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兔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内容: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
在文中,老舍细细地描述了母亲的性格,她勤劳、热心、疼爱儿女。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这篇文章的风格是纯朴而清新的。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深之语;结构任性而为,平实流畅。结尾处,一声沉痛的叹息,明白如话,却是意悲而远,感人至深。
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启示:作者从每亲身上获得了对一些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他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的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舍的母亲于1942年夏季病逝于北平(今北京)。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中国抗战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
最初他的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于1942年12月26日才在家信里透露噩耗。本文便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
《我的母亲》一文,前三段写作者别样的童年,第二部分写别样的母亲,第三部分写别样的人生。其结构极其严谨,一气呵成,三部分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不同的母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方法会造就孩子不同的未来,母亲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别样的母亲”会给孩子“别样的童年”。
比如文中母亲用自己默不作声的善良和镇定自若来处理婆媳矛盾,这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痕迹,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使作者认识到善良是任何人应该有的美好品质之一,作者以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一直善良做事、善良为人,留下了众多的口碑和许多的佳话,别样的童年经历和来自于别样的母亲的影响,这样自然给作者一个“别样的人生”。
这几个环环相扣的事件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使文章有了一个严谨、紧凑的因果关系,使文章具有了独具魅力的整体感。文章的几个部分就因为这种内在的关系而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的母亲》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真、善、美的灵魂和作为母亲那博大无私的胸怀;作者在抒写母子间至爱亲情的同时,也袒露了他对母亲深切的忏悔之情。我们在作者深沉而炽热的情感世界中感悟到一个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母亲是爱的源泉,她珍藏于儿女的心底,永不枯竭。
老舍的《兔》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描述一位青年被主流话语侵蚀而走向毁灭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篇名“兔”的含义明显是指中国古代对同性恋的指称——兔子。中国古代还有称做“比顽童”、“相公”、“象姑”、“娈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同性恋行为自古有之,为“性之初”,而非现代“腐朽的资产阶级”的专利。
严格来讲,有同性性行为的人,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者;反过来,同性恋者也不一定有同性性行为,虽然也存在个别。在老舍的《兔》里,主角小陈热衷于唱戏而辞去公职,与社会上的楚总长与黑汉搭班钻营以满足自己的嗜好。经历了人生的曲曲折折,而最终失败而亡,这其间——
楚总长出钱,黑汉办事。小陈住着总长的别墅,有了自己的衣箱,钻石戒指,汽车。他只是摸不着钱,一切都由黑汉经手。
只要有小陈的戏,楚总长便有个包厢,有时候带着小陈的妹妹一同来:看完戏,便一同回到别墅,住下。小陈的妹妹长得可是真美。
楚总长得到个美人,黑汉落下了不少的钱,小陈得去唱戏,而且被人叫做“兔子”。
老舍的笔触是从人性的又一新颖角度——同性恋者的运命,去表现着社会间人人互为而谋取私利的不仁不义。恰恰是对主角小陈表述了极大的同情。
一个下海的男戏子与包养者之间
的同志之恋。