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儒家思想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周代儒家思想音乐思想在《乐记》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来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记》强调用"德音"来施教,使人民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乐化》)以乐教来辅助德育,是乐教的主要任务。
扩展资料:
《乐记》继承与发展了孔子以来儒家关于音乐的特征、乐教的功用以及内容与形式、美与善、礼和乐等关系的思想,在阐述"心物感应"的乐的本质方面,在论及音乐对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影响方面。
在突出音乐的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方面,在强调音乐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作用方面,在注重礼乐并重"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其基本思想比在它之前的儒家著作中都更明确、更丰富、更具体、更深入、更系统,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至今仍未失去其灿烂的光辉。
《乐记》
《乐记》是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对后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对哲学思想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它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音乐美学史上都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乐记》的音乐教育思想能够总结为两个字——礼乐,"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与"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都用儒家传统的"教化说"来表明音乐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乐记》中极力阐述了音乐对政治、道德、人格的教化作用。
扩展资料
先秦儒家乐论展现为三个层面。
其一,礼乐并称之下的"乐"以其"和"的特性通向伦理和政治,"乐"作为达至王道的手段备受重视。
其二,"乐"自身不假外求,完全是基于体、性、情的生命发扬,所以它可以陶铸人心,并通过人心的温和从容达到整个世界的安定,这是"乐"的内核。
其三,"乐"以性情为基,故可涵养性情,将深处之情向上提,终至于人格的完成,这是其由内至上的超越。就此三方面而言,先秦儒家乐论体现的是一点向外推扩、向上提升的无限立体空间,彰显了儒家成己即成物的思想。
但这种以心性论为基础、以王道政治为目的的音乐理论有其自身发展的限度。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先秦儒家音乐思想探析——以《乐记》为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乐记》中的音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