业,做任何事都会比大人慢,不是因为故意磨蹭,判断孩子是不是拖拉不应该以大人的能力作标准。
真正的评判标准是同龄孩子的速度和节奏,所以家长可以在下一次想要说孩子慢的时候,先停下来想一想,以他的年纪和阅历做成这样是不是正常的,尊重他们的节奏,说不定还能发现孩子比别人做事情都快。
允许孩子比大人慢一些,更不要因为心急就斥责孩子,他们可能已经拼尽全力了,只是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而已。
孩子要求完美家长比较头疼的就是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比如说同学一个小时就能写完,孩子可能需要两个小时,这就需要家长观察一下他们是因为什么导致写得慢。
有的孩子就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字稍微写得潦草一点,就要擦掉重写,孩子追求完美,是家长和环境无形中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导致的。
因为害怕做不到最好,所以孩子变得不自信,总是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体现在做事上就是总会反复修改和确认,比如说解题必须要格式清晰,写字必须要工整,东西一定要放好摆放整齐等等。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催促,这样会让孩子变得焦虑不安,然后内心更追求完美。可以先让孩子慢慢修正自己事事追求完美的习惯,告诉他们不整齐也没关系。努力提升孩子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速度就会慢慢提上来的。
引导比催促更有效有的时候不是家长不知道催促没有用,而是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加快节奏。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究竟是多久。于是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抓紧”但又不具体告诉他们如何提速,这就只能造成孩子心里着急,更加慌乱不知所措。
甚至直接和孩子说“还有五分钟就迟到了”但他们并不知道五分钟是多久,于是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计时器来帮忙,设定好数值,给孩子一种紧迫感,并且能够清楚地让孩子感知到时间的长度,这远比单纯的催促要管用得多。
还有的孩子之所以拖拉,就是因为对家长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没有动力自然做事就慢慢悠悠,这样就要根据具体事情和孩子好好交流了。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做这件事,然后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找到他们喜欢的元素,提升孩子的内在动力。
不过大多数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做到一半,想到别的,就停下手中的活动做别的去了。这也是造成孩子写作业慢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孩子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就先问清楚都有哪些作业,帮他们提前做好规划,并且规定好时间,可以用计时器限时,这样能够提升孩子的效率。
如果家长连问都不问,就只是单纯地规定十一点前睡觉,这样的催促毫无意义。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反感,在写作业上更拖拉。
除了催促还有更好的办法1.把“赶快”变成“我希望”
家长在催促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赶快做开头,这样的句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执行家长的命令,而用我希望开头,则是请求孩子协助自己,达成家长的愿望,换个词汇,就能有不同的表达情感。
将孩子自己单独做事变成配合父母双方一起做事,这样在完成之后孩子也会更有成就感。
- 提供更多选择
想要让孩子更快未必只有一种结果,可以为孩子提供多个选择,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掌握了主动权,能够提升内在动力,做事自然就会快一些。
比如“如果能提前十分钟出门,咱们就能在超市多逛一会,不提前的话就没有办法在买零食的地方多呆一会了。”
- 提醒孩子行动慢的后果
建议家长不要直接和孩子说“你太慢了就会...”这样感觉像是威胁,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想做得太慢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想,更加有助于下一次他们主动提升效率。
对于已经能认识时钟的孩子,可以直接用时间来提醒他们。
- 引导性让孩子自己解决拖拉的问题
如果能够在以上方法之上,再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出提升效率的方式就更好了,比如“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每天在十一点之前完成作业的方法?”其实有的时候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当成问题的时候,有些困扰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